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万法之界,没有一法不属于法界,从法界中出,又还归法界,无始以来即为诸法依托处 。或称诸法之根,或名法身。
(48)阿赖耶识:唯识所说之第八识,译名藏识,此识能含藏一切根、身、器、界、种子,习气,为染 净诸法之依托处。
(49)有为、无为、:有为,有造作,因缘生法,有生、住、异,灭等相;无为则无造作,非因缘生法, 无生、住、异、灭等相。
(50)二执,戏论:二执即执有能取之心和所取之境;戏论,空言,执边执相则为戏论,实相本不可言说 ,说有,说无均为边执,执断、常,有,无,
(51)宗见:宗派的见解和理论。
(52)本具:本来固有。
(53)二取有相之法:二取即二执,执有心和境,或精神和物质的两种执着;有相,指有造作,虚假不实 之相。
(54)雍仲:意为坚固,象征永恒不变之实相。
(55)慈氏后四论:《经庄严论》、《辩法性论》、《辩中边论》和《宝性论》。
(56)三无性:偏计相无自性,依他生无自性,元成胜义无自性。
(57)真空妙有:空非空无有物,谓之真空,有非自性实有,谓之妙有。
(58)无遮:否定有其存在,即根本否定主题本身是有。
(59)元成:即非由造作而任运成就之事物。
(60)二边:两个极端,如真俗,色心,空有,断常等等。
(61)二谛双融:即把两个极端结合或消融成为一味。
(62)情器:情,指有情,众生,器,指器世界即山河大地国土房舍。
(63)分位:即暂时处于某个阶段。
(64)无智无德:智,指佛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德,指佛的十力四无畏等无边功德。
(65)顽空,断空:顽空即冥顽如木石,或空无一物之空:断空即因果之相续断灭成空。
(66)续部:指密乘的经典。
(67)决择:判断,肯定。
(68)人法二种无我:执五蕴四大之假合为我,为人我执;执客观事物因缘假名为法,为法我执。
(69)二空智:即证人法二皆无我之智慧。
(70)风脉修法:风脉为人身本具,可以修练调整转染成净,此为密乘园满次第之修法。各依本尊不同 ,方便则有其多种。
(71)空明双运,乐空双运:此为密乘最高证境。空明双运,即空之时即明,乐空双运,即乐之时即空 ,空明,乐空同时生起。
(72)赫鲁迦:忿怒神总名。
(73)五大:即地、水、火、风、空构成物质世界之五大元。
(74)种子:指佛心间咒字。
(75)印契:指佛菩萨手中所执法器,作为即事表理之象征。
(76)胜义三宝:非世俗之三宝,佛如虚空,法为清净光明,僧为自觉智,皆为自性三宝。
(77)百部天尊:《密集》说佛之五蕴,六处、四大、五境等中有本尊共有百尊。
(78)轮回涅 无别见:即现空双运真俗不二之见。
(79)佛慢:观自身为天身时不自认是凡夫俗子、而应当有敢于承当我即是佛的气概。
(80)有相瑜伽:指观修有形相之本尊坛城等,反之,无相瑜伽则收有相成空,观空性。
(81)整持随灭:此为园满次第中之修法。整持即将所观天身等在光明中清净,随灭即收摄归空。
(82)空色大手印:为殊胜之妙相,大多指本尊双身相。
(83)乐空双运:本性体是空,用是乐,使二者结合,故名双运。
(84)燃滴:由脐轮火燃融化菩提,下滴生四喜智。
(85)俱生喜乐智:自然具有之大乐智慧。
(86)实相:此处实相指真如不变随缘二相实相。
(87)三种远离:园满次第中之三远离,一、身远离,身想成天身,离凡庸耽着;二、语远离,金刚诵, 摄风归脉;三、意远离,心缘光明等。
(88)上下门:指口及肛门。
(89)不坏明点:众生轮回六道,此死彼生,则以此不坏明点负荷业力去投生转世,业力净后,以之成 佛,亦是此明点,它永不坏灭,故名不坏明点。
(90)四喜:喜,极喜,殊喜,俱生喜。
(91)相用:真心体,相,用三个方面,体空寂,相,光明,用,化现。佛的德能,噶举宁玛不承认是 本具,而说是真心的相,用所化。觉囊派承认是佛本具。
(92)从色法:色指客观物质,一切种智指佛,从物质到最高精神的佛均是假名安立,无一实有。
(93)二种资粮: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即修慧培福作为趋往佛道中之资具。
(94)梵声论:古印度哲学流派之一。认为“梵”是至高无上,遍一切宇宙,万有皆是梵声之变易,梵 声之自性。
(95)神我:神我与自性结合即精神与物质结合构成为众生,神我脱离自性,神我解脱可见神我也只是 一种精神实体,未解脱轮回苦之根之业及烦恼。
(96)数论派:古印度哲学流派之一。此派把宇宙万有概括为二十五谛.说其数决定,故名为数论派。
(97)内、外、密三世界:外世界即天地日月,内世界即风脉明点,密世界即自心本性之如来藏。
(98)胜论:古印度哲学流派之一,用六句来概括宇宙万有,是多元论。
(99)遍入天派:遍入天为婆罗门教所奉之神祗,说轮回有边,修观天咒瓶息则可解脱。
(100)自在天派:自在天为印度婆罗门教所奉之神祗,或称涂灰外道,修苦行者。
(101)心宗:以心为宗,承认内心实有,注重见性悟心的法门皆属心宗。
参考书目
《了义海论》——《究竟不共教授山法了义海论》笃补巴·喜饶贤赞著。
《他空庄严》——《他空中观庄严论》多罗那他著
《他空精义》——《他空见精义》多罗那他著
《中观决定论》——《大广胜乘大中观决定论》多罗那他著
《讲解甘露》——《入佛教次第三士教授讲解甘露》多罗那他著
《修心讲义》——《大乘修心七义讲文》多罗那他著
《教法源流史》——《吉祥觉囊派教法源流显明佛义月灯史》阿旺罗追扎巴著
《青史》桂洛·逊鲁巴著
《宗派源流》土观·洛桑却季尼玛著
《知识总汇》公珠·元丹嘉措著
《印度佛教史》(英)涅德尔著
《文选》——《藏文文选——觉囊派》云登桑布著
《藏传佛教觉囊派的特点》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