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 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P4

  ..续本文上一页朝代,农业时代朝代,十万部队那是不得了的。派的十万部队大将军就去问要,给则已,不给则攻破城池,抢也把他抢来。

  这个事情发生过的,是为了爱才,知道这个是佛教大师把他抢来。但是佛教推广到那里动武力没有的,为了佛教的推广把自己的主意强加在别人的头上没有的,乃至佛教上你是佛教徒,然后你生了个儿子一落地也变成佛教徒,有没有这回事?也是没有的,佛教就是智慧的信仰,小孩子还不懂事,懂什么智慧的信仰,除非你愿意让你儿子是。但是你儿子如果一开口一掉地就开口说我不要,你不要那么我们佛教徒不逼迫他,你可以不要。但是到你能够明白道理,心服口服,自己皈依佛门,这个佛教跟其他的不太一样,是靠你心服口服我愿意来还要刻苦,还要把红包举的高高的唯恐师父不收对不对?这就是认识到佛教的价值之后,再来皈依,不是强迫的,让你认识没有的,两千多年来没有的。

  佛教一直是和平的、和谐的、文明的状态传播的,所以乃至现在讲我们中国文化都不能把佛教拔在中国文化之外,佛教早已早早的融入我们华夏文化的血液当中了,都已经融进来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来皈依佛门,我们要知道它不是平时那个概念里看的电视连续剧或者看电视电影里的那个概念,寺庙、佛像,然后经书,然后出家人那个概念,那个概念不太一样,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出家人是避世的,甚至还有点怪怪的,有的人会这样感觉的。其实是不是,不是的,佛教是积极的,佛教告诉我们佛陀成佛的时候他向这个人世间有一段话是非常著名的,到现讲这句话的地方竖了一个纪念柱,现在两千多年还竖了这个,佛陀讲了一句话:人的高贵与否不是因为它是婆罗门阶级它就高贵,不一定,人的高贵在于他的心灵和行为呀决定的。公道不公道?因为印度以前都是婆罗门阶级的,分四个阶级:最高贵的是婆罗门阶级,管理社会的统治社会的是沙帝利阶级,经商的呀这个叫吠舍利阶级,最下面做奴隶的种地的理发的打扫厕所的叫首陀罗阶级,然后只要你是低级阶级的就看不起你。就象我们以前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以前看的一个电影,印度电影叫《流浪者》对不对,法官的儿子就是法官,对不对,是不是那意思,那贼他就不服气,他就把法官的老婆抢去,当发现法官的老婆怀孕了他又把她放回来了,明明这个孩子就是法官的,然后这个法官看不起硬把他儿子赶出去,这个孩子是那个贼的,贼的儿子总是贼,不允许他在这里,对不对?叫《流浪者》这么一个。

  印度他有这个观念,但是当时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否定了这个观念,你说我们佛陀是不是大革命家,是不是?他的这些话能经得起检验,不但能经得起科学的检验,还成为当今科学家的理论的指导。你说佛陀是不是大科学家,佛陀的那些思想耀古曜今不变。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在变,佛所讲的话的真理却不变,佛陀是不是大思想家?所以佛陀当时在讲了这个话确确实实对人类来说是非常的重要,而且他还认识到人的命运、现在的命运是由以前所造做的业所决定的,但是我们以后的命运是今天的行为心灵所决定的,所以佛陀教我们既要忏悔自己过去做错的事同时,要改正今天的行为,能够创造美好的明天。

  佛教是不是积极的?积极的改造命运的?佛教是积极的改造命运,不但是积极的、还指导我们、帮助我们,象我们自己的老母亲一样帮助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千叮咛万嘱咐啊,你们在座的看过《地藏经》是不是这样,不单单千叮咛万嘱咐我们这些凡夫,还千叮咛万嘱咐那些菩萨们:它是凡夫它会是犯错的,虽然犯错了,但是你们不要看在他们是凡夫的面子上,要看在无量劫生命之间都相互间帮助过,我们甚至成为我们母亲的份上,我们不要让他堕落,我们要救他们。你看那个经书你看到,所以这个佛陀不单单让我们改造命运,甚至还是那样子的殷殷切切,我们叫慈悲、慈悲的心。为什么叫慈悲的心?它已经不是那种普通的心那种情感,这种慈悲叫什么,我们佛教里叫“无缘的大慈”,什么叫“无缘大慈”这也是佛教里的一个用语,什么意思呢?我对你好,不是因为我和你有什么关系,现在社会上你要对他笑一笑,对我笑干吗?又想骗我?大概要我推销产品啊,对不对?就会想你对我笑干吗,这里面有什么关系?佛教里的对我们慈悲不需要什么关系,所有的众生,不单对我们人,对猪呀,对狗呀,对小猫呀,对蚂蚁,对蚊子,对蟑螂都一样的,慈爱它、保护它。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我们对蟑螂出来了赶快闹呀为什么?因为你觉得你和它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啦,没什么关系啦,对不对?就象前两年有一个空行母到那个杭洲,然后这个女的就问空行母:我妈死了好几年了,请问我妈转世在那里呀?好还是不好呀?空行母跟她说了:你明天早上一早三点多钟你到某某街口某某地方你去等着那个路口,你会遇到一个人手里拎着只鸡,那鸡就是你妈的转世。她听了之后第二天早晨就去那个门口里等着,真的到时候,有一个人拎着一只鸡子过来了,她无论如何化再大的价钱也要把这只鸡买下来,对不对?她会让别人拿这只鸡回去杀吗?为什么?她要救它,因为她知道这只鸡和它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她母亲转世的,对不对?所以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去保护她,对不对?但是在你家里这只蟑螂为什么要打它,因为你不知道你和她是什么关系,对不对,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但是佛他不需要这个前提,就是说,哦,你和我什么样的关系我才这样。不是这样的,但是佛为了给我们比喻,给我们听,他说:我观一切众生都如我母亲一样,这样子的关系。

  我们是不是这样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做过佛的妈妈?都是这样子理解,不是。佛是这样子来比喻,佛说你们放心好啦我是不忘予者,我是施予者,我不会骗你们的。甚至佛说:我吃一粒米就会在世间做无量事,我也不是混口饭吃。甚至佛教弟子,不可以入定、不可以入定,到山下去和大家结一点众生缘、为什么?他们已经成圣者了,我们还是凡夫,要跟圣者之间要结个缘。佛不忍我们是凡夫,让圣者来结一下缘,那些圣者一入定可以很长时间的不需要吃饭的,不需要的,所以说佛陀比喻呀一切众生都如我母亲一样的,象这样。其实是不需要任何缘份做前提的,我对大家的慈悲心。

  然后,下面呢“同体的大悲”,“同体的大悲”是从圣者的眼光来看从佛自己智慧的眼光来看的,所有的众生不单单包括人啊,也包括那些牛、马、猪、狗、小蚂蚁、小蚊子呀都是同一个体的,这个有时候我们就比较难理解。所以中国的文化里其它的文化里说:父母者乃有形之天地,对不对?然后,天地者乃无形之父母。大家能不能理解,天地是不是无形的父母,是不是我们大家长在天地间,是不是受天地的恩慧呀、日月精化,我们吃的呀、用的呀是不是都来自天地之间呀,是不是?所以天地之间是不是我们的无形父母呀。那么天地既然是我们的无形父母,天地是我的无形父母,是不是你的无形父母,是不是马的无形父母,是不是狗的、蚂蚁的、蚊子的是不是?那我们都来自于、诞生于天地之间,是不是我们都同一命运呢?同一个体的,是不是?其实都是的。

  我们现在讲天地还是一个抽像的比喻,讲的更深的,包括天地宇宙的都是从那个体性里面伸出来的话,那就更是同体的了。所以在佛的眼里,它救渡我们就成为他生命的一种责任。为什么,因为他已经知道所有的生命之间都有这样的一种共同的关系,所以说佛法在世间流布乃至弘扬佛法乃至我们今天有机会坐在这边来皈依佛门,为什么?所有这一切是什么显现的,知道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坐在这里?为什么会有的很早就赶过来坐公交车,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时间紧张了搭地铁都聚拢来了。什么力量让你们以不同的方法来到这里、来到这相同的一个地方聚集,是什么力量?是不是佛的慈悲的力量,是不是佛陀的慈悲的力量在召唤你们每位呀,是不是?佛的慈悲的这样一个状态。尽管我们有的人在电视里看到、在光盘里看到了,听别人讲了,好奇!看看这个法师到上海来他有几个鼻子,他也有好奇心来的,他也不说是。但是在我们佛教里说这也是缘份,毕竟升起好奇心来,对不对?毕竟经过种种的缘,电视的缘或别人的嘴缘的结下了缘,升起这一念,好奇的心来看看,甚至一看看到法师个子也不高吗,你看穿的衣服怪怪的,象兵马佣里出来的,也没什么奇怪的,甚至一听讲话,差不多吗,但是这些表面的,你看着表面的,但内在都有一种力量。所以我们中国这个文字“缘”字,“缘”字为什么交四点,生命与生命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今天坐到这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我盲目的撞进来的,就是盲目的撞进来你看着是偶然的吧,其实里面也有必然在里面,因为我们没这个智慧。我们这台电脑呀,我们不是电脑工程师,我们有时候不太知道,佛都知道。我们人世间这个错综复杂的这种网路关系呀,佛都知道前因后果,佛都知道。我们虽然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因为我们很聪明呀,我们可以用推理的方法来相信这些,所以我们大家在释迦尼佛及十方诸佛菩萨慈悲心的感召下坐在这里。

  下面呢,我们就开始做这个三皈依,我们在这里,我做为出家人呢在这里通过这个仪式来证明你由一个普通人而成为一个三宝的弟子,阿弥陀佛!

  

《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 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