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坐禅中为何会气血不通畅,应如何改善?

  坐禅中为何会气血不通畅,应如何改善?

  禅修过程,不论「行、住、坐、卧」,有时会因为天气寒冷,空气不良,姿势不正,饮食不当,睡眠失调,饮食不当,情绪不稳等诸多因缘,而导致气血不通畅,会有许多状况产生,如呕吐、反胃、冰冷、头昏、腹帐、便秘等痛苦困扰。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原素组合而成的,若有任何一种不调,皆会导致病痛。如何改善?

  (1)身心勿使有压迫:心里有牵挂,或坐姿不正皆会影响身体各部机能,若不清楚、了解,何者为正确的禅修方法,应请示善知识,虚心学习打稳基础。

  (2)不要在污浊的空气中禅修,在家窗户可以打开,使之流畅,若不便亦须有「空调」处理。

  (3)常做「无常观」、「空观」,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此思惟,慢慢放下我执,心地柔软不计较、不比较,气血自然身心安泰。

  (4)若是本身原有疾病,产生气血不通,须配合医师指示按时用药,再配合调身、调息、调心的禅修,即可避免之。

  (5)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如何气补?心中常保持专注、愉快即是。好思惟、分别、妄想、生气,皆会引起气血不通,因此须常保持心平气和,气和则呼吸均匀,呼吸均匀后,自然身心安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