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提出人口爆炸、环境公害、能源缺乏等等的严重问题,希望大家能够防患于未然。为什么他们能够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呢?经验使他们具备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大神通。
经验的累积是神通之事,智慧的判断也是神通,譬如诸葛孔明料事如神,屡出奇兵,为蜀汉奠定了鼎立于三国的局面;王阳明毕生用力于“格物、致知”,倡导“知行合一”之说,能够预知未来;历史上有许多先知先觉,能够预测出时代的变迁、潮流的趋势所归。他们之以能够洞察先机,原因是他们拥有过人的睿智,因此说神通也是智慧的表现。譬如我们有困难时,运用智慧,加以巧妙,困难就能迎刃而解,这智慧不就是神通吗?而经由人类智慧的结合,所拓展的科学文明,如果仔细推考的话,无非是神通。月亮在过去是个充满神秘、浪漫、凄美,不可高攀的广寒宫,只有吃了不死灵药的嫦娥才能跻登;但是今日藉着太空船的助缘,人类可以自由自在的漫步于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对于活在二十世纪之前的人们而言,这不是令人惊叹的神通吗?他如医学上的神速进步,也是古人无法想像的神异现象。现代人的皮肤坏了,可以用其他部位甚至其他动物的皮肤补上;肾脏、心脏功能故障,可把别人的器官移殖到自己的身上;眼睛视觉出了毛病,换个正常的眼睛,仍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试管婴儿的试验成功,今后人类生命的延续,甚至可以假借科学了,这一切都足以使前人瞠目咋舌、闻所未闻的神通。因此神通并不是神、妖魔等其他法界的众生才具有,如果我们善加运用智慧,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创造许多的神通,人造雨的发明、飞机轮船的制造,人类不是也能和神仙们一样呼风唤雨、乘云破浪无所障碍吗?
佛教认为要求得神通并不是困难的事,但是要如何才能求证神通呢?求证神通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求证神通必须具备下列四种条件,才能学习神通。
(一)依于慈悲
大智度论说:“菩萨离五欲,得诸禅,有慈悲故,为众生取神通,现诸希有奇特之事,令众生心清净,何以故?若无希有事,不能令多众生得度。”菩萨为了慈愍众生,虽然自己烦恼已尽,但是却不像二乘人一样,证入涅槃,而发大菩提心,求证神通,以救度更多的众生。为什么度化众生需要神通呢?由于众生愚痴,对于平常道不觉珍爱,以奇为贵,所以菩萨要现种种奇特希有的神力,来摄化他们,因此求证神通是菩萨为了慈悲度众的方便手段,而不是求道的真正目的。因为一切的修持如果离开了慈悲,即为魔薮,缺乏慈悲心的神通,如虎添翼,其危害将更大。如提婆达多仗恃神通来破坏佛教,如修炼成精的妖魔鬼怪,以神通来蛊惑善良百姓,都是神通的不当使用。因此修学神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培养慈悲心,慈悲心不具全,不可以轻言求证神通。
(二)住于净戒
所谓住于净戒,就是受持净戒的意思。戒律是三学之一,身心的依止,受了戒才知道是非善恶,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有了守戒的精神,能以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不会依仗神通而胡作非为,伤害众生;合乎戒律,有益于大众的事,才方便以神通去助长。因此要修学神通,必须要持戒谨严,否则神通不仅无益,反而成为外道邪魔害人的妖通。
(三)安于忍耐
有了神通,还必须具备忍耐的禅定功夫。忍耐的道德不够,稍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怒火中烧,以为有了神通,一切可以随心所欲,打击对方。这样的神通充其量不过是伤人的利器而已。能够安于忍耐,不到最紧要关头,绝不轻易滥用神通,即使不得已运用神通,也是为了维护正义真理,对大众更有助益时才显现神通。
(四)用于平常
佛经上说:“平常心是道”,佛法应该提倡生活的净化、道德的修养,而不是神奇怪异,平常心才能永恒长久,而神通只能用于一时。况且神通并不能去除根本烦恼系缚,获得生命的圆满解脱,唯有在平常的生活里,去体会佛法的真谛,净化身心,得到大自在,才是真正的神通。
我的外婆十七、八岁就持斋念佛,修行认真,从小我跟随祖母长大,受她影响至深,种下我日后出家的因缘。记得童年时住在外婆家,经常和她睡在一起,半夜里往往被她肚子里发出的翻江倒海的巨响所惊醒,小孩子好奇就问她说:
“奶奶!您肚子为什么会发响?”
“这是修道的功夫。”外婆信心十足地回答我。
后来我出家了,我所亲近的师父、老师,以及许多有修持的大德,肚子都不曾如此的响叫过,难道他们的功行不及外婆高深吗?随着年岁的增长,后来我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大约出家七、八年之后,我二十岁的那年夏天,我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去探望老祖母。记得当时外婆正独自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我挨着她身旁坐下问她:
“奶奶!您的肚子还会叫吗?”
“那当然,这工夫怎么可以丢失了呢?”外婆理直气壮地回答我。
“肚子会叫有什么用处呢?能够免除烦恼忧愁、增长道德、了生脱死吗?”我咄咄逼人的追问她。
外婆被我一问,不觉楞住了,这时恰巧头上掠过一架飞机,神气地发出巨大的声音,划空而去。我得理不饶人,进一步问她:
“飞机引擎的声音比您肚子的叫声还要响,肚子会叫,对人生究竟有何意义呢?”
记忆中外婆听了我的话,一脸迷惘地站起来,默默不响地走进屋里去了。事隔几十年,每一回想起外婆那怅然若失的神情,就增加我内心的深深歉疚,神通虽然不是究竟之法,却是她几十年来苦修的功行,又何必逞一时之快,用几句话而使她失去信心呢?不过我相信她一定能体谅我一心一意引她入平常正道的孺慕之情!
四、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神通是苦难中的希望,是乱世的救星,是度众的方便,神通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会,从自然变化中去察觉。最后我们要谈谈佛教对于神通究竟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也分成四点来说明:
(一)神通非究竟之法
根据佛经上记载:距今二千余年前,尚有几位佛陀的弟子活在世上,其中一位是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尊者,他现在正双手捧着佛陀的袈裟,隐居于鸡足山,等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降生于世间广施度化的时候,代替佛陀将像征正法的法衣传授给弥勒菩萨,以继续宣扬法音。几十年前法国的柏克森博士曾见过大迦叶尊者,并且著作《博士界的辩论》这本书,来记载这件盛事,此书在台湾曾经流通过。
另外一位尚且活在世上的,就是俗称“长眉罗汉”的频头罗颇罗堕尊者。频头罗颇罗堕尊者是阿弥陀经中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之一,为证果的阿罗汉。他既为大阿罗汉,为什么色身还活在世上,不能证入无余依涅槃呢?原来他在世时,有一次对信徒大显神通,赢得信徒们的喝采,尊者一时兴起,对信徒们说:
“你们觉得升上天空很神奇吗?现在我就变化给你们瞧瞧,让你们开开眼界。”说完纵身一跃,飞腾至空中,施展种种的神通,信徒看得目瞪口呆,发出不绝的赞叹声。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对于尊者这种哗众取宠的行径,非常地不高兴,派人把尊者叫来,训诫他说:
“我的佛法是要用道德来感化他人,用慈悲来救护众生,而不是使用神通来眩惑大众、迷乱百姓。今天你非法地使用了神通,藉以赢取信徒的尊敬,为了惩戒你,罚你在世上多受一些煎熬,等到将来积聚更多的功德,忏除了罪业,再让你涅槃。”由于尊者当时运用神通不当,至今仍然活在世上精进修行,不得入涅槃。神通不但不能增进道德、脱离烦恼,不慎使用,有时反而成为进趋解脱之道的障碍。神通不是了生死的究竟之法,是不辩而明的,唯有道德才是迈向佛道的稳当、平实之门径。
(二)神通敌不过业力
在世间上各种的力量之中,最大的力量并不是神通,而是行为的力量,也就是业的力量。在中国的故事演义之中描写黄巢作乱,杀人无数时,曾有一句谚语说:“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数在劫命难逃。”传说黄巢兴兵造反,要杀满八百万人,兵乱才能平定下来。在小说家的曲折描写之下,黄巢果然杀了八百万人,才被剿平。这件事的真实与否,留待历史去考证,我们要谈的是所谓“在数在劫”的问题。什么叫“在数在劫”呢?就是业报难逃的意思。当时的老百姓由于共业所感,因此才招致如此悲惨的杀身之祸,即使神通也救不了有业障的人。自己所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去受报,丝毫也逃避不了。
有一次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大举兴兵来攻打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自告奋勇地向佛陀禀报说:
“佛陀!让我以神通救出释迦种族吧!”
“目犍连!释迦种族宿世业障,不知忏悔,今日要受到此报,虽然是我的族人,神通也是救度不了的呀!”佛陀慈祥的脸上带着无限的伤感回答说。
目犍连不信佛陀的话,以神通飞入被军队围得水泄不通的城内,挑选了五百位优秀的释迦种族,把他们一一盛放在钵内,飞出了城墙,满心欢喜地来到了佛陀的面前说:
“佛陀!我已救出了一部份的释迦种族。”说完打开钵一看,大惊失色,原来五百位释迦种族变成了一滩血水。虽然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无法扭转业报的力量,而目犍连尊者本身虽然神通广大,飞行自在,曾经深入到地狱拯救母亲,但是自己最后却被外道用石头击毙。这么一位具足大神通力的长者,如此容易地被外道用一块石头就打死了,弟子们百思不解之余,更感到愤愤不平。佛陀告诉弟子们说:
“神通敌不过业力,目犍连的业报注定要被外道打死,大家不要怀疑神通的无用,而应该用心于三业的净化工夫。”
俗话说:“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不要以为神通是万能的,有了神通就可以万事无恐。在业力之前,神通也派不上用场,一味依赖神通,弄巧成拙,反而会丧身毙命。
(三)神通比不上道德
初学佛法的人往往对一些神奇怪异的事情,兴趣特别浓厚,看到某人闭关有境界,修持有感应,就趋之若鹜,而忽略了平日更重要的道德修养,因为智慧的显发要透过甚深的禅定工夫,而禅定工夫的培养,有赖平日持戒的严谨,因此各位如果想学佛,应该从根本的道德入门,而不要轻言学习神通。
事实上有了神通的日子就惬意快乐吗?没有他心通时,朋友心中讨厌我、詈骂我,眼不见为净,心不知不烦,日子照样过得很愉快。假如有了他心通,这个人的坏心眼一肚子,那个人的鬼主意一箩筐,不想知道却不能,这个人也讨厌,那个人也看不顺眼,日子就难挨了。再譬如假如我们没有宿命通,虽然明天就会寿终正寝,但是今天仍然活得逍遥自在;但是我们有了宿命通,知道自己二十年后即将离开世间,从今天起死亡的阴影就开始啃啮我们的心,度日如年了。假如我们有天眼通,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正和其他的异性做出不当的行为,妒火中烧,一刻也无法安宁,没有了天眼通,不知道反而是一种幸福。如果有了天耳通,听到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居然在背后恶意地批评自己、毁谤自己,一定气愤填膺,忍不下这口气;没有了天耳通,落得耳根清净。因此具有神通并不一定拥有幸福,只有道德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道德没有完成时,不能成就神通,德化的人生比神通更为崇高。
(四)神通及不上空无
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而佛法般若的空理无所不遍、无所不在,只要在生活中有经验,经验就是神通;生活中有智慧,智慧就是神通;生活中具备许多的能力,能力就是神通;生活中具足空无的真理,空无的真理就是神通。空无的道理非常深奥,非一般人常识中一切皆空空如也的幻灭、虚空。空无之中有无限的妙用,能够生成万法。譬如:有 国父纪念馆这个空间,因此才能容纳大家,顺利地举办“佛学讲座”。如果我们的心胸能扩大如虚空一样,就能包融一切的诸法。因此空无才能成其大,神通也比不上它的无尽无穷。
道树禅师在道观旁盖了一间寺院,带领徒众修行。道士们很讨厌,想办法要赶走禅师。于是显现神通,装神作怪,把一些胆小的沙弥们吓跑了,但是十年、二十年过去了,禅师仍然如如不动地安居于此,最后道士只好知难而退。有人问禅师说:
“你凭什么战胜了那些法术高强的道士呢?”
“我不凭借什么,凭一个空无而折服了他们。道士们有神通法术,有即有穷、有尽、有限、有量;我没有神通,无即无穷、无尽、无限、无量,因此无能克有,无比有更广、更大、更殊胜。”禅师不厌其烦地开示他。
在佛法中以无为有,无的力量比神通更为广大,无的智慧比神通更为高远,神通比不上空无的道理,因此与其求取神通的力量,不如求证空无的真理,更为急切可贵!
今天是我们佛学讲座的第二天,明天是最后一天,我们要和各位谈的是“佛教对知见的看法”,最后我们仍然和过去一样,为大家诵经祈求平安,明天再见!谢谢!
《佛教对神通的看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