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灯论

  

  敬礼文殊师利菩萨!

  

敬礼三世一切佛,彼法以及诸僧众;

  贤徒菩提光请故,当善阐明觉道灯。

  由下中及上,应知有三士;

  为明彼特征,当书各差别。

  任凭何方便,唯于生死乐,

  求自利益者,知其为下士。

  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

  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

  于诸胜有情,求大菩提者,

  当说诸师长,所示正方便。

  对佛书像等,佛塔正法前,

  以花香诸物,作丰盛供养,

  亦行普贤行,所说七支供;

  以至菩提藏,不退转之心,

  净信三宝尊,双膝著于地,

  恭敬合掌已,先三遍皈依。

  次于诸有情,先起慈心观,

  生三恶趣等,及死殁诸苦,

  所有诸众生,为苦所苦恼。

  欲度脱众生,出苦及苦因,

  当发菩提心,立誓永不退。

  如是发愿心,所生诸功德,

  如华严经中,弥勒广宣说。

  读彼经或从师闻,了知正等菩提心,

  功德无边为因缘,如是一再发其心。

  勇施问经等,广说此福德,

  摘彼唯三颂,今且录于此,

  菩提心福德,其中若有色,

  充满虚空界,福犹多于彼。

  若人以珍宝,遍满恒沙数,

  一切佛世界,供世间怙主;

  若有人合掌,心敬大菩提,

  此供更殊胜,其福无边际。

  既发菩提愿心已,应多努力令遍增,

  为于他生能忆念,应当遍护诸学处。

  除行心体诸律仪,非能增长正愿心,

  由欲增长菩提愿,故当勉力受此戒。

  恒俱余七种,别解脱戒者,

  乃有菩萨戒,善根非余有。

  如来所宣说,七别解脱中,

  梵行第一者,即比丘律仪。

  当以菩萨地,戒品所说轨,

  从具德相师,受菩萨律仪,

  善巧律仪轨,自安住律仪,

  堪传律具悲,当知得良师。

  努力寻求已,若未得良师,

  当解说其余,受律仪轨则。

  如妙祥庄严,佛土经所说,

  昔日妙吉祥,作虚空王时,

  所发菩提心,此处当详述:

  我于依怙前,发正等觉心;

  筵众生为宾,解除彼贫乏。

  从今至证得,无上胜菩提,

  不起忿害心、悭吝与嫉妒。

  当修胜梵行,当断罪及欲,

  欣喜戒律仪,常随诸佛学。

  自不乐疾速,取证大菩提,

  愿为一有情,住到最后际。

  当清净无量,不思议佛土,

  普令十方界,称扬我名号。

  一切身语业,我皆令清净,

  意业亦令净,不作诸恶业。

  自身语意清净因,即住行心体律仪,

  善习三种戒学已,将极恭敬三戒学。

  故勤习圆满,菩萨诸净戒,

  当悉能圆满,大菩提资粮。

  一切佛共许:圆满福智性,

  二种资粮因,是引发神通。

  如鸟未长翼,不能空中飞;

  如是离通力,不能利有情。

  俱通者一日,所修诸福德,

  诸离神通者,百生不能集。

  欲速能圆满,菩提资粮者,

  勤修成神通,非以懈怠得。

  若未修成止,不能起神通,

  为成就止故,应再三策励。

  止支若失坏,纵然奋力修,

  历经数千载,三昧终不成。

  故当善安住,定资粮品中,

  所说诸支分;于随一所缘,

  意安住于善。

  若成瑜伽止,神通亦当成。

  离慧度瑜伽,不能尽诸障。

  为彻底断除,烦恼所知障,

  故应具方便,修慧度瑜伽。

  智慧离方便,方便离智慧,

  俱说为缚故,二俱不应舍。

  何慧何方便?为除诸疑故,

  当明诸方便,及智慧差别。

  除慧波罗蜜,其余施度等,

  一切善资粮,佛说为方便。

  由修方便力,自善修慧者,

  彼速证菩提,非单修无我。

  了达蕴界处,皆悉无有生,

  知其自性空,说名为智慧。

  有则生非理,无亦如空花,

  二俱犯俱过,故俱亦不生。

  法不从自生,非从他及共,

  非从无因故;由体无自性。

  又以一及多,观察一切法,

  其体不可得,故定无自性。

  空性七十理、中论等皆说:

  成立一切法,自性之空性。

  因恐文太繁,于此不广陈,

  仅就已成宗,为修故精说。

  故所有诸法,自性不可得,

  凡修习无我,即是修真性。

  慧不见诸法,有任何自性,

  说慧如是理;当无别修彼。

  分别生三有,其性为分别,

  故断诸分别,是最胜涅槃。

  如是佛亦说:

  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

  住无分别定,无别明如空。

  入无分别陀罗尼亦云:

  佛子于此法,若思无分别,

  越分别险阻,渐得无分别。

  由圣教正理,定解一切法,

  无生无性已,当修无分别。

  如是修真性,渐得暖等已,

  当极喜等地,佛菩提非遥。

  若欲由咒力,所成息增等,

  及修宝瓶等,八大悉地力,

  顺利得圆满,大菩提资粮,

  及欲乐修习,事行等续部,

  所说诸密咒;

  为求师长灌顶故,当以承事施宝等,

  依教奉行等诸事,使贤善师心欢喜。

  由于良师心喜故,圆满传授师灌顶,

  清净诸罪为体性,即成修悉地善根。

  初佛大续中,极力遮止故,

  梵行者勿受,密与慧灌顶。

  若持彼灌顶,住难行梵行,

  违犯所遮故,坏彼难行律。

  彼持禁戒者,将生他胜罪,

  且定堕恶趣,故亦无成就。

  欲闻说诸续,火供祠祀等,

  得师灌顶者;知真者无过。

  上座燃灯吉祥见,经等法中所说教,

  经由菩提光启请,已略说明菩提道。

  

大阿阇黎吉祥·燃灯智所造《菩提道灯》竟。

  

此论造于象雄托铃寺,由这位印度大学者本人以及主校译师善慧共同翻译审校。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