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满次第

  圆满次第

  ——证悟空性之方便

  一、宣讲圆满次第之必要

  从表面上看,密法,尤其是内密修法的很多名词似乎显得很神秘、很玄奥。很多人也想对密法一探究竟,却不知从何入手。

  尽管从大多数人的根基和条件看来,我们暂时还没有必要了解有相圆满次第的具体修法。因为有相圆满次第的修法需要花费很大功夫,对我们来说过于复杂,忙碌而闲散的在家人很难一蹴而就(当然,无相圆满次第,也即大圆满、大手印部分的修法在加行修完以后可以修)。但作为学密的人,我们应该知道密法在讲什么;修成以后的结果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结果,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为什么依靠这个方法能达到这个目的,其原理是什么;修这些法为什么能快速证悟空性等等,所以此处简单地介绍一下圆满次第。

  二、生圆次第之差异

  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生起次第的取向是向外的,比如把山河大地观想为佛的坛城,地水火风空观想成五方佛母,修坛城、作供施、念密咒等等;圆满次第却认为,外在山河大地等所有一切,都是人体气、脉、明点的投影。控制住人体结构,不需要观想、念咒,也能自如地改变外境,所以圆满次第的修行是以内在的身体作为对境。

  宁玛巴的三种瑜伽,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其见解层层递进,越来越接近于心的本性:摩诃瑜伽主要讲生起次第,其对境是比较向外的,所以有很多观想、念咒、供养方面的内容;阿尼瑜伽主要讲有相圆满次第,其对境是内在的金刚身,所以少了很多观想、念诵等外在方面的修法,其主要的宗旨,就是控制住身体的气、脉、明点。阿尼瑜伽认为,摩诃瑜伽所讲的观想、手印、念咒和供养等等,都是多余的弯路;阿底瑜伽是讲无相圆满次第。其主张是,所有外在与内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幻化。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外在与身体方面的修法都不需要,都是歧途与弯路,故其对境既不是外在的观想、念咒、供养,也不是金刚身的气、脉、明点,而是心的本性光明。

  但人的根基千差万别,不一定每个人都适合修大圆满和有相圆满次第。属于生起次第根基的众生,就要从摩诃瑜伽开始逐步修持。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修法都不是弯路,而是非常契合修者根基的捷径。

  三、正说圆满次第

  圆满次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金刚身的结构;第二个是修法;第三个是修法的原理;第四个是结果。

  (一)金刚身的结构

  1、为何称为金刚身

  要了解有相圆满次第,首先必须知道金刚身的结构。

  金刚身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叫金刚身呢?

  我们曾经也讲过,密宗也叫做金刚乘。其中的“金刚”二字,象征着无二无别。

  什么无二无别呢?一般显宗认为,众生不是佛,而是有烦恼的凡夫,通过多生累劫的修行,凡夫的心才能转换成佛的智慧。但三转*轮尤其是密宗的观点却认为,基道果当中的基和果,实际上是一体的,基就是果,果就是基。换言之,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众生和佛无二无别。

  众生怎么会是佛呢?

  所谓众生,是指凡夫身体和精神二者的综合体。即使学过显宗的人都知道,心的本质是光明,所以众生的心即是佛的智慧。但显宗并没有清楚地说明为何众生的身体是佛的身体。在这个问题上,显宗讲得比较笼统、模糊,更没有具体的修法。而密法却讲得非常具体而详实,不但阐释了其中的原理,还讲了转换或者清净的修法。依照密宗的观点,不仅众生的心是佛的智慧,众生的身体也是佛的身体,所以叫做金刚身。

  2、气脉明点的作用

  金刚身的结构中,人的皮肤、肌肉、骨骼、大脑与修法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无需多费口舌。与修法直接相关的,是气、脉、明点三者。

  气、脉、明点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个,是在没有证悟或没有修炼的时候,由气、脉、明点产生轮回;另外一个,是在修行成就以后,由气、脉、明点产生智慧,产生佛的刹土等一切清净现象,所以圆满次第是从气、脉、明点三个方面入手的。

  3、气

  气是什么呢?气有很多种,最粗大的、最外在的,是我们的呼吸。按照时轮金刚计算出的,包括日食、月食等等在内的宇宙所有运动的基础数据得知,一个健康的中年人每天有21600次呼吸(一呼一吸算一个数),这样算下来,则每分钟有十五次呼吸。这个结果,与现代医学的观点基本吻合。

  内在的气有十种:五种根本气,五种分支气。内在的某些气我们一般感觉不到,但实际上却是存在的。在世俗谛当中,这些气可以维持我们的身体,一旦这些气出了问题,或者是失去了,身体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密法讲过很多死亡的预兆,其中有些预兆出现在身体上,有些预兆出现在梦里,有些预兆出现在人的心态情绪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人临近死亡的时候,首先气会出现问题——日渐衰竭、趋于停滞,虽然我们感觉不到,但由于气与精神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身体的某些局部、梦境当中或者情绪上面就会出问题。虽然间隔死亡时间有时长一点有时短一点,但都是死亡的征兆。

  深层次的密气,是指精神的运动,虽然阿赖耶识没有很明显的运动,但从阿赖耶识上面产生的精神却有着明显的波动——诞生、延续与灭亡,这种波动也叫气。

  气还可以分为两种,业气与智慧气。

  业气是指普通人的呼吸。有了呼吸的气流以后,就会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或念头——善的念头、恶的念头、无记的念头,所有念头都与呼吸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所以称之为业气。

  智慧气也叫做智气,也即气(呼吸)当中产生智慧的那一部分。

  4、脉

  密法认为,在人体的脉当中,中脉是最关键的,其次是左脉与右脉,以及从三脉当中衍生出来的七万二千根大小不同的与修行相关的脉,另外还有一些与修行没有太大关系的脉。然后是脉轮——分别位于头顶、喉间、心间、脐部与密处等等,按照不同的续部,而有五种脉轮、六种脉轮与七种脉轮等说法。

  中脉分三种:存在中脉、法性中脉与胜义中脉。

  存在中脉:意即客观存在的中脉。

  为什么说它客观存在呢?密法讲得很清楚,它是一种属于光的物质,所以在破瓦法等很多修法中,都会将中脉观想为一根明亮的管子。但这种物质不是类似于构造出人体的血肉骨骼之类的物质,医生的手术刀无法接触到,X光等等也无法看到。

  法性中脉:即位于存在中脉里面的一根更细微的光构成的中脉。也是修行人修行的真实对境。

  法性中脉具备四种特点:1、不占据空间;2、是一种光;3、当人活着的时候,由于气、脉、明点都具足,那时它也存在,不是不存在(非无);4、当人死亡之后,人的气、脉、明点解散消亡,它也就消失无踪了,所以它也不是有(非有)。

  此处所说的光,并不是物理学中所讲的可见光、不可见光等等,在任何一个光谱上,都找不到它的位置。纵然目前的医学与科技已经十分发达,在人体结构、细胞学等很多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迄今为止,不要说中脉等深层次的结构,连大脑的奥秘目前的科技都没有探索清楚。我们不能愚蠢地认为,凡是光,就必须包含于目前科学已经发现的光的种类当中;凡是物质,就必须肉眼能看见。

  胜义中脉:胜义中脉实际上不是什么物质意义上的脉,而是心的本性。中观称之为空性,三转*轮称之为如来藏光明,密法称之为中脉。

  为什么称此三者叫中脉呢?首先,因为存在中脉位于身体的正中,所以叫做中脉;而法性中脉处于存在中脉当中,故也叫做中脉;胜义中脉则因为不堕有无、常断等任何边际,故而称为中脉。

  脉轮在密法的很多书里讲得很清楚,故此处暂时不介绍。

  5、明点

  胜义明点:明点以一个圆圈表示,象征远离一切边际。因为圆圈不像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等有棱有角、有边际的形状,它完全没有任何棱角,借以形容无有戏论,远离边际的心的本性如来藏光明,这叫做胜义明点。

  气当中的部分智气,中脉里面的胜义中脉,以及明点当中的胜义明点,都是指光明如来藏,所以,最深层次的气、脉、明点,都是指万法之源光明如来藏。所有气、脉、明点的源头,都是光明如来藏。从光明如来藏当中,产生了气、脉、明点、佛的刹土与不清净的轮回。

  世俗明点:在人的脉轮当中,有很多明点。这些明点是维持人的生命、健康、思维等一切的基础。

  在法性中脉的心口位置,有一个明点,称为五聚精华明点。五种精华,是指地、水、风、火、空五种精华。在五种精华的中间,是心的精华——如来藏。

  气、脉、明点都是组成人体的重要部分,所有气、脉、明点的本质,都是光明如来藏。

  (二)圆满次第的修法

  当生起次第修法十分成熟以后,就变成了圆满次第修法,故生起次第相当于圆满次第的前行。在密宗的资粮道阶段,一般主修生起次第;到加行道的时候,才开始修圆满次第。

  具体修法在密法里面已经讲了很多,故此处无需多讲。

  简单地说,从医学(无论藏医、西医还是中医)的角度来说,我们是通过肺、气管、鼻孔和嘴巴来呼吸的。密法认为,除了平时的呼吸之外,当左右二脉中的呼吸还没有进入中脉,尚在左右两脉当中运转的时候,这时的呼吸叫做业气。业气会让我们产生层出不穷的杂念,心就无法安静下来。欲界众生在没有修任何禅定的时候,杂念和业气始终存在。

  在小乘与外道的禅定中,气与心也有着密切关系。外道修禅定修到四禅的时候,因为杂念不存在了,呼吸也就不存在了,那时不是以呼吸来维持生命,而是借用禅定的力量来维持生命的。

  噶举派的那若六法、格鲁派的密集金刚五次第、觉囊派时轮金刚的六金刚瑜伽以及宁玛巴的阿尼瑜伽的修法,都属于有相圆满次第,也即气、脉、明点的修法。这些修法虽然有些细节上的差异,但绝大部分是一样的。

  通过这…

《圆满次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浅谈生起次第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