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舆实验主义(念生)
现在谈哲学的人,差不多都要谈谈实验主义。这个主义,是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哲学。在外国以杜威谈得最为起劲,在我国则胡适博士师承杜威,顿有发扬光大的作用。除掉了一切术语,直接了当来讲,就是不信没有证据的理论,对于任何理论,都是「拿证据来!」认为凡经不起实地考验,便不是真理。这个方法,在外国否定了宗教,而一般无宗教论者,并准备在中国否定佛教,甚至业已否定了佛教。
胡适博士,确是地道的适合于实验主义的哲学。因为他在十一岁时,读了南北朝范缜的神减谕,便奠定了他一生的思想(见所着「不朽」。那时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实验主义,已经由中国古籍而有了这项了解,当然是了不起的。至于范缜的神灭论,在当时只是用以否定佛教,在今日则可以否定一切宗教。究竟这篇文字的理论是不是适合于实验主义呢
在范缜自己的认定:是合于实验主义的。但是当时有许多人反驳他,大部份的理论,也是根据实验。换言之,就是在实验主义之下,双方发生论战。这一点便与西洋的反宗教论战,有所不同。西洋宗教家反驳反宗教者,是不用实验主义的,实验主义的成功,就是宗教的失败。而中国实验主义的成功,未必是佛教的失败。
神灭与神不灭,既然都是根据实验主义,如胡适博士等一些人,何以都倾向于神灭论呢
这一点是很微妙的。固然西洋的宗教家有时也举神不灭的证据,但是材料不多,传播信仰,也以宗教家为限,中国由有史以来,关于神不灭的事实,记载不胜其多,南北朝时代反驳神灭论者所举出,只是一少部份。到了后代,则每一个文人的笔下,差不多都有这项记录,而这些人多数不是信佛教的。主张神灭者说,这是落后民族必有的迷信与神话。换言之,那些文人,都是落后民族的代表者。请想这个评判,是合于实验主义吗
而不但此也。中国正史,是历代相承,认为实事的记载。由于清人彭兰台所辑的二十二史感应录,可以看出神不灭的证据,车载斗量。这些豪华的记载者,也都没有佛教信仰。若说他们都是在那里闭眼造谣,则他们所记载的军国大事,也都是不可信的,为什么号称实验主义者,还根据他们的记载以研究中国历史呢
若说研究历史,正是要判别他们的记载的真伪,可以证明神不灭的记载,恰好都是伪的,为什么知道是伪的呢
因为在同一条件之下,不能使那些事重演。例如:世上有很多屈死的人,我们不能随意再看见如杜伯射王、彭生化豕那些事。那末世十不少渔夫,我们未见再有姜太公,世上不少樵夫,我们未见再有朱买臣,你为什么信有那两个人的事呢
若说那些事是理之所有,这些事是理之所无。这个理是根据推想呢
还是根据证据呢
再退一步说,社会流传的事,史册记载的事,算他都是假的。可以由事实试验的事总得算是真的了。让我先举两个譬喻,会游泳的人,可以在十几里的海面泅过而不淹死;会雕刻的人,可以在不及一寸见方的象牙平面上刻几千字,你信不信有这样事呢
当然是信的。你能不能这样作呢
大约是不能的,因为你没经过这样的训练。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假设你没经过这样训练而这样作,一定被水淹死或将象牙平面刻得一场胡涂。然而你承认有游泳雕刻这两件技术,就是虽然不是在你身上实验,也就等于自己实验。佛教的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但五眼六通,三禅九定,都可实验,就是净土一宗,号称舆西洋宗教的上生天国近似,而西洋的生到天国与否,只能在死后证明,佛教得念佛三昧的,乃是生前实验。这就是实验主义,不能施于西洋宗教,而能施于佛教的区别。反宗教者可以说:我为什么未见着这样人呢
那末街上来来往往的许多人,你能断定谁有奇能异材
这些人又不像前举会游泳、会雕刻的人,有求名求利的心思,他为什么拿证据来给你看呢
若说为了济世度人,则历代祖师,有过许多榜样。写在纸上的,你认为造谣,必须在当时找到才肯相信,那末你找一位能游泳十里海面,或在一方寸象牙上虽几千字的人,也不能随地都有,你也可以说没有这种事吗
举一个最浅近的事例,佛教中死后烧出舍利,不过是一件极微末的表现,但是不能用科学解答。从前反佛教的人,都是一口否认,认为胡说,认为伪造。近年谛闲大师、印光大师,还有许多大师,都有这样灵异,众目昭彰之下,事实俱在,现在在台湾还可以找出在场目击作证的人,能说都是胡说,都是伪造吗
又有人说,不学佛的人死后一样可以烧出舍利,那末台湾现在火葬之风,已甚普遍,我怎未听说有烧出舍利的
佛教的实验,不止死后的舍利为然,生前的事更多,绝不像西洋宗教,只有死后实验。如果向西洋反宗教的人说,请你试验一下,如果无效,再来批驳,就是滑稽之谈。因为到了无効时,他已不能批驳了。若向中国反佛学的人说这话,则是完全合理。学佛教的人,无论是禅是密是净,都可以计事程功。有的几十年生效,有的几年生效,那末现在许多僧人,为什么所学都不生效呢
因为他们多数只是讲讲说说,并未实在去行。而且你不是他们,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他们所学都是无效
若是只凭揣想,就不是实验主义了。
历代学佛有效的人,不胜枚举,我若列举佛教范围以内的人或事,你可以说是记载粉饰。若是记事的人与所记的事都在佛教国外,他为什么这样粉饰呢
例如:明朝的王阳明,他所学的定力通力,都已入门,后来弃而不学,就如学游泳的人,只能泅几步,学雕刻的人,只能刻几个字,虽然改学他事,但可以因此证明游泳雕刻是确有其事,不是妄谈。假设认为王阳明的事,还是记载失实,我还可以举出一件类似的事,为现在反宗教学者胡适博士所承认。胡适文存里有一篇「费经虞舆费密」,他记载费密的事,采取新繁县志说:
费密壮年时(一六五六),曾在静明寺和一班和尚学静坐。坐到半月余,心始定,他曾自言:始半月视物疑为二,如履在床前,心中复有履。久之,心中见红圈渐大,至肌肤而散, 颇觉畅美。一夕,闻城壕鸭声,与身隔一层,如在布袋。良久,忽通,鸭声与水流入身中,甚快。乃叹曰:静坐,二氏之旨,吾儒实学,当不在是。
费密是反对阳明的,但是对于佛教的浅尝辄止,二人完全相同。虽然浅尝,可因之而证明所尝之物,不是没有。胡适博士对于费密的评论,是说:宋儒的理学,所以能风行一世,也只为他们承禅宗的影响,居然也能谈玄说妙,一说「儒门淡薄」之风……明末清初的学者,承王学极盛之后,所以能抛弃那玄妙的理学,而回到那「淡薄」的经学,正是因为明朝晚年的政治太腐败了。
请看这一位反佛教者,在字里行间,居然承认禅宗有些玄妙,又说宋儒也能谈玄说妙。宋儒的玄妙,固然限于谈谈说说。佛教的玄妙,乃是一步接一步脚踏实地的工夫,岂止谈谈。不但佛教的高深境界,无从谈说,即如费密所亲证的初步入门,也不是仅努力于谈说的人,所能办到。至于费密舍佛学儒,认为佛教无用,大为胡适博士所称赞,乃是另一问题。真与假是一同事,有用无用又是一同事,现在只研究真与假,至于有用无用,因为每人的观点不同,应该另案讨论。一般实验主义的人,都认为能由他人随时用见闻觉知证明的事算作真,否则算假。那末费密所得的境界,恰好不是他人能随时用见闻觉知证明的,只好算作假了。但是他人若用过费密那样学习工夫,也可以得那样境界,一个主张实验主义的人,是应该亲身实验而后断其真假呢
或者不必实验,只由自己的见闻觉知,不能立刻证明,即可断其真假呢
这是不待烦言而解的。
实验主义所根据的是见闻觉知费密所感觉的心中红圈渐大及鸭声水流,皆入身中,也是见闻觉知,费密的见闻觉知与普通入的见闻觉知不同,应该以何者为准确呢
有人说是从多数,那末若是十个人在一起,有九个人患近视眼,我们能说凡近视眼看不见的东西,都是没有,而认为有正常眼力者述其所见,乃是撒谎吗
天文家用仪器观测太空中无量星球,普通人多是不能看见,我们能因为普通人占了多数,便认为天文家是不可信吗
费密的见闻觉知,只是由普通人的见闻觉知转变方向而发挥作用(普通人对境生心是妄心,费密所得是心境合一,为真心初露现象,此理阅佛书自明)。佛的见闻觉知则是由费密的见闻觉知扩而充之,扩充到了极点,观密宇宙现状而加以说明,于是有了神不灭谕,乃至有了楞严经上说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普通人的见闻觉知,不能证明这些一事,又不肯依照有效方法,发挥其见闻觉知的作用而加以实验,只是武断的认为无有。犹之患近视眼的人,不信正常眼力者之所见。不会使用观天仪器的人,认为天文家所说太空中无量星球都是虚假。这正是不实验主义,如何能算作实验主义呢
从前美国迈格文博士,曾作了一部佛教通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本。内容专根据普通人的见闻觉知,以非难佛教的宇宙观。我曾写一篇文字,加以辨正。大意是说佛教的宇宙观,舆普通人所见不同,内中虽有一小部份是印度旧有传说,传译佛经者,失于拣择。而大部份则是佛的见闻觉知所实验。我由研究佛经,有了这种认识,但没亲证的工夫。迈格文博士,若能按照佛所使用的方法,扩充其见闻觉知,到了佛的境界,必能辨明何者是旧有传说,何者是实在现象,而对佛教的宇宙观有所修正。若未用过这种工夫,只凭普通人的见闻觉知,加以否认,则不是实验主义,乃是武断主义。像迈格文博士那样人,如果见了胡适博士所引述费密在佛教的亲证境界,必认为是帮助费密胡说,而摘了胡适博士实验主义的招牌。实际说来,胡适博士,读中国书尚多,有相当的理解,虽对佛教未能实验,受了西洋思想的浸润,由以实验方法否认西洋宗教。进而以实验方法,否认佛教。但是仍承认费密这一段事,并承认禅宗有其玄妙。换言之,在实验主义之下,很难否认费密这一段及…
《佛教舆实验主义(念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