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對知見的看法▪P3

  ..續本文上一頁,是大乘菩薩的般若智慧,是度化衆生的無限妙用。最後證悟佛的境界,能夠清楚地識自己本來的清淨自性,這個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是至高無上的般若妙谛!

   從正見、緣起、性空到般若的體證,有種種不同的層次,唯識家則將所證悟的智慧分爲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各宗各派莫衷一是,這些層次的千差萬別,取決于人生內在工夫的用力如何,而不是外來的力量強予分別。如何提升我們人生的層次,契入佛的大慈大悲的境界,和諸佛菩薩同遊般若的智慧之海,是我們不可一日稍怠的要務!

   四、佛教的知見 

   什麼是佛教的知見?佛教對知見究竟抱持什麼樣的看法?佛教的知見就是正見,對萬事萬物培養正確的見識是追求真理最根本、最重要的敲門磚。有的人學佛法,受到一些委曲,遭遇一些困難,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廢,甚至對佛教諸多的怨言,責怪佛菩薩沒有好好庇佑他,這就是沒有正見。所謂正見就是對于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論遭遇任何疑難,都毫不動搖信念,反而更加堅定信心,把持立場,爲護衛公益、宣提真理而奮勵不懼。也就是要明了世間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生有後世、有聖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惡、聖凡、叁世、業報的觀念,才知道攝護叁業,行善止惡,免墮叁途輪回。

   除此之外,佛陀常講的“四念住”、“四依法”、“叁法印”、“八正道”都是正見。這些道理在各種的經典之中已有詳盡的闡揚,以下我僅就這四項簡略的加以說明:

   (一)四念住

   四念住又稱四念處,意思是告訴我們把心念系著于“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四個法門之上,從苦、空、無我去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

   在我們的思想、觀念裏,總以爲肉軀是實在的,因此爲它滋養、妝扮,“觀身不淨”就在破除我們對于欲望的根本──身體的執著,了解色身的虛幻不實,而追求真實不滅的法身慧命。我們的人生苦多于樂,而我們卻無明造作,製造更多的痛苦,不知道自求多福,利益他人。我們的心念如瀑布湍流,念念不停,瞬間即逝,而我們卻不知小心加以攝護,任意讓它在生死海中浮沈生滅。世間的萬法變化無常,沒有一法是一成不變的,不能稍有執著,如果執持有我,痛苦就接踵而至。能夠以四念住的法門去認識宇宙的真相,我們的身心才能清淨自在。

   (二)四依法

   所謂四依法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法不依人如前面所說,即依止永恒不變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滅現象的某一個人;依義不依語即從義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內涵,而不執著戲論,滿足于語言文字的遊戲。依智不依識即依據般若智慧爲人生行爲的規範,而不依順一般的俗知俗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即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從方便邪說。四依法是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夠依止四依法,得其門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奧。

   (叁)叁法印

   叁法印就是“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些都是佛法的基本常識,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諸行無常”:一切行爲、一切語言,萬事萬物都是無常,千變萬化。人生是無常,世界亦無常,一切世間法都是無常,唯有脫離世間法,到了出世法的境界,才是真常。

   “諸法無我”:世間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如此不變壞的。譬如我們的身體,仿佛一棟房屋,僅僅供給我們平常活動筋骨、行住坐臥,暫時居住的場所而已。房子住久了,一定會敗壞漏雨。等到大限來臨,我們這棟老屋也會隨著殒滅無存。不僅肉身如此,財富、名利、感情,乃至世間上一切都不能永恒存在,遲早會舍離我們而去。因此我們如果了解因緣的道理,緣生則聚,緣滅則散,不執著無常、無我的世間法,而將身心安住于不生不滅的出世間之中,才能獲得人生的究竟快樂。

   “涅槃寂靜”的世界就是極樂淨土的世界,只有安樂,沒有痛苦煩惱的境界。佛陀證悟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證入涅槃,求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一般人總以爲學佛是爲了了生脫死,因此消極避俗。抱持這種觀念的人,是曲解佛教的愚者。涅槃寂靜的境界並不是舍離衆生、遁世退隱的意思,這樣的人,佛還呵斥他爲焦芽敗胚。涅槃最高的境界爲“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的無住涅槃。由于悲智雙運,因此能常化衆生而永不休息。

   (四)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由“正見”可以了然苦、集、滅、道四谛的道理,這是八正道的主體。再由“正思惟”以增長真智。然後“正語”,就是修口業、不作妄語。其次“正業”,以大智般若滅除一切邪業,使身心能夠安住于清淨正業之中。進而“正命”,使身、口、意叁業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正精進”,就是要發心修習涅槃之道;至于“正念”,則以真智憶念正道,並且沒有絲毫的邪念,最後的“正定”,即必須做到清淨的禅定。

   總之,這八個方法,是教導我們脫離邪非,所以是“正”;最後進至涅槃的境界,也就是“道”。如果真能堅定信念,努力奉行八正道,就具足寶貴的知見了。

   最後我要告訴各位:平時持念“阿彌陀佛”就是佛教徒的正確知見。有人或許會疑問:阿彌陀佛只是一句老太婆稱誦的佛號而已,有什麼力量呢?有人甚至鄙視只念阿彌陀佛的人說:

   “光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生脫死,斷盡煩惱了嗎?就這幾個字就能往生極樂世界,證得無量壽命了嗎?”

   其實學佛不只是爲求了生脫死的超然而已,而是進而求取真實生命的證悟。有人曾經問一位法師說:

   “阿彌陀佛四個字,真有這麼大的力量嗎?”

   法師一聽,的確是個難題,最後他回答得十分巧妙,他對著問話的人一罵:

   “混蛋!”

   這個人被罵得莫名其妙,頓時怔住了,立刻發怒起來,卷起袖子,握了拳頭,大聲責問:“你怎麼可以罵人呢?”

   法師這才悠然一笑的開示道:

   “你看,混蛋才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力量,足以改變你的心境,阿彌陀佛四個字,怎麼會沒有力量呢?”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平時在工作忙碌之中,口誦阿彌陀佛就是希望仰仗佛陀的加被,跻登淨土蓮邦,正如永明延壽禅師所說的“萬人修萬人去”。

   叁天的演講法會,在佛陀的慈佑以及諸方大德的襄助之下,能夠功德圓滿,我謹代表所有參與此次法會的工作人員,向各位致謝,祝福各位“修福修慧修淨土”!

  

《佛教對知見的看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