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下册) 六 精进品▪P4

  ..续本文上一页水之故,希望大国王能赐予二十头大象以解燃眉之急。”

  国王最终答应了他所提请求,将二十头大象悉数赐予,流水马上率儿子水衣、水精带领象群奔向江河边。临行前,流水又向牧象童子借来一百只皮囊,到江岸边后,这些皮囊全部派上用场,流水将它们装满江河水,驮于象背后返回水池。待池中鱼儿得水滋润后,一万条鱼各个欣喜若狂。为表达获救后感恩心态,它们看到流水走向哪里,便将感激目光投注于他。流水深恐鱼儿解渴之后又有腹饥之累,就令水衣骑象返家向亲友索要食物。等水衣将众多食品带回来后,流水将其细细捻碎洒向水池,所有鱼儿此次均心满意足。

  流水又慈悲想到:我以前在一比丘前听受大乘佛法时,他曾说过——任何众生临死时,如能在其耳边念诵宝髻如来名号,都能使其转生善趣。看来我亦应给这些鱼传授甚深缘起法,还要为它们念诵佛号。当时身处赡部洲之众生,有些对大乘法有信心,而有些却毁谤不止。流水则义无反顾走进水池,待水没膝时,流水开始大声念诵“顶礼圆满如来正等觉宝髻佛”,然后又宣说此生彼生、有此有彼,及无明生行、无明灭则行尽及至最终灭尽大痛苦等缘起正法道理。

  流水返家后有一日去参加一盛大宴会,因饮酒而致昏昏欲醉,结果等他睡下后,当地竟出现种种稀有瑞相:一万条鱼死后全部转生三十三天,当他们自己观察是以何因缘才能转生为天人时,发现原来是当自己以前在赡部洲做鱼时,持髻商主之子流水不但以饮食、充沛水源满足他们所需,更以为他们宣讲缘起法及念诵宝髻佛号之功德,而令众鱼全部转生三十三天。为供养流水,他们便从天界来至其家,当时他还睡在床上。天人便在他枕边放置一万条双股珍珠项链,脚边亦放置一万条,左右身边各放一万条;天人还降下曼达花雨,没过流水膝盖;诸天人随即又出击钹妙音,结果整个赡部洲众生都从睡梦中醒来,流水也最终清醒。

  此时一万天子飞至虚空,并于天自在光国王王宫亦降下花雨,并及原先所居水池也遍覆花雨。众天子然后才回到天界,并享受五种妙欲及安乐生活。

  第二日清晨,当赡部洲天色大亮时,国王惊讶不已地向精于天象者及诸大臣询问:“此等瑞相以何因缘而得以出现?”众人皆回答说:“国王应知,商主儿子流水家昨晚降下四万条项链及曼达花雨。”国王急忙命令说:“你们速去流水处,以温和之语唤他过来。”等流水来到王宫后,国王问他:“你知道昨晚瑞相到底是何因缘?”流水答言:“对此我非常清楚,那是一万条鱼死后转生所致。”国王听罢更感震惊:“你如何了知是鱼死所致?”流水说:“我可派儿子水衣前往验证。”国王连忙说:“你快将水衣派去。”

  水衣来到水池边察看,塘中鱼儿果然已全部死去,池中遍满曼达鲜花。水衣回来后将所见于流水前汇报一番,流水又将详情告知国王,国王不禁心生欢喜且随喜赞叹。

  当时之持髻商主即为后来之净饭王;天自在光国王即为后来之释迦手棒者;流水之妻名睡莲精者即为后来之释迦女沙措玛;水衣即为后来之罗睺罗;水精即为后来之阿难尊者;一万条鱼即为后来得无上菩提授记之威严王等一万天子。

  清净发心

  久远之前,无惧王如来出世时,于其教法下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婆罗门子,智慧超胜、严持五戒、修持佛法。

  有次他与五百人一同前往一非常恐怖之地,当地有五百强盗。强盗中有一人为婆罗门子熟人,趁夜晚天黑,这人找到婆罗门子说:“你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想办法逃跑就是,否则你们这些人均会被我们杀死。”婆罗门子则暗自思忖:我若告诉同伴,他们定会杀死这名强盗,众人便会因此而堕恶趣;我若保密,众强盗又会将我们五百人杀光,这些强盗又会因此而堕恶趣,这可如何是好?左右为难之际,婆罗门子又想到:宁可我堕恶趣,亦要把与我相熟之人杀死。他只欲让我逃脱,我若告诉众人,他必不答应,看来只有牺牲他一人了。想到这,婆罗门子便抽出宝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诛杀。

  五百人最后均安然脱险,大家快乐欣慰之余又不免对婆罗门子所行生起疑问:“你历来都是人中最善良、最优秀者,为何也会动手杀人?”他则心胸坦荡、毫不掩饰地说道:“我不惜造作大恶业,就是为众生利益、为帮助朋友同伴渡过难关。我所杀者乃你们公敌,为此而堕地狱我也心甘情愿。”五百同伴感恩戴德道:“你为救助我等,自己甘愿承受三恶趣痛苦而杀人救众,你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该以何为谢?”婆罗门子郑重说道:“如欲报恩就请发菩提心。”结果这些人全部发下菩提心。

  五百强盗后来碰到他时也说:“你本善良,为何要杀我们中之一员?”婆罗门子趁机开晓道:“我其实早就知道你等踪迹,但我从未向任何人,包括国王汇报。以此缘故,你等性命方才得到保护。”众强盗听闻后也对他生出信心,并皆发菩提心。

  而婆罗门子则以发心清净之原因,迅速圆满了九十劫超越轮回所需之资粮,并逐渐证得菩提果位。

  又释迦牟尼佛有次住于竹林苑时,得知一比丘身得痈疮病,遍身脓血,谁都不喜与其接触,更不愿探望,此比丘只能住于佛殿外之墙角。释迦牟尼佛就以任何人不能认识之神变所成幻象来至他面前,此时承佛威神,帝释天也手捧福德变现宝瓶来到佛前。世尊即以百般福德之手伸向比丘,五指各放光芒,眷属、天人皆自然现前。在病比丘前世尊顶上宝髻放光赫奕,且光芒直触病者,自然解除他所受疼痛,清除身上脓血。比丘则口念皈依,身体还暂时无法顶礼如来。

  世尊右手持宝瓶向比丘头顶倾倒,左手又替他清洗疮口,结果所患顽疾最终全部治愈。比丘高兴万分,他恭敬顶礼如来道:“顶礼大慈大悲无上药师王,我身病既蒙世尊慈悲治愈,则更祈盼世尊能为我宣说治疗心病之法门。”

  世尊高兴地为其宣说佛法,并由衷说道:“你对我恩德很大,故而我才为你传法报恩。”此比丘最终证得阿罗汉果。

  诸天人眷属在世尊前恭敬顶礼后说:“分明是如来治愈病人,为何如来却说是报答他恩德,此说为何?”

  世尊便向诸人叙说起过去因缘:“无量劫之前,有一行非法之恶王与五百大臣,恶王对众大臣宣说道:“在我国土上,所有轻微触犯法律者均需受到严厉惩罚,必须将其全部财产没收以供我等共同享用。”

  五百大臣于是经常殴打富有之人,严厉惩罚他们并剥夺其财产,至于贫穷之人更是会被迫害致死,时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有一居士稍微触犯法律,五百人便欲狠狠毒打他,没打多久,就有人说:“听说这位居士心地善良,我等最好不要冒犯他,还是将其释放为好。”当时提建议者中有一人即是现在这位病比丘,那位居士即是我。无数劫前我为菩萨时即报答过他恩德,成佛后依然未忘他当初相救之恩。”

  具乞要回如意宝

  无数劫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商主具乞,他同与自己力量相等之儿童共学文字、工巧、历算、商业、六十四种艺术等一切学问,并一一精通。当时有一朋友为他宣说了积聚资财所要遭受之诸多危害,诸如:童子前往异地他乡要遭受种种艰难困苦;要受敌人迫害;恐怖危险之地所带来之危害;水灾;缺乏饮食之危害;寂静处受到猛兽及强盗袭击之危害;进入大海后被风浪吞没之危害;遭遇罗刹女危害……朋友讲完种种困苦之事后问他:“你对这一切危害是否都已了知无遗?你还能心甘情愿、无偿享用父母财富吗?”

  具乞羞愧回答:“对这些我都不大清楚,因我一直被非法迷惑。以前我一直以为获取财富无需经历太多痛苦,现在方知财产来之不易。既然如此,若我再继续享用父母资产实在不应该,对我而言亦太痛苦难堪,我要自己积累财富。”于是具乞便向父母禀告说:“我欲前往大海,开拓一番商主事业。”父母当然予以拒绝:“前往别处会遇到众多危害,还是不去为好。我们家七代之内都可尽享祖传财产,无论如何享用都不会耗尽,受贫苦之困,你好生享受就是,哪里还用东奔西走、劳碌求生?”

  具乞坚持说:“这样生活太不应理。七代之内不享用也不为过,但我若贪著些微家财则实属好逸恶劳,你们务必开许我出海远航!”

  看到儿子心意已定,父母便也不再执意挽留、劝阻,具乞便得以顺利前往海中取宝。待其取到无价珍宝并欲将之运回时,谁料竟因具乞于海边沐浴而不慎将无价宝失落海中。他马上就欲凭借自己大精进力而舀干海水,再拾珍宝,具乞便在内心发愿道:“为重获如意宝珠,愿大海水迅速干涸。”此时有成千上万天人前来帮助,狂风、烈焰也从旁相助,大海海水日渐缩小。

  海神讽刺具乞道:“大海壮阔无边,而你却如此微小,要想令海水枯竭岂不如蚍蜉撼大树一样不自量力?你要舀干大海就如自己妄想衡量虚空一样,只能是徒劳无益。”具乞商主回答海神说:“大海绝非大无边际,用由旬作单位就能将之量尽;而我拥有之精进力才真正不可测度。海水必将干涸,你等海神均应仔细审视我之力量:看那虚空中早已遍布天尊,无量天尊都在帮我;大风、烈火也呐喊助威;你们好好看着,我现在即便想把水洒向虚空都不可能,因空中已密布天人,水都无法泼进;既然所有天尊都在助我一臂之力,以后天空中亦不可能再降下雨水;风也会帮我吹干大海。如此一来,令大海枯竭又有何畏难之处?倒是你们实应恐怖,若不送还我如意宝,我绝对有力量与你等比试一番。更何况我已皈依过佛法僧三宝,三宝又怎能不垂怜我而帮助你们?”

  海神听罢只得点头赞许:“大士夫,你所言的确不虚,你之精进毅力亦令人佩服。我们还是将如意宝送还你,望你能将之尽心供养三宝。”海神言毕即将如意宝完璧归还。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舍利子比丘曾转生为一能广积财富之施主,他将所有财产全部变卖为黄金,并以之打造成七金瓶埋于地下。后当其临死之时,因强烈贪执金瓶竟转生为一条毒蛇死死将其守护。过了很长时间后,城市已…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下册) 六 精进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