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希迁禅教一致思想在近代的影响▪P2

  ..续本文上一页振卿。法名显亲,自号华严座主,晚年别号拈花老人。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苏东台。26岁时朝礼普陀山,遇明性禅师随之出家。1900年在宁波天童寺依敬安禅师受具足戒。其后到处参学,访谒耆宿。先在镇江金山寺跟大定禅师学禅,旋至扬州高旻寺随月朗法师参究。后又到常州天宁寺参谒冶开老和尚,学习禅法,数年之中,深有领悟,受到冶开老和尚的器重。1906 年,与明镜、惟宽、月霞共同得法于冶开老和尚,为临济宗第四十二世。其后随师兄月霞法师学习华严教法,对华严教理深有领悟。此后12年中,随侍月霞左右,敬事如师,始终不懈。其间,先是协助月霞法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办华严大学,后又随月霞法师至杭州海潮寺续办。月霞在常熟兴福寺续办华严大学(后改名法界学院)时,他也协助办理。月霞圆寂后,他为了实现月霞法师临终嘱付“善弘华严”的教导,于1922年赴杭州菩提寺闭关潜修,专究华严一宗典籍,终于对华严教理有了较高的造诣。1925年,应常州清凉寺静波和尚之请,前往创办清凉学院,翌年清凉学院预科班开学,1928年预科僧毕业,移至上海续办正科。不久清凉学院迁回常州永太寺,后因寺内驻兵,又迁至无锡龙华庵续办,于1931年正科僧毕业。在此期间,应慈法师一直随院讲授八十卷《华严经》,从不间断。同时每日坐香参禅,也从不停辍。1940年,在上海建立华严师范学院,培育僧才。1949年,又在南京办华严速成师范学院,我特地辞去镇江竹林寺方丈之职,和明如法师等一起前往聆听全部《华严》。

  应慈老法师除在各地办理华严大学、清凉学院和华严师范学院外,还在上海、苏州、无锡、常熟、宁波、福州、南京等地讲经弘法,以讲解三译《华严经》为主。此外,他还倡刻三译《华严经》及疏钞。其中特别是在1939 年,与蒋维乔、李圆净居士等,共同发起组织华严疏钞编印会,被推举为理事长,校勘出版《华严经疏钞》。当时汇集了中、日、藏本及其他流通本共十多种,考订异同,补正缺失,至1944年春,全书校印完成。重编的《华严经疏钞》,汇集古今中日《华严经疏钞》诸版本而校订之,恢复了清凉原本,对中国佛教古籍的整理作出了贡献,也对华严教义在近代的研究和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应慈老法师是常州天宁寺冶开老和尚的法嗣,为临济宗第四十二世,又是三译华严座主,一生专弘《华严》,直至圆寂,可说是继承石头希迁遗风,主张禅教一致,实行禅宗和华严宗并弘的近代杰出的又一典型代表人物。

  关于禅教一致、禅宗和华严宗并弘,应慈老法师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和光辉的事迹。

  早在1933年,应慈老法师在《致妙庄·妙辩·妙净居士书》中就说:“不论何地何时何人,若离开禅定讲佛法,决非真正佛道,乃自欺欺人之魔道也。”(《应慈法师年谱》第36页)这是说,学佛要以禅定为基础和中心。

  1940年,应慈老法师应请复兴无锡南禅寺,他特撰《复兴无锡南禅寺永久道场启》,其中谈到:“慈也无知,忝为佛教之徒,饮水思源,敢忘弘化之列?是以教演《华严》三译,禅绵临济一宗。赞扬正法,开示佛见佛知;弘宣大教,胥令解入悟入。唯言行歧异,讵入不二法门?宗说兼通,始获一贯大道。所以每于四众之前,恒标“教遵般若,行在禅那”八字,互相勉励宗风。”(同上第128 页)

  1946年前后,应慈老法师在《致妙庄居士书》中说:在南京举办华严法会,“我以三百六十日未曾间隔一天,除大座两小时外,每日三时坐香亦未间断,而毫无疲倦。”(同上第57页)这说明他在南京华严法会讲演《华严经》一年,一天也没有忘记坐香参禅,坚持禅教双弘。

  1952年,应慈老法师八十寿辰,他自题《正法眼藏》七言二偈,其中一偈是:

  “幻迹娑婆八十春,弘宗演教两无闻。

  常惭一钵千家饭,遍种华严法界村。”

  (同上第64页)

  1956年,应慈老法师曾自撰“遗嘱”一纸,其中讲到:“老衲生平游化十方,“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宗承临济,教秉华严。”又说:“自入佛门,常思弘宗演教,念报法恩。出家六十余年,不做方丈,不贪名利,每年打七,每日坐香,念念不舍。分科(宣讲)三译《华严》及疏钞并余经。”(同上第70~71页)表明他一生确实是禅宗、华严宗并弘的。

  1959年,应慈老法师在《致无锡龚其华书》中,又谆谆教导说:学佛须“第一学宗,第二学教、合二为一。”这样,“方可绍隆佛种万世传灯不息也。”(同上第72页)

  此外,应慈老法师还曾在寺院的殿柱上书写楹联:

  “一唱三玄宗承临济,

  五周四分教启华严。”

  (同上第34页)

  总起来说,应慈老法师出家六十余年,弘法五十余载,说法无数会,除常讲三译《华严》外,还先后开讲过《法华经》、《胜鬘经》、《楞伽经》、《金刚经》、《圆觉经》、《维摩经》、《摩诃般若经》、《华严一乘教义章》、《大乘起信论》、《华严悬谈》、《梵网经》、《华严纂要》、《华严法界观》、《仁王护国般若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都是先定而后慧,有“不坐禅则不说法之规约”。平时也是每年都打禅七。除了在所住的上海沉香阁(慈云禅寺)外,还先后在常熟兴福寺、宁波天童寺、常州天宁寺以及无锡等地的一些寺院多次打七。于此可见,应慈老法师实不愧为近代以来主张禅教一致,实行禅宗、华严宗并弘的又一杰出的典型代表人物。

  

《希迁禅教一致思想在近代的影响》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