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大乘菩萨的般若智慧,是度化众生的无限妙用。最后证悟佛的境界,能够清楚地识自己本来的清净自性,这个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是至高无上的般若妙谛!
从正见、缘起、性空到般若的体证,有种种不同的层次,唯识家则将所证悟的智慧分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各宗各派莫衷一是,这些层次的千差万别,取决于人生内在工夫的用力如何,而不是外来的力量强予分别。如何提升我们人生的层次,契入佛的大慈大悲的境界,和诸佛菩萨同游般若的智慧之海,是我们不可一日稍怠的要务!
四、佛教的知见
什么是佛教的知见?佛教对知见究竟抱持什么样的看法?佛教的知见就是正见,对万事万物培养正确的见识是追求真理最根本、最重要的敲门砖。有的人学佛法,受到一些委曲,遭遇一些困难,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废,甚至对佛教诸多的怨言,责怪佛菩萨没有好好庇佑他,这就是没有正见。所谓正见就是对于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论遭遇任何疑难,都毫不动摇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信心,把持立场,为护卫公益、宣提真理而奋励不惧。也就是要明了世间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前生有后世、有圣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恶、圣凡、三世、业报的观念,才知道摄护三业,行善止恶,免堕三途轮回。
除此之外,佛陀常讲的“四念住”、“四依法”、“三法印”、“八正道”都是正见。这些道理在各种的经典之中已有详尽的阐扬,以下我仅就这四项简略的加以说明:
(一)四念住
四念住又称四念处,意思是告诉我们把心念系着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个法门之上,从苦、空、无我去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
在我们的思想、观念里,总以为肉躯是实在的,因此为它滋养、妆扮,“观身不净”就在破除我们对于欲望的根本──身体的执着,了解色身的虚幻不实,而追求真实不灭的法身慧命。我们的人生苦多于乐,而我们却无明造作,制造更多的痛苦,不知道自求多福,利益他人。我们的心念如瀑布湍流,念念不停,瞬间即逝,而我们却不知小心加以摄护,任意让它在生死海中浮沉生灭。世间的万法变化无常,没有一法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稍有执着,如果执持有我,痛苦就接踵而至。能够以四念住的法门去认识宇宙的真相,我们的身心才能清净自在。
(二)四依法
所谓四依法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如前面所说,即依止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象的某一个人;依义不依语即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依智不依识即依据般若智慧为人生行为的规范,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即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从方便邪说。四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够依止四依法,得其门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奥。
(三)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些都是佛法的基本常识,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诸行无常”:一切行为、一切语言,万事万物都是无常,千变万化。人生是无常,世界亦无常,一切世间法都是无常,唯有脱离世间法,到了出世法的境界,才是真常。
“诸法无我”:世间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永远如此不变坏的。譬如我们的身体,仿佛一栋房屋,仅仅供给我们平常活动筋骨、行住坐卧,暂时居住的场所而已。房子住久了,一定会败坏漏雨。等到大限来临,我们这栋老屋也会随着殒灭无存。不仅肉身如此,财富、名利、感情,乃至世间上一切都不能永恒存在,迟早会舍离我们而去。因此我们如果了解因缘的道理,缘生则聚,缘灭则散,不执着无常、无我的世间法,而将身心安住于不生不灭的出世间之中,才能获得人生的究竟快乐。
“涅槃寂静”的世界就是极乐净土的世界,只有安乐,没有痛苦烦恼的境界。佛陀证悟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证入涅槃,求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一般人总以为学佛是为了了生脱死,因此消极避俗。抱持这种观念的人,是曲解佛教的愚者。涅槃寂静的境界并不是舍离众生、遁世退隐的意思,这样的人,佛还呵斥他为焦芽败胚。涅槃最高的境界为“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的无住涅槃。由于悲智双运,因此能常化众生而永不休息。
(四)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由“正见”可以了然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这是八正道的主体。再由“正思惟”以增长真智。然后“正语”,就是修口业、不作妄语。其次“正业”,以大智般若灭除一切邪业,使身心能够安住于清净正业之中。进而“正命”,使身、口、意三业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正精进”,就是要发心修习涅槃之道;至于“正念”,则以真智忆念正道,并且没有丝毫的邪念,最后的“正定”,即必须做到清净的禅定。
总之,这八个方法,是教导我们脱离邪非,所以是“正”;最后进至涅槃的境界,也就是“道”。如果真能坚定信念,努力奉行八正道,就具足宝贵的知见了。
最后我要告诉各位:平时持念“阿弥陀佛”就是佛教徒的正确知见。有人或许会疑问:阿弥陀佛只是一句老太婆称诵的佛号而已,有什么力量呢?有人甚至鄙视只念阿弥陀佛的人说:
“光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生脱死,断尽烦恼了吗?就这几个字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证得无量寿命了吗?”
其实学佛不只是为求了生脱死的超然而已,而是进而求取真实生命的证悟。有人曾经问一位法师说:
“阿弥陀佛四个字,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法师一听,的确是个难题,最后他回答得十分巧妙,他对着问话的人一骂:
“混蛋!”
这个人被骂得莫名其妙,顿时怔住了,立刻发怒起来,卷起袖子,握了拳头,大声责问:“你怎么可以骂人呢?”
法师这才悠然一笑的开示道:
“你看,混蛋才两个字,就有这么大的力量,足以改变你的心境,阿弥陀佛四个字,怎么会没有力量呢?”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平时在工作忙碌之中,口诵阿弥陀佛就是希望仰仗佛陀的加被,跻登净土莲邦,正如永明延寿禅师所说的“万人修万人去”。
三天的演讲法会,在佛陀的慈佑以及诸方大德的襄助之下,能够功德圆满,我谨代表所有参与此次法会的工作人员,向各位致谢,祝福各位“修福修慧修净土”!
《佛教对知见的看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