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定和尚五日禅开示(一)▪P2

  ..续本文上一页因果就不能成立。同样的一个锅子立场是一个果,锅子是铜的、是铁的、或是铅的、锡的,总之锅子这个果,前面有制造的工厂、有制造的材料,材料为因,工厂人工工具为缘,「此有」就是锅子有,工厂,这一家工厂是铁皮屋呢?还是水泥盖的?基本上工厂是一个果,它的材料、它的设计图、人工、工具这些此有故彼有,任何一样材料,它也是果位,譬如说钢筋是那一家铁工厂做的?它一定需要有些铁矿来冶炼,然后再炼造建筑用的钢筋,此有故彼有。如果不行深般若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怎么样子正确的认识世间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从稻谷到秧苗也要有水田、有水、有人工稻谷为因,此有故彼有,播种插秧以后,经常灌溉水份、施肥、除草、阳光。此有故彼有。到了稻子长成一串一串,这样子稻穗长成了,这些农夫、阳光、水、施肥、肥料等等都是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农夫把稻子这些一串一串一穗一穗的割起来,将稻谷晒好了,一袋一袋送到碾米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碾米厂有碾米厂设备都齐全了,所以这一袋一袋的稻谷,再加上碾米厂的缘份,所以此有故彼有,米或糙米就有了。米要有锅子水燃料人工此有故彼有,一锅饭有了,虽然非常的啰唆,但你不这样子怎么观缘起法,缘起法本来就说明一个因果,是怎么样子成为因果,果位的前面一定有一个因,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缘。每一个因每一个缘本身的立场是果,所以在果位的前面,有他的因缘,你必须这样的,不断的而且细细地这样子的思考,这样子的观察,这叫行深般若,一锅饭,不要说饭,就是锅子也是果位,前面他有因和缘,惟有这样子来观察,一来可以认识世间,都是辗转相关相依相待,如果要从有情众生来说,就产生了无缘大慈,一切众生都是有缘人。没有正确的观缘起法则的辗转相关相依相待,是不能够正确认识无缘大慈的道理。也惟有这样细细的观察,才能够真正的确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露水阳光出来就干了,如闪电眼睛一看也没了,如露亦如电,世间一切变化快速,所以只有这样子来看。原本是稻谷,没几天秧苗长成黄金色的稻谷一串一串的,运到碾米厂又变成米了,那米一下子变成饭了,有些从米又变成米粉了,每一个过程都是彻底改变的,所以没有看到前面的因缘,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东西,蒟箬也是素食的重要食物,我们只知道吃蒟箬,而它原本的像貌是什么摸不清楚?那只是一个粉状的东西。而前面可能是一个植物状态。就好像我们吃的爱玉冰、仙草冰,这些都是植物经过处理。从缘起法可以认识,人死后不一定仍然是人,人死后可以莲花化生,可以升到天堂,人赖债不还,死了做牛做猪,耕田工资还人,卖肉的钱还人,还清才有机会来做人,所以人在这缘起自己造作的缘,业因构成不同的业果,一切是无常的,惟有这样子的行深般若,才能正确认识世间,才叫开悟。行深般若要耐烦,而且还要有定力的,你没有定力坐下来摇摇晃晃不耐烦,也不知道静坐搞什么东西?这么辛苦整天呆呆的坐着做什么?只要有定力以后,你就会发现好像是倒吃甘蔗越来越甜啦,要进入佳境才会知道佛法从开悟以后再修行,从修行以后才得到体验,体验以后更加的信心,信、解、行、证,信解行证不断的体验,不断的加强信心,不断的加强精进力。

  (四)开悟才能修行而得解脱

  「开悟」,我刚才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我们这样子仔细的观察,盖房子,佛光山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当初一、两个信徒说:「这个地方连鬼都不要来!」而今天殿堂庄严,人人看了都喜欢,这过程之中有多少变化?放生池那个护栏崩了几次,宝桥在打水泥的时侯掉了一次,总之一切一切的过程,都是在变,不断的在变,一切都在变,这就是诸行无常。了解这些有什么作用?佛法是让我们解脱的,要解脱只有要认识这个,不只认识这个,还要用心的思考,为什么?为什么文字般若理解以后,还要观照般若,过去我们看到一个人,男人看到女孩子,觉得很漂亮,越看越喜欢,他内心就起了欲念,就是觉得她很美,觉得很实在,也很可爱,反过来女人家看到男人,觉得他很英俊,很帅,总之她偷偷的瞄一瞄,看一看,觉得越看越帅,就这样产生爱恋,情爱就是六根对六尘,再加上分别慢慢的认为他有实在,认为他是可爱的境界,就引起了贪爱,就这样子放不下,非得到不可,佛法反其道而行。一开悟以后,你就知道五蕴皆空,开悟以后你才知道,看水不是水,看一碗饭不是一碗饭,看山不是山,因为都是缘起的,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不是原本就是一个那么漂亮的姑娘,不是原本就是那么英俊的一个帅哥,所以佛法先开悟再修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你要在思考他是虚假的,他是不实在的,甚至佛法里头说他是脏的。他是有很严重的过失的,他会使你生死轮回不断的,要这样子观察,才会远离过去认为实在的,可爱的,一直粘住染着下去,整个心放不下,一旦失去,要自杀,要死要活。佛法开悟以后才能修行,因为认出他是因缘所生法,事事物物,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惟有在开悟的理念,加上禅定越来越有定力,越来越能够控制,境界现前时,定力智慧也现前,定慧双修,知道他是虚假不实的,知道他是有变化的,不实在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对外境不那么冲动,也就这样子能够使心意,在慢慢集中下来、安静下来,定力就这样子逐渐的增强,智慧也就这样子逐渐的开展。日常生活之中,开悟以后才方便修行,道理是这样子。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间佛教!

  (五)修定先从数习观打基础

  修定要从照顾呼吸开始,照顾呼吸要有耐心,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成为习惯,一坐上飞机,不看报纸、不跟旁边的人说话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照顾呼吸,纵然在飞机上,因为这样子睡觉了,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平时坐上车子,没有跟人谈话,能够照顾路况,一样可以照顾呼吸,训练习惯,妄念减少,这是所有所缘境,修定的一个基础。大家不要觉得数息很简单,天天呼吸那么麻烦做什么?释迦牟尼佛把这个法门,连同不净观叫做甘露门,甘露就是不死之药,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除非你能够彻底放下,除非你念头升起,你马上再回来照顾呼吸,否则你就修不成照顾呼吸这方法,大家不要好高鹜远,一步一脚印,没有办法当下观空的,还是实实在在,从观察呼吸下手,大家继续用功。

  

《心定和尚五日禅开示(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