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士对它的片面、畸形之发展进行持续不断的理性反思与严厉批判。对待科技之发展,既不需要盲目崇拜,亦不需要如临大敌、恨之入骨,因为科学不但不会对佛法造成丝毫伤害,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与佛教宣说的道理有相似之处,完全可以互为印证。不过,大家始终都应明白一点,即每当科学深入到一些甚深、广大之领域时,它就会流露出一副疲于应付的表情。这种景观我们已屡见不鲜,同时也深感情有可原,因牦牛怎可能承办只有大象才堪能的任务、重担,这一事实是不可抗拒、无法忽视的必然规律从中操纵的自然结果!特别是对一切智慧之结晶——人类的理智而言,没有一种理智能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本身无法驾驭的领域去衡量、抉择、确立这个领域独有的法则规范,超越自己能力所可企及的范围,此种理智将一无是处。正因为这是事物的本然规律,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科技的无能为力之处横加指责。
如果要抉择一切万法之实相这一超越凡夫寻伺分别念的境界,并且根除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源——生、老、病、死这些苦根,我们必须在佛法中去寻找相应的措施与智慧,现代科技在这些方面可谓离真理遥不可及,通过理证通达此理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智慧的观照下经过长期、审慎的观察,才得到关于佛教与科学最究竟意义的论点,并加以宣说,因此说此番论述决非个人胡言乱语的产物。
如果人们能对前后世、业因果的道理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那么存在于地球上空的核战争等恐怖阴云马上就会消失丧尽。不仅如此,弱小、可怜之旁生也会从无辜遭杀等恶性行为中解脱出来,全体地球众生都可以尽享今生来世之快乐与幸福。若非如是,则无量众生都必将深陷痛苦难忍之悲惨境遇中。就以匆匆而逝的这一世纪为例,如前所述,爆发于1914年、延续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把无数众生推入到了惨不忍睹的剧苦深渊中;而1939年至1945年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令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入,并夺去了六千五百多万人的宝贵生命,至于财产损失则是一个无法估算的天文数字。我们前面也介绍过,当时钟处于1945年8月6日的上午9点14分时,日本广岛市的三十万市民根本没有意识到灭顶之灾瞬间就会降临,他们仍如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各做己事,生活从表面看来还是那么美满、和谐、按部就班。当分针再往前前进一格,历史的格局马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点15分,美国扔下的一颗原子弹顷刻间就使六万多广岛人魂飞西天,整个广岛顿成一片废墟,当时的惨象就仿佛地狱出现在人间。时隔未久,8月9日,日本工业城市长崎也遭到了美国原子弹的袭击,爆炸当口,血腥大海刹那间奔流而出。但惨剧并未就此终结,二战之后一直到现在,大大小小的国家和地区间战争、冲突从未间断过。据说在本世纪之内,死于战争的人数超过以往任何世纪。
这种局面毫无疑问是人们不信仰前后世及业因果之存在,再加上科技的片面发展所造成的无欺之果。仅以核弹为例,当今世界的核弹,其力量、能量已超过二战以前之炮弹的千余倍。而且这些极具杀伤力的核武器现正被广泛布置于全球各地的海洋、陆地之上,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枚核弹就足以毁灭一个国家,而制造这些超级杀人武器的某些核弹专家竟恬不知耻地说:“一但我们遭受到敌国的毁灭性攻击,只要我们能有一艘核潜艇留存于世就可进行报复性反击,这艘核潜艇所携带的核弹头足以把敌国中等以上的城市、民众统统消灭掉。”如今,仅美国一个国家就拥有六七千枚威力巨大的战略核导弹,若把全世界的核弹头聚集在一起,其能量可以把整个地球毁灭很多次。
制造并拥有核武器的人们自己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我保护、自我救助并抵御敌人之攻击,但实际上这种作为只能导致生存于小小地球上的人类自我灭绝而已,并且这些做法也是造成人类未来彻底覆灭的可怕因素。如果将来的人们依然一如既往地不信仰并践踏前后世及业因果的法则,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就正如律藏中所云:“贪欲增上者必无恶不作。”一个人的贪心只要开始膨胀,此人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必将不择手段地造作一切恶业。不过这种人也一定会感受自己所造之业结下的苦果,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原子弹的理论缔造者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毁灭世界的时刻正向我们频频挥手。”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明白并珍惜世间正见的价值与意义:它不仅对众生的来生关系重大,即生中亦同样不可缺少。
以上已将前后世之理圆满宣说完毕。
如是恐怖轮回之大海,生老病死大浪击崖岸,
声声唤醒欲爱梦中人,劝其厌离轮回趋解脱。
雪山岩穴药树寂静处,修持禅定舍事修行人,
若闻其声无疑必定成,于众生生悲心之因缘。
呜呼悲哉众生极愚痴,自陷三有大海犹自矜,
恬不知耻曰无有来生,无异骑马找马堪悲悯。
远离光明善说暗室中,恰似无怙天盲斜懒躺,
无智之躯尽喘邪见气,频频施放邪说之毒气。
以此悉皆驱散众有情,心中所具大悲之信心,
贪嗔狡诈乌云始密布,血腥大海涌出于人间。
恶魔信使逍遥游此世,谎言黑绳捆绑众脖颈,
受羁绊不由趋入深渊,对之提起警觉勿松懈。
邪见笼罩黑暗遍布地,喜饮佛法月光之甘露,
慧莲盛开欢喜心增上,坐禅安乐无法相比拟。
慧光照破无明之暗夜,融融大悲恒护育有情,
现于众生福报虚空中,理应依止妙法之日轮。
以此所造白法之善根,愿诸有情摆脱邪见缚,
愿吾生生世世行佛法,且能广弘圣教利有情。
本人以前就曾打算著此《前世今生论》一书,产生这一想法后,不期然又与土登诺布仁波切会晤于太平洋上之宝岛——台湾。承仁波切当面劝请,后又再三通过越洋电话诚挚相邀,以此因缘,我终于写出了这一阐述前生后世之理的论著。我一直以为,如果背离了佛陀及诸高僧大德之意趣,仅凭自己臆造无有任何必要与价值。因此,一方面以佛陀以及古德之教言作为立论之基,一方面又考虑到与所谓的“其他语言无法调伏边地众生”这种说法相类似的实际状况,故酌量添加了一些与时下众生之心行较相合的道理、公案,如此方创作出本书。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足下弟子慈诚罗珠于藏历土兔年(一九九九年)六月初四释迦牟尼佛初转*轮之吉祥佳日撰著圆满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愿增吉祥!
译者译竟于色达喇荣
公元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八日
《前世今生论 三、结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