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拼命念佛──大年初四谈话

  

  ──大年初四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跟前几天一样,我们今晚还是一起来研讨《念佛感应录》(一)。昨天谈到过去世曾为高僧,但后世再度沉沦的典故:这位高僧在第一世的时候是当将军,害了不少人,晚年忏悔并走上修行之路,此后余生,以及二生、三生、四生都不昧前因继续修行,但因贪瞋痴未断,因此尚未脱离轮回,遇境逢缘,还是会再造恶业。如果他当初能够念佛往生极乐净土,就没有以后这些葛藤了。

   今晚我们再举另一则典故,典故中的主角也是当将军,也杀害了很多人,到最后几乎要受业果的报应而堕落地狱,可是那时他旁边刚好有一位大善知识提醒他一句话,而且这句话竟然是所谓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啊!

  拼命念佛 化解群鬼

   这段典故在我们这本书的第100页的第二章〈拼命念佛,化解群鬼〉。我先来念一遍:

  北通州,王铁珊者,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时广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备道时,即设计剿灭其党,所杀甚多。

  四年前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屋甚大,又甚黑。其鬼无数,皆来逼迫,遂即惊醒。久则复合眼,其境仍如是,复惊醒。三昼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奄一息。

  其妻因谕之曰:「你如此怎么样好?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念佛总会好。」

  铁珊一闻此言,遂拼命念,未久,即睡着,遂睡一大觉,了无境界可得,而病亦渐渐痊愈矣。因长斋念佛。

  铁珊前年与陈锡周来山,亲与光说耳。

  

(《印光大师嘉言录》〉二乙)

   这一则典故出自《印光大师嘉言录》,这一本嘉言录是从《印光大师全集》中摘录出来的。印光大师是近代净土宗的祖师,学佛的人,尤其是学净土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印光大师的。

   我们来看第一段:

  北通州,王铁珊者,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时广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备道时,即设计剿灭其党,所杀甚多。

   依据其它的数据记载,王铁珊曾经当过广西的司令官,那时候土匪很多,王铁珊就设了种种计谋,杀了全部的党羽,因为杀的人实在太多了,难免会该杀的杀,不该杀的也杀,所以被冤杀的人很多。当时王铁珊居士,可说是草菅人命、赶尽杀绝、缺乏爱心;他没想到这些土匪也是人,尤其那个时代都是男人在当家做主,上有老,下有小,杀了一个男人,很可能就毁了一个家庭。而且那个时代兵荒马乱,谋生很不容易,许多人往往为了家计而不得不铤而走险;所以当父母官的人,应该抱着一种同情时代悲剧的心情来悲悯他们,了解这是时代所造成的,如果换成是自己的话,也有可能会铤而走险,所以彼此应以同情心、同理心来相互体谅对待。然而毕竟王铁珊那时代当军官的威严总是比较重,如果平时他也学佛的话,应该不至于赶尽杀绝。

  因果贯通三世

   第二段:

  四年前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屋甚大,又甚黑。其鬼无数,皆来逼迫,遂即惊醒。久则复合眼,其境仍如是,复惊醒。三昼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奄一息。

   这就是所谓的业障病、因果病,也就是业障现前。只要是因果病,不只是医生没办法医、用药没效,即使是神仙也无能为力,那时只有靠六字洪名才能够偿还宿债,救他的性命。

   讲到因果,有一首因果偈说: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意思是说,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所散发出去的善、恶波率是不会消失的,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产生果报。至于缘什么时候会到呢?那是不一定的,所以因果的报应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就像种植物,有的是春天播种,秋天就可以收成了;有的则是今年播种,要等到明年,甚至要等到五年、十年、几十年之后才能收成。因果报应的道理也是这样,有「现报」、「生报」和「后报」。所谓「现报」就是今生所作的业,今生就会得到果报;「生报」就是今生所作的,来生受这个果报;或者是前生所作的,今生受这个果报;「后报」就是过去几世所造的业,今生受这个果报;或者是今生所造的业,来生还没有报,是在来生之后的另一个来生或更久的来生才受到果报。由此可知,因果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如果现生尚未受报,那并不是不报,只是时节因缘未到而已。

   由于王铁珊居士今生所造的业非常重,因为各种业中,以杀生、杀人的业为最重,况且他不只杀一个人而已,是杀了好多人,所以今生就受到他杀业的果报。如果他权位很高、年纪尚轻,这些鬼未必能来向他讨债。等到年纪大了,禄位也已经享完,身上的命光已渐渐消弱了,这些过去被他杀害的冤家债主就会近身讨债了。

  善知识是得道的全因缘

   第三段:

  其妻因谕之曰:「你如此怎么样好?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念佛总会好。」

   这个时候,他的大善知识出现了。所谓「善知识」的定义是,只要能使对方走上解脱之路的,就是对方的善知识。善知识又分「教授善知识」、「护法善知识」与「同行善知识」。善知识对我们学佛的重要性如何呢?有一次,阿难尊者请问佛陀:「善知识是不是助我们得道的半因缘呢?」佛陀回答:「是得道的全因缘。」一般人大概会认为,我们都有佛性,佛性就像种子一样,如果努力耕耘,随着时节因缘的成熟,总会开花结果的;所以,外来的缘应只是一半的因缘,而我们本具的佛性、自身的精进又是另一半的因缘,二个因缘合起来就是全部因缘,则能开花结果,也就是修行证果。一般人大都会这么想,但是佛陀却说:「不是这样!善知识就是我们得道成佛的全因缘。」

   密教有四皈依,在四皈依当中最重要的是皈依金刚上师,我想这有它的道理在,因为善知识适得其时的一句话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或一生。俗语也说:「一言兴邦,一言灭国。」尤其在关键时刻,紧要的一句话对人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像王铁珊居士在这个奄奄一息的关键,如果没有他太太这位善知识的一句话,恐怕就要不久人世,马上会被那些过去所杀害的冤家债主拖入地狱了。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善知识是很难得的。譬如说,太太想学佛,丈夫会阻止、障碍她;反之,丈夫想出家,太太就会阻止、反对。就这情形,善导大师在《般舟赞》里就说:

  父母妻儿百千万,非是菩提增上缘,

  念念相缠入恶道,分身受报不相知。

   意思是说,生生世世以来百千万的父母、妻儿,都不是我们的菩提增上缘,不是我们学佛证果、脱离三界轮回的好因好缘。为什么呢?因为彼此互相障碍,你障碍我,我障碍你,所以说「念念相缠入恶道,分身受报不相知。」等到下辈子,即使彼此皆投生为人,又再见面了,也不晓得你是我前辈子的爸爸,或者是妈妈,或者是丈夫、太太,所以「分身受报不相知」。想到这一点,我们今生今世就要尽量成就对方,因为我们到现在都还在轮回,可见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我们都在彼此障碍对方。所以,今生今世就要互相鼓励对方──唉!这个家庭经济我来一肩承担吧!你就学佛去吧!你就出家去吧!(众笑)

   有一位净崇师,出家前,夫妻就有这样的心情。他们夫妻原本都是慈济的委员,有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一个已经上班了,一个还在慈济大学读书,儿子好像在当兵。他们夫妻彼此想要成全对方,也就是说太太想成全丈夫先出家,丈夫也想先成全太太出家,但是想到家里孩子还没有长大,而女众持家总是比较方便些,所以他就先出家了,法号(内号)叫做「净崇」,外号叫做「信德」,也就是取《无量寿经》经文「崇德兴仁,务修礼让」的意思。

   另外一位法师就比较不一样了。他想出家的念头已经好久了,但他的同修(太太)一直反对,认为虽没有出家也是一样在学佛,一样是早上五点就起来念佛,有人须要助念时也都不分昼夜,对念佛对众生都尽心尽力的付出奉献,这样不是很好吗?而且有些人出家后生病了,还是回到家里来让家人照顾,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不过,这位法师最后还是决心出家了,刚出家后的那几天,他太太的心情可说是坏到了极点,不过随着时间,心境渐渐改变。今天我跟他连络时,问起他的同修的情况,他说一开始,她的心情真的很不好,但最近已经比较开朗,也比较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了。如果出家,家人欢喜护持的话,那就一切障碍都没有,而即使家人一时反对,但最后还是会回过头来认同护持的,因为想到再怎么样都是血亲骨肉嘛!像我当年出家时,家人也是反对,我母亲是流着眼泪看着我出门,我父亲则是气得生病。可是现在,我母亲也一同来这里念佛了,我父亲虽然不是很护持,但是至少对佛教也抱持好感。

   夫妻的恩爱,甚至牵缠总是难免的。记得一九八九、一九九○年时,我在日本京都遇到一位同样来自台湾的女众,她儿子在京都当医生,她本人看起来非常的郁闷、忧愁。她跟我说,她丈夫两年前去世,自从丈夫去世之后,她就像一个行尸走肉的人。以前丈夫在世的时候,会陪她到处观光,有什么大事都由他来决定处理,所以她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她一个人非常地孤单,毫无依靠,这一、两年来都生活在悲愁的时光里。那时我曾开导她,但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过后不久,过年时,我寄了一张卡片给她,上面写了一首句子:

  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拼命念佛──大年初四谈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