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覺囊派的特點▪P2

  ..續本文上一頁:爲萬法之界,沒有一法不屬于法界,從法界中出,又還歸法界,無始以來即爲諸法依托處 。或稱諸法之根,或名法身。

  (48)阿賴耶識:唯識所說之第八識,譯名藏識,此識能含藏一切根、身、器、界、種子,習氣,爲染 淨諸法之依托處。

  (49)有爲、無爲、:有爲,有造作,因緣生法,有生、住、異,滅等相;無爲則無造作,非因緣生法, 無生、住、異、滅等相。

  (50)二執,戲論:二執即執有能取之心和所取之境;戲論,空言,執邊執相則爲戲論,實相本不可言說 ,說有,說無均爲邊執,執斷、常,有,無,

  (51)宗見:宗派的見解和理論。

  (52)本具:本來固有。

  (53)二取有相之法:二取即二執,執有心和境,或精神和物質的兩種執著;有相,指有造作,虛假不實 之相。

  (54)雍仲:意爲堅固,象征永恒不變之實相。

  (55)慈氏後四論:《經莊嚴論》、《辯法性論》、《辯中邊論》和《寶性論》。

  (56)叁無性:偏計相無自性,依他生無自性,元成勝義無自性。

  (57)真空妙有:空非空無有物,謂之真空,有非自性實有,謂之妙有。

  (58)無遮:否定有其存在,即根本否定主題本身是有。

  (59)元成:即非由造作而任運成就之事物。

  (60)二邊:兩個極端,如真俗,色心,空有,斷常等等。

  (61)二谛雙融:即把兩個極端結合或消融成爲一味。

  (62)情器:情,指有情,衆生,器,指器世界即山河大地國土房舍。

  (63)分位:即暫時處于某個階段。

  (64)無智無德:智,指佛的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德,指佛的十力四無畏等無邊功德。

  (65)頑空,斷空:頑空即冥頑如木石,或空無一物之空:斷空即因果之相續斷滅成空。

  (66)續部:指密乘的經典。

  (67)決擇:判斷,肯定。

  (68)人法二種無我:執五蘊四大之假合爲我,爲人我執;執客觀事物因緣假名爲法,爲法我執。

  (69)二空智:即證人法二皆無我之智慧。

  (70)風脈修法:風脈爲人身本具,可以修練調整轉染成淨,此爲密乘園滿次第之修法。各依本尊不同 ,方便則有其多種。

  (71)空明雙運,樂空雙運:此爲密乘最高證境。空明雙運,即空之時即明,樂空雙運,即樂之時即空 ,空明,樂空同時生起。

  (72)赫魯迦:忿怒神總名。

  (73)五大:即地、水、火、風、空構成物質世界之五大元。

  (74)種子:指佛心間咒字。

  (75)印契:指佛菩薩手中所執法器,作爲即事表理之象征。

  (76)勝義叁寶:非世俗之叁寶,佛如虛空,法爲清淨光明,僧爲自覺智,皆爲自性叁寶。

  (77)百部天尊:《密集》說佛之五蘊,六處、四大、五境等中有本尊共有百尊。

  (78)輪回涅 無別見:即現空雙運真俗不二之見。

  (79)佛慢:觀自身爲天身時不自認是凡夫俗子、而應當有敢于承當我即是佛的氣概。

  (80)有相瑜伽:指觀修有形相之本尊壇城等,反之,無相瑜伽則收有相成空,觀空性。

  (81)整持隨滅:此爲園滿次第中之修法。整持即將所觀天身等在光明中清淨,隨滅即收攝歸空。

  (82)空色大手印:爲殊勝之妙相,大多指本尊雙身相。

  (83)樂空雙運:本性體是空,用是樂,使二者結合,故名雙運。

  (84)燃滴:由臍輪火燃融化菩提,下滴生四喜智。

  (85)俱生喜樂智:自然具有之大樂智慧。

  (86)實相:此處實相指真如不變隨緣二相實相。

  (87)叁種遠離:園滿次第中之叁遠離,一、身遠離,身想成天身,離凡庸耽著;二、語遠離,金剛誦, 攝風歸脈;叁、意遠離,心緣光明等。

  (88)上下門:指口及肛門。

  (89)不壞明點:衆生輪回六道,此死彼生,則以此不壞明點負荷業力去投生轉世,業力淨後,以之成 佛,亦是此明點,它永不壞滅,故名不壞明點。

  (90)四喜:喜,極喜,殊喜,俱生喜。

  (91)相用:真心體,相,用叁個方面,體空寂,相,光明,用,化現。佛的德能,噶舉甯瑪不承認是 本具,而說是真心的相,用所化。覺囊派承認是佛本具。

  (92)從色法:色指客觀物質,一切種智指佛,從物質到最高精神的佛均是假名安立,無一實有。

  (93)二種資糧: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即修慧培福作爲趨往佛道中之資具。

  (94)梵聲論:古印度哲學流派之一。認爲“梵”是至高無上,遍一切宇宙,萬有皆是梵聲之變易,梵 聲之自性。

  (95)神我:神我與自性結合即精神與物質結合構成爲衆生,神我脫離自性,神我解脫可見神我也只是 一種精神實體,未解脫輪回苦之根之業及煩惱。

  (96)數論派:古印度哲學流派之一。此派把宇宙萬有概括爲二十五谛.說其數決定,故名爲數論派。

  (97)內、外、密叁世界:外世界即天地日月,內世界即風脈明點,密世界即自心本性之如來藏。

  (98)勝論:古印度哲學流派之一,用六句來概括宇宙萬有,是多元論。

  (99)遍入天派:遍入天爲婆羅門教所奉之神祗,說輪回有邊,修觀天咒瓶息則可解脫。

  (100)自在天派:自在天爲印度婆羅門教所奉之神祗,或稱塗灰外道,修苦行者。

  (101)心宗:以心爲宗,承認內心實有,注重見性悟心的法門皆屬心宗。

  參考書目

  《了義海論》——《究竟不共教授山法了義海論》笃補巴·喜饒賢贊著。

  《他空莊嚴》——《他空中觀莊嚴論》多羅那他著

  《他空精義》——《他空見精義》多羅那他著

  《中觀決定論》——《大廣勝乘大中觀決定論》多羅那他著

  《講解甘露》——《入佛教次第叁士教授講解甘露》多羅那他著

  《修心講義》——《大乘修心七義講文》多羅那他著

  《教法源流史》——《吉祥覺囊派教法源流顯明佛義月燈史》阿旺羅追紮巴著

  《青史》桂洛·遜魯巴著

  《宗派源流》土觀·洛桑卻季尼瑪著

  《知識總彙》公珠·元丹嘉措著

  《印度佛教史》(英)涅德爾著

  《文選》——《藏文文選——覺囊派》雲登桑布著

  

《藏傳佛教覺囊派的特點》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