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通向極樂之路 中國淨宗 中國淨土宗大事年表▪P2

  ..續本文上一頁

  1022年乾興元年二月,智圓大師寂于錢塘。師爲天臺宗山外派僧,著有淨土經疏多種,今唯存《阿彌陀經疏》,其余《阿彌陀經西資鈔》、《十六觀經疏刊正記》等皆佚。

  1028年天聖六年正月,四明法智大師寂。師爲天臺宗山家派之主,前後與慶昭等人往複論難達七年。于淨土則曾建“念佛施戒會”,所著關系淨土者,有《觀經疏妙宗鈔》、《觀經融心解》等。

  1032年明道元年十月八日,慈雲忏主遵式大師,對衆略說法要後坐脫。師之一生雖倡本性彌陀、唯心淨土之說,然多不涉論議,專門教人確立往生之正信,從事禮忏念佛。大師于淨土法門,著有《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往生淨土忏願儀》及《往生西方略傳》等,另于師所著《金園集》與《天竺別集》中,亦收有關淨土之作多種。

  1051年皇佑叁年五月,東掖山承天寺神照本如法師寂。師曾效廬山之風,與郡守章得象等結白蓮社,宋仁宗欽其道,賜寺名“白蓮”。

  1064年治平元年叁月,仁嶽淨覺大師寂。師晚年專事淨業,持律精嚴。師著作甚多,有《義學編論席解紛》一篇,收于《樂邦文類》第四中;師所著書,如《阿彌陀經疏指歸記》二卷等,今皆佚失。

  1072年熙甯五年,陳舜俞撰著《廬山記》五卷,述廬山白蓮社之淨土法門,及著名寺院勝迹等。

  1090年元佑五年冬,靈芝元照大師卒。

  1092年元佑七年,宗頤大師寂。師生前曾撰《蓮華勝會錄序》結蓮華勝會,集衆同修淨業。

  1097年紹聖四年,曾與淨嚴法師集10萬人于京師,結淨土會以共修念佛的文彥博居士卒。

  1099年元符二年春,擇瑛法師寂于錢塘祥符寺。師之傳世著作有《淨土修證義》、《往生淨土十願文》、《勸修淨土頌》、《辨橫豎二出》及《彌陀偈》等;

  1099年宗本圓照禅師卒于蘇州靈岩山。

  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夏,著有《玄簽備檢》及淨土論多篇,常求西方,笃修淨業的有嚴法師寂。

  1106年崇甯五年,居士陳瓘卒。

  1116年政和六年九月,元照律師坐化于錢塘。師生前曾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阿彌陀經義疏》及集《淨業忏儀》。

  1119年宣和元年春,專修念佛叁昧之思照法師厲聲唱佛,趺坐結印而寂。

  1125年宣和末年,著《念佛方便文》勤修念佛叁昧的江公望居士無疾而化。·南宋·金·

  1127年建炎元年秋,大興“淨業社”之齊玉法師卒于上天竺。

  1137年紹興七年冬,思淨法師端坐念佛而寂,頂上經七日猶暖,異香不散。

  1140年紹興十年九月,曾著《觀經疏淨業記》等之專修淨業僧,如湛法師坐化。

  1142年紹興十二年,道琛法師結“淨土系念會”于延慶寺,定每月二十叁日會衆念佛,與會道俗多達萬人。

  1152年紹興二十二年十月,真歇清了禅師寂。師主張禅淨雙修,倡行念佛禅,以“阿彌陀佛”四字爲話頭,大弘禅淨合一之教。

  1153年紹興二十叁年十二月十六日,專修念佛叁昧,作《唯心淨土說》的道琛法師寂。

  1166年乾道二年,宋高宗書“蓮社”二字賜居士張掄,以嘉其率衆精修淨業之行。《樂邦文類》卷叁,收居士之作《高宗皇帝禦書蓮社記》;宋孝宗诏白蓮宗主子元至得壽殿,演說淨土法門,賜號慈照宗主。叁月二十叁日,子元合掌辭衆,奄然而寂。

  1169年乾道五年,月堂惠詢與行因兩位法師共興“西歸蓮社”,勸人精修念佛叁昧。

  1173年乾道九年正月,王日休居士立化。居士生前曾著《龍舒淨土文》,並會集《大阿彌陀經》。

  1179年淳熙六年十月,慧詢大師書偈、念佛而寂。

  1200年南宋慶元六年,天臺宗僧人宗曉編《樂邦文類》五卷,爲弘揚淨土之作;西夏桓宗天慶七年,智廣法師撰《密咒圓因往生集》,闡明有關密教的往生淨土之說。

  1211年嘉定四年,結“西歸社”共修念佛之昝定國居士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卒。

  1214年嘉定七年八月,宗曉法師卒。師生前曾任延慶寺首座,纂輯《樂邦文類》、《四明教行錄》、《法華顯慶錄》等。

  1246年淳佑六年,萬松行秀寂。師曾編《祖燈錄》六十二卷,又撰淨土書若幹種,斷念佛之疑,勸人深信彌陀法門,師自亦恒修淨土法門。

  1251年淳佑十一年,曾作《勸修淨土文》勸進淨土的理宗丞相,鄭清之居士卒。

  1258年寶佑六年,志盤大師于東湖月波山起筆撰《佛祖統紀》,其中有《淨土立教志》叁卷。

  ·元·

  1272年至元八年,精修淨業之盤谷法師預期無疾而寂。

  1312年皇慶元年正月,《廬山蓮宗寶鑒》頌行天下,並賜優昙普度號“虎溪尊者”,爲白蓮宗教主,世稱“蓮宗中興之祖”。

  1323年至治叁年,八月十四日,“普應國師”中峰明本書偈辭衆,置筆安坐而逝于天目山。

  1330年至順元年,“虎溪尊者”優昙普度寂。

  1342年至正二年,性澄法師寂于杭州上天竺寺。師晚年笃志淨業,曾以天臺之教旨著《阿彌陀經句解》。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福建泉州彌陀岩阿彌陀佛石像開雕。

  ·明·

  1368年洪武元年,天如惟則禅師寂。師著有《淨土或問》,破對淨土法門之疑惑,倡唯心淨土之旨,弘禅淨雙修之法。

  1370年洪武叁年秋,梵琦楚石大師寂于南京天界寺。有《楚石梵琦語錄》二十卷及《西齋淨土詩》等著作行世。

  1407年永樂五年,曾著《阿彌陀經略解》及《淨土指歸集》之大佑大師寂。

  1408年永樂六年正月初二日,曾撰《阿彌陀經注》之普智法師,晚年專修淨業,寒暑不辍,于時別衆面西端坐念佛而寂。

  1444年正統九年,作淨土詩一百八首,平生以淨業勸人的景隆禅師寂于杭州西湖修吉山。

  1465-1487年成化年間,河北正定隆興寺“西方淨土變”、“二十四諸天”壁畫繪成。

  1535年嘉靖十四年,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誕生于仁和。

  1571年隆慶五年,蓮池大師重建宋代開山的杭州雲棲寺爲淨土念佛道場。

  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僧明證虔修淨土,沐浴端坐合掌念佛而寂。

  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誕生于吳縣木渎。

  1610年萬曆叁十八年,曾著《西方合論》十卷弘揚淨土的袁宏道居士無疾卒于荊州僧寺。

  1614年萬曆四十二年,戒行精嚴,虔修淨土之辟錦尼師,正坐念佛而寂。

  1615年萬曆四十叁年七月初二日,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別衆,端坐念佛而寂。師之傳世著作,後人編爲《雲棲法彙》,共叁十四冊。

  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無明慧經和尚圓寂。和尚年愈七旬尚隨衆耕作不息,提倡念佛並有《念佛法要》等傳世。

  1623年天啓叁年十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主禅淨兼修之行的憨山德清大師圓寂。

  1624年天啓四年,由大賢、大雯、大霖等17名僧及王宇春等16名居士,共加校訂印刻的《雲棲法彙》出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大師,受菩薩戒于杭州雲棲寺,後以北天目靈峰爲中心,弘傳淨土法門。

  1626年天啓六年,淨土宗十祖行策大師誕生江蘇宜興。

  1627年天啓六年十二月,主張不廢宗門,事必假漸修的圓澄禅師寂。師曾作《淨土偈》8首,贊百行不如念佛好。

  1628年崇祯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教宗天臺,行歸淨土之傳燈大師寂于幽溪道場。師之有關淨土著作有《淨土生無生論》、《阿彌陀經圓中鈔》、《淨土法語》、《觀經圖頌》等。

  ·清·

  1655年順治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淨土宗九祖智旭蕅益大師卒于靈峰寺。大師從儒入禅,繼而研教、究律,知禅者佛心,教者佛語,律者佛行,叁者統一而不可分割,叁學之歸趣,則不外念佛一門,並以念佛爲禅教律之歸結,于是倡“禅、教、律叁學一源”之說。

  1659年順治十六年七月,建庵度衆,專志淨修的念純大師寂。師之留世著作有《禅淨雙修集》及《淨土詩》等。

  1663年行策大師到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渚結庵,弘揚淨土法門,後到江蘇常熟成立蓮社,被尊爲淨土宗十祖。

  1678年康熙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曾對《淨土十要》進行點評,並作序刻印于康熙七年流通的成時大師寂。

  1682年康熙十一年七月九日,淨土宗十祖行策大師寂于虞山普仁寺。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誕生于江蘇常熟。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道霈法師寂于鼓山湧泉寺。師之有關淨土之作有《淨土旨訣》、《淨業常課》、《續淨土生無生論》、《西方發願文注》及《餐香錄》、《還山錄》等。

  1727年雍正五年,省庵大師在杭州梵天寺創妙蓮法會,弘揚淨土法門。

  1734年雍正十二年四月十四日,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自知時至,合掌稱佛名而寂。師之主要著作爲《勸發菩提心文》。

  1739年乾隆四年,博通經藏,深信淨土法門的周夢顔居士卒。留世著作主要有《西歸直指》,分《淨土綱要》、《疑問指南》、《啓信雜說》、《往生事略》等四篇,均收于居士之文集《安士全書》中。

  1741年乾隆六年,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誕生于京東豐潤縣。

  1793年乾隆五十叁年十月,彭希涑居士卒。居士系彭紹升居士之從子,遵囑編《淨土聖賢錄》九卷。

  1796年嘉慶元年正月,彭紹升二林居士卒。居士生前持戒念佛甚虔,編著有《華嚴念佛叁昧論》、《淨土叁經新論》、《一行居集》、《居士傳》、《善女人傳》等多種。

  1806年嘉慶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律淨法師自知時至,坐龛、說偈、合掌而寂。

  1810年嘉慶十五年二月,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預知時至,辭諸外護,勸衆念佛。至十二月十七日,再次別衆謂佛已來迎,即結印而寂。逝後衆聞異香浮空,露龛七日,面貌如生,白發變黑,荼毗後得舍利百余顆。…

《通向極樂之路 中國淨宗 中國淨土宗大事年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