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精制装裱而成),再加上文物出版社出版之《西藏唐卡》、《西藏佛教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之《藏族木刻画艺术》,今日中国出版社之《藏传佛教绘画艺术》,《法音》杂志社发行之《密宗五百佛像考》、《观音画册》,真可谓琳琅满目。我想,今之学密者即使不入西藏而在内地,只要有诚心和毅力,还是可睹“尊”严的。但若论选择本尊,则是非依止上师不可的,是“散花得佛”还是“干支得佛”,一切都要听从上师的安排。
就鲍先生文中第一点,还是有些真知灼见的。如其云:“一个没有深刻的内省能力,没有冥思的习惯,没有经历过人生痛苦、烦恼的深刻体验,没有因此而产生坚定超脱意识的人,是很难获得藏密成就的。”这也正是我欲说而未说的话。噶当祖师阿底峡尊者为求大法,曾舍去王子之位,入爪哇岛受智慧灌顶,过了一段乞食生活;三十一岁时,又渡海至金洲,承受法称大师学习十二年;为修忍辱,特将一慢心弟子留在身边,警励自己;这种高尚之迹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鲍先生说:“学习藏密功法,首先必须有一定的佛学知识。”这也是比较正确的,密宗佛法属于显宗佛法之精髓,所以阿底峡尊者等诸大师均要人由显入密。能海上师说:“显是密之显,密是显之密,有则双存,无则双遣。若不知显,则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则不悉显之作用。”学习密宗,应有一定的显宗基础。阿底峡尊者提出的由显入密理论对藏传佛教影响十分大,藏传佛教不同教派虽修习内容有所不同,但学习的基本内容都是必须要求通晓五大论,即《因明》、《般若》、《中观论》、《俱舍》、《律学》。除五大论外,其他课程可按各学科不同增减。如密宗学院的学人必须背诵《大自在生起与圆满次第经》、《集密生起与圆满次第经》等;时轮学院除修习有关的时轮密乘外,还着重对时轮天文、历算进行研究;医药学院主要学习《四部医典》和《药王月诊》、《晶珠本草》等著作.
最后,我们来谈谈鲍先生所提出的第三点问题。鲍先生说:“常常见到一些介绍密宗资料上搜罗数百种密法,汇集上千种手印及密咒、真言。其中常互相混淆,使学员无所适从。”密宗修法众多这是确实的,我在初学法时,上师一日中便要教五十多种坐姿和三十多种手印变化,幸亏我有博闻速记之术,不然是吃不消的。但是,我知道这是上师慈悲,因为他欲在圆寂前把一切法门都传授于我,若在平时,是绝不会这样做的。密宗最常用的坐姿,是大小乘佛教禅定的双跏趺坐,密宗称“毗卢坐”,因其有七大要点,又称“七支坐”。密宗所用特殊坐式,有方便坐、菩萨坐、莲花半月坐、匠工坐、垂足坐、法身坐、报身坐、化身坐等。一般学人,不知密门除了坐式外,还有站桩功,而其中以“金刚立”最为闻名。红教《大幻化网导引经》:“立于舒适坐垫上,两脚跟相并,二膝向外张,腰挺直,二手在头顶上的二指处合掌,二肘外张,颌压喉结,二肘、二膝均用力,使全身形成如一直立的金刚一样,故得名金刚立”。另外,立式除了金刚立外,还有仇怒姿势。密宗瑜伽的卧式,与大小乘佛教常用卧式相同,像大手印法还有一种“旷野陈尸”卧式。密宗仅身印就有这么多,其他则可想而知,对于一些未能精通密法者,自然是感觉到纷乱的。鲍先生所说的情况在当今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一些人在不深刻理解密法的情况下任意所为的结果,东拼西凑以成一书,表皮虽洋洋万言而实质却无中心、无有思想。轻则使大法变形,重则识人慧命。其实,这种现象不只是现在才有的,阿底峡尊者及宗喀巴大师时(宋代及明代),这种现象也相继出现过。阿底峡尊者和宗喀巴大师,针对当时修持次第混乱的现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创作了《菩提道灯论》(阿底峡尊者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著)、《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著)等书,二位大师的这三部著作,均是修法者的指路明灯,堪任学者一读。正是有了阿底峡尊者和宗喀巴大师,方使密法变得井然有序,使次第进修者有法可依。密法规定甚是严格,修习次第不可混乱,鲍先生言初学阶段取法应归于易简,这是极为不正确的。依他所列之次序如跏趺坐、数息、宝瓶气(鲍文误作空瓶气)、金刚诵、四加行,这是不符修法程序的。密宗学者学法,首先要皈依灌顶,无灌顶不得成就(有的法门不经灌顶亦可修,但并非根本大法,另外皈依是不可少的),一般结缘灌顶后,上师只传一法一咒,令学者修持,加深感应。在上师许可下,可修四加行,密门各派,初学者都要学习四加行法来打好基础,即四皈依、供曼达、观诵金刚萨垛菩萨、上师瑜伽法(每法各修满十万闪,才学正法)。加行是对正行(大法)而言的,是基础方法,鲍先生将四加行列在金刚诵后,这是错误的。
总之,密门修法最好是在上师指导下修持,如此才无差错,似鲍先生这种自行研究而又广泛涉猎的人,则是很易走向误区的。一言以蔽之,上师在行者修持密法中是很重要的,西藏曾流行这样一句话“找到好的上师,就已成就了一半。”我不反对博学多闻,但我认为博学多闻应是在一门深入的基础下,有的人也许认为只学一门似乎知道的太少了,但我记得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曾云:“我门大法,不离一切法,不舍一切法,关键在于次第进修”。样样通样样松式的“博学多闻”,只会造成与成就无缘,难得法味!昔米拉日巴一生以精修拙火定功而闻名于世,得成就之大和所明法理也是世所罕见。然今人所犯即恰与此相反,朝秦暮楚,好高鹜远,这实是很令人悲哀的。愿痴迷众生,早时振作,求闻正法,依止明师,勤修实证,得大成就面来度化众生,则吾文不虚作矣!
《修持密宗要稳妥》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