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命弥陀
──除夕夜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腊月三十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所谓的「腊月三十」。对一般生意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后总结算的日子,在这一年「当中,如果有欠人家债务的,到了这一天就要还人家,所以也是债主讨债的日子。债主讨债时,有得还就好,没得还的话,这一关就难过了。
腊月三十对我们学佛人而言,也是一个关卡,是什么关卡呢?学佛的人由于这一天,而想到生命的无常,所谓「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如果今天无常来了,自己修行没有成就的话,阎罗王是会跟我们算帐的。出家修行人的衣食都是靠信众,甚至游方参学的草鞋也是信众所供养;以学禅来讲,如果大事未明,还没有明心见性,阎罗王是会来讨草鞋钱的。所以腊月三十对修行者来讲是一个关卡,也是一个警惕的日子。
皈依「南无阿弥陀佛」
但所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这是对以自力修圣道法门者来讲的,如果是依他力的净土法门修行,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力量,但若能归投依靠有力量的人,这一关就容易过了。大前天在皈依仪式中我们曾谈到,所谓「皈」就是「归投」,归投过去;「依」就是依靠祂,在祂里面得到安稳。就好像溺水的人,没办法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彼岸,正在被淹没、痛苦当中,如果附近没有救生船、救生员,他必定要溺水而死;可是如果附近有救生人员,甚至有大船在旁边呼唤他上船,而且要拉他上船的话,这时候他若是归投过去,依靠对方的救度,就能轻易的脱离生死苦海,在救生船中安坐下来,依靠祂,信任祂,这样他就能够登上彼岸,解脱生死轮回的苦难。
我们皈依三宝其实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怎么说呢?皈依三宝第一就是皈依佛。佛有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可是在这十方诸佛当中,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祂的威神、光明都是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而且无论是十方诸佛或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是要劝导我们、引导我们最后归投、依靠「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其实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第二皈依法,法门有八万四千种,而我们既然皈依阿弥陀佛,当然就是修净土法门。但同样是净土法门,同样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由于了解的不同,在心境上就有差异。
万行随一──「散善」的念佛
有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想往生极乐世界,可是由于不了解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而把这一句佛号跟其它的佛名、咒语、法门等同并论,以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只不过是跟念其它的咒语、修其它的法相同的功德而已,没有什么特殊,这就是所谓的「杂修杂行」。他虽然也念佛,可是同时又另依靠这个咒、那个咒,修习这个法、那个法,这称做「万行随一」的法门,也就是把这句名号当成跟其它法门是一样的,这是属于「自力的杂行」。
万行超越──「定善」的念佛
另一种是,他虽已抛开种种杂行,知道这一句名号胜过其它法门──所谓「万德洪名」,因此他就专念这句万德洪名,可是他对这句名号,了解也不够正确、彻底,以为要往生,虽然有弥陀的救度,可是如果自己念佛没有达到某种工夫,或者是累积某种的功德,恐怕往生就不容易了。这一种当然比刚刚所讲的「万行随一」更超越,所以称之为「万行超越」的法门。也就是说,虽然他晓得这句名号超越其它的功德,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把这句名号,当作在累积自己的工夫,没有完全信靠阿弥陀佛,这又是一种。
本愿救度──「非定非散」的念佛
再一种,就是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也就是所有功德在这句名号当中都完全具足,我们只要称名,随每一个人上、中、下的根机称念这一句名号,就已经跟阿弥陀佛的救度完全相应了。不管他念佛的工夫是深是浅,累积的功德是多是少,都没有关系,因为往生不是看我们而是看阿弥陀佛,所以这种法门又更超越前面二种,就是所谓「非定非散」的念佛,也就是「本愿的念佛」。前面第一种是属于「散善」的念佛,第二种是属于「定善」的念佛,而这一种已经超越了前面二种,所以是「非定非散」的念佛。
一佛一法一净土
总而言之,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法,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而这个法门是「一佛一法一净土」──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法是「本愿救度之法」,那么净土呢?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也就是报土。每一个学这个法门的人,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都是相同没有差别的,没有阶位高低的种种差别。所谓「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每一位往生的,都是由阿弥陀佛正觉花所化生的菩萨。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阿弥陀佛不能使依靠祂的人往生极乐世界,祂就不能成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就能够使我们往生了,而往生之后都是莲花化生,而此莲花就是弥陀的正觉之花。所以学这个法门的,往生的净土都相同,莲花也相同,因为我们的法门是「一佛一法一净土」。
「南无」的意义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也就是「皈依」的意思,皈依刚刚讲过了,就是归投、依靠之意。同时「南无」也有「归命」的意思,在这里有二种含义。善导大师说: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归命」是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归回极乐故乡的命令,这是从佛那边来解释的;再者,「归命」就是归顺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回极乐故乡的命令,阿弥陀佛的命令我们不违逆,我们归顺祂,这也是归命的意思。所以「南无」是「归命」,而「归命」有二种意义,一种是从佛这边来解释,一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解释。
「归命」也可说是将我们这个无常、造罪、污秽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永恒、清净的生命,而与佛同体,跟阿弥陀佛一样成为无量寿、无量光。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将水放在杯中,有一天它一定会干枯,但如果我们将这杯水投入大海,水不但不会干掉,而且会跟大海同一个味道。众生在这娑婆世界,受着六道轮回,可以说极其无常,如果归投至阿弥陀佛无量寿的生命当中,就能够跟阿弥陀佛同样无量寿,不再轮回生死,而且永恒存在。
寄花五净风日不萎 附水灵河 世旱不竭
这个法门的另一位祖师道绰大师,在他所著的《安乐集》一书中,就有四句话形容得非常好:
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也就是说,如果将这朵花放在我们这个空间,时间一久它就枯萎了,所谓春天播种,夏天开花,秋天凋萎,冬天就枯落了;但如果将这朵花寄托在五净天──天界第四禅天,它就不会枯萎,因为五净天是水淹不到、火烧不到、风吹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会成住坏空,现在是住劫,将来会坏。根据科学家研究,我们的太阳系已经过了五十亿年的生命,未来还有五十亿年,到时侯整个太阳系、银河系就会爆炸,当然连地球也会爆炸,这在佛经上早有记载。一旦爆炸,整个小宇宙就会毁坏,可是有一个地方不会毁坏,就是五净天,它属于第四禅天,是水火风影响不到的地方;既然没有水,也没有风、火来把它烧萎,这朵花就会永恒的鲜艳亮丽,所以叫做「寄花五净,风日不萎」。
「附水灵河,世旱不竭」,意思是说,地面上的水,尤其是杯中的水放着,不久就干掉了,但如果把水倒入灵河,这一滴水就永远不会干竭。所谓「灵河」是指有龙的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有龙的河水叫做灵河。这一滴水如果投入灵河,即使整年没下雨,地面都干旱龟裂了,甚至水库也干了,可是这一滴水永远不干,因为它是在灵河里面。
道绰大师这句偈的意思是说,将我们这个无常的、生灭的、轮回的生命,归命于南无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而且在极乐世界永不轮回──生命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永恒存在,就无所谓寿命长短了。
所谓「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依靠阿弥陀佛,将生命归投于阿弥陀佛,随顺阿弥陀佛的救度。那「阿弥陀佛」又是什么意义呢?阿弥陀佛的意义以我们凡夫有限的知见,是无法形容、无力思惟、无能解说的,因为祂的意义很广很深。不过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祂所发愿、所修行的功德,通通融入在这句名号当中,所以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而之所以融入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要让我们众生容易称念,容易得到利益。所以不管我们知不知道这个道理,只要称念这一句名号,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口中跳跃,在我们身上放光。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最殊胜的忏悔
旷劫以来,我们生生世世造作了无量无边的罪业,若要忏悔罪业、要赎罪,最好、最简单、最快速、最殊胜的方法,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们过去曾经害人,或者吃了很多众生肉,想要赎罪忏悔,最好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又或者我们以前曾经偷窃或拿了不该拿的东西,赚了不该赚的钱,想要赎罪忏悔,最好最方便的方法,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们以前曾经欺负、侵犯别人,或者是嫉妒、骂过人家,说过人家的坏话,挑拨对方的感情,离间对方的团结,想要赎罪忏悔,最好…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归命弥陀──除夕夜谈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