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五年恩师记▪P2

  ..续本文上一页禅净,然门派之见不重,佛学视野极宽,涉猎又极广,如对密宗教理与人物一并宣扬,除上文之外,还有一行和尚(唐密高僧)及能海上师(近世格鲁派大德)略传等篇及发表在《西藏民族宗教》九五年期春季号之《藏传佛教在上海》之文。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年(八七年)《上海佛教》得以复刊,蔡公任执行编辑至西逝,先后编了六十期,历时达十一年之久,其中辛苦又有几人知!后来又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居士林副林长兼总干事,工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本市级刊物,从组稿、审稿、编辑、改排、校对到送刊物、送稿费(拙作《漫谈观音的示现》稿费就是他亲自寄出的),甚或信访、摄影、经济以及宗教出版局和市佛协联系等都由他一人包干,可以说,除了正式发行工作配有人员外,《上海佛教》几乎都由他一人做了。《上海佛教》啊,你渗透着多少蔡公之心血!蔡公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可是为你而写!

   《上海佛教》蔡公做了大量改进工作,美国加洲菩提学会罗永正居士之二公子罗怀澄,常来沪鼓励蔡公在《上海佛教》编辑工作中使用新技术,蔡公也曾豪言壮语地要让《上海佛教》“一年变个样,三年比过样”。确实,从黑白印刷、手工排字改变为彩色套印、电脑排版,几乎每期我都阅读过,学生我就是忠实之见证人。不仅是《上海佛教》,蔡公对上海佛教居士林贡献亦是巨大,他精打细算,倡导了居士林艰苦创业之好作风,个中情节中流先生等已在悼文中提及,此处不再多谈。另外,他还积极帮助关心其它佛刊,如在《台州佛教》创刊十周年祝贺文《再接再厉,上新台阶》中说:“我与《台州佛教》很有缘,从油印出刊写到如今,也十易寒暑。对过去与现在编辑与发行的诸位善信,一直保持友好交往”。又如钟尚阳在《悼念蔡惠明居士》(《资州佛教报》九九年第十五期)中说:“蔡惠明居士是《资州佛教报》的支持者”,“以至上海常德路四一八号这个地址,只要我们一提蔡惠明这个令人景仰的人物,就会涌向笔间”。《资州佛教报》于九七年元旦创刊,蔡公获得消息,很快就寄去一篇《我国的斜塔》,当时编委一致认为:标题新颖,资料数字准确。其后又于九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刊发了另一篇《白云上人生一亭》,蔡公就是这样支持各刊的。

   一九八八年至蔡公圆寂,除了一心编辑《上海佛教》外,还积极参加一些佛事活动。八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明暘法师荣任鄞东天童寺方丈,蔡公随上海佛协会代表团出席方丈升座典礼,在七塔寺还拜晤了月西法师。六月四日至九日,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法师荣任青岛湛山寺方丈,举行进院升座仪式,蔡公与月西法师都前往祝贺,同乘“长新”轮返沪。一九八九年八月,由圆瑛大师嫡传弟子明暘法师任主编,梁孝志居士任副主编,方兴居士任编辑,蔡公任秘书及校对,总编委员会编印之《圆瑛大师年谱》印行出版。一九九○年一月六日至二十四日,参加上海佛协赴滇学习参观团,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及昆明、沪西等地学习访问,对巴利文经典之上座部佛教进行了解和交流。一九九一年,由金兆年医师任会长之上虞“弘一大师研究会”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林子青、上海蔡惠明、绍兴兰亭书会会长沈定庵等之建议,发起在弘一大师住锡过之白马湖重建“晚晴山房”。同年五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日,作为上海佛学院尼众班教师之蔡公与同学们一起到普陀山、宁波、杭州参访。其中二十七日由普陀山乘轮抵宁波,下午在天童寺住宿,二十八日晨至育王寺及奉化雪窦寺朝礼,回来住七塔寺,月西法师特派人邀他到方丈室晤叙。七月四日上海《新民晚报》刊载他《名僧、高僧,大师、法师》一文,后八月六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五月三十日成都法院公开审理海灯法师名誉权案,蔡公为此曾撰《不应随便诽谤海灯法师》在三六八期《香港佛教》上发表,七月十五日出版之《九华山报》曾摘要转载。十月十六日,蔡公、月西法师在无锡开元寺玉佛开光、隆贤升座之盛典后宴会时晤面。十月十九日又同去新昌大佛寺参加“东南第一大佛装金圆满”、悟道方丈升座仪式。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又一同出席温州江心寺佛像开光、木鱼法师升座典礼。会后蔡公受瑞安市佛协陈春生秘书长邀请,去瑞安仙岩圣寿寺等访问。一九九二年十月,蔡公随上海佛协会代表团访问香港,十一月初又去河南开封相国寺参加佛像开光、迎请藏经、真禅方丈升座仪式。九三年,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月西法师,蔡公多年相交之师友于二月二十八日在宁波圆寂,当明旸法师告知蔡公这一不幸消息时,蔡公在佛前为法师祝祷。蔡公为人谦虚谨慎,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奉化雪窦资圣寺主持怡藏法师函请他为新建成之法堂题一副抱柱对,他以福薄慧浅,转恳书法家兼楹联家徐恒志代写之。雪窦寺等办弥勒专科学习班,怡藏法师函托向上海佛学书局代请有关教材参考书籍,蔡公亦代为转洽。还记得九七年十月左右,我寄款购师之著作,因尚有多余者,求师收下以作日需,然师却一并交往林里,其为林如家有如此者。九八年第一期《中华儿女》(海外版)刊载了蔡公撰写之《当代高僧明旸法师》一文,充分显示及肯定了蔡公文笔,另外从他老人家编的《永恒的追思》(弘一大师示寂五年祭)及《高僧传新编》二书中亦可看出。蔡公文思敏捷,行文流畅,不做草稿,而倚马可待,再加上他善于运用,如受罗虚无居士开示,写下《缘起与数学及新物理学》,刊于香港《法言》第二期(罗老在旧金山大觉莲社作《杂阿含经研习》十二讲,由蔡公整理陆续在香港《内明》杂志上发表)。总之,他五十年来努力弘法,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他的弘法文章遍布于国内佛教刊物,也流传于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一些地方,影响广大,王文辉长者在《悼念蔡惠明居士》(《台州佛教》九九年四期)中称他是一个不可多得之人才。

   蔡公示寂了,在九七年九月十七日函中,蔡公对我说“我没有时间,年也老了,希望年青人接好班,我这老朽是该激流勇退了”。当时我觉得此语不祥,曾去函劝恩师不要有这种想法,我们不能没有他。而如今,他匆匆的往生了,如同他最后之遗稿《略论见性成佛》一样,他早已了悟了自性。今特附诗一首以作缅怀之情:

  明师不堪寂寞去,留得万篇胜妙文,

  吾今以师为榜样,愿做小卒利万人。

  

《五年恩师记》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