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慈爱手册 ~爱与智慧的心灵小品~▪P12

  ..续本文上一页“因为这三年来,我要对每一个骂我的人付出代价,现在却可以免费接受你的辱骂。”

  这时,智者回答:“进城吧!你得到了一切。”

  

—荒漠神父

  ◎忍辱,是拥有“希望”的唯一法门。

  ◎忍辱是最高的品德,这是忍耐他人所施予的苦和容忍他人的过错。

  ◎世间的事,不是每一件都用道理可以讲得通的,有时必须要用忍辱去解决。

  

  贪心与无心

  有一位和拉比居住在同一个村落里的村民,知道拉比过得很穷苦。于是,, 他每天都在拉比的小袋子内奉献二十毛,这样一来,拉比和家人就有钱购买生活必需品了。

  从此,这个村民变得越来越有钱。

  当他越有钱,就会奉献得越多,而他奉献得越多,所拥有的财富也就越多。

  突然间,村民想起:拉比不是有一位很伟大的先师吗?

  这时,在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既然他对拉比的奉献能得到如此可观的回报,如果能同样的奉献给拉比的先师,一定可以变得比现在更富有。

  于是,这个村民不辞辛劳,来到马自里奇这个地方,并且千方百计的说服拉比的先师,一定要收下他丰厚的献礼。

  孰料,从那时候起,他却一天天失去财富,直到所有的钱都赔光为止。

  他沮丧的去找拉比,告诉他事情的始末,并且向他请教 :“你不是说过你的先师比你更伟大吗?为何在奉献之后反而变得穷困潦倒。”

  拉比回答:“好好的想一想,你奉献给我和其他人时,是真心诚意、无所求的,所以上帝以相同的心赐给你财富。但是,当你开始寻求非份的尊贵和殊荣时,上帝也以同等的心来回报你。”

  ◎无私的奉献,是人性最美的光辉。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爱是感情的基础、是奉献的美德,奉献我们的爱心与关怀,使社会更美好。

  ◎不论何时,只要你心怀自大、自满、自私自利的想法去做任何事情的话,你都不会成功。不论何时,你只要变得无私,充满爱心,也不自大自满时,你会发现在自已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使你在人生正确的方向迈进时,永远不会失败。

  

  遇见单脚站立的人

  佛陀在游历的过程中,遇到一位印度教徒,他用单脚站立保持平衡当作是修行的法门。

  佛陀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何要以单脚站立来修行呢?”

  这位印度教徒回答:“我藉由这样的修行来偿还以前所种下的业障,帮助我超脱所有的业力。”

  佛陀问:“至今你已偿还了多少呢?”

  印度教徒回答:“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佛陀又问 :“你还剩下多少要偿还呢?”

  教徒仍回答:“不知道。”

  最后,佛陀又问:“那你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偿还全部的业障吗?”

  教徒仍回答:“这……我也不知道。”

  这时,佛陀对他说:“现在是你放下这种修行的时候了。你该追寻通往痛苦止境的道路。它在每一个真实的时刻,也就是当下。”

  

—佛教故事

  ◎所谓“时间”,就是我们当下的呼吸,时时刻刻都应该全心全意的生活。

  ◎真正的幸福其实不在于财物的多寡,也不在于地位名誉的高下,而在于我们是否能珍惜每一个当下,疼爱每一个兴我们今世有缘相聚的众生。

  

  天堂与地狱之别

  有一人过世之后,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金光闪闪的国度里,心想:“我现在一定此生前想像的情况好多了。”接著,一道光芒迫近他,引领他来到了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宴会厅。

  大厅里,有一张摆满各种佳肴美馔的长桌。他和很多不认识的人一同入席,开始准备享用自己喜爱的美食。

  但是,正当他拿起刀叉时,突然有人从背后靠近他,并且在他的手臂后面绑了一块薄木板,这么一来,他根本无法将食物送入口中,因为他的手臂无法弯曲。

  环顾四周,他注意到其他围坐在桌子边的人也有相同的困扰,无法弯曲已被笔直固定住的手臂。顿时,哀号和哭喊的声音四起,尽管他们再怎么努力的想将食物送入自己口中,仍无法随心所欲的弯曲手臂。

  他走到那位带领他来到此地的人身旁,说:“这里一定是地狱,那么天堂是什么样子?”

  突然间,一道光芒引领他穿过大厅的门槛,来到另一个广大又华丽的宴会厅。

  同样的,这个宴会厅里也有一张摆满和之前一样美食的大桌。这个人心想:“哦!这和刚才的场景很像。”

  当他坐在餐桌前面准备开动的时候,也有一个人走到他的后面,在他的手臂后面绑住一块薄木板。同样的情形再度重演,他仍旧无法弯曲手臂将夹取的食物就口。

  正为此感到惋惜和伤心时,他环顾餐桌四周,注意到这里和先前的情形有些许不同。

  这里的人索性将他们僵硬、笔直的手臂伸直,把手上的食物送入邻座的人口中。每一个人都将美食喂给旁边的人,也因此每个人都能享用到佳肴。

  

—传统日本故事

  ◎传说天堂来的小天使,手心都有一朵花,这朵花只向纯真的心显现。

  ◎帮助他人正是生命的本质。

  ◎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父与子

  曾经有一个老人花了大半辈子辛勤的工作,从开垦、犁地、耕田、抵抗暴风雨、保卫家园到养育妻儿。

  有一天,他觉得该是退休的时候了,可悠闲的坐在门前享享清福。而且他的儿子强壮又能干,也成家了,应该可以让他接管家中的事业。所以,老人将整个农场交给儿子。

  一开始,他的儿子以农场主人的身分为傲。但几个月过后,日复一日,农场的辛苦工作,使他开始不谅解父亲整日没事做 ;他终日辛勤忙碌,父亲却清闲的靠在椅背上享受含饴弄孙之乐。

  他开始怀恨父亲,这种憎恨在心中与日俱增,他甚至视父亲为只会张嘴要饭的糟老头。

  他心想:“现在我有一个妻子和儿子要照顾,这个老家伙无法体会我的辛苦,只会整天坐在那里。以前怎样都不重要,现在我面对的是辛苦的工作,真希望不必再照顾他了。”当他拿起锄头一边犁地一边耕种时,胸中的怒火溢发炽烈。

  当收割的季节来临时,他下定决心不再养这个“没用的糟老头”,他希望所有辛勤得来的成果都是自己和妻儿的。

  这时,儿子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的一生该结束了,不想再见到他了。”

  念头这么一转,他便用很粗的柚木制成一个大箱子,然后将木箱放在独轮的手推车上,将推车推到正坐在椅上乘凉的父亲身边。

  他用很严肃且坚定的口吻说:“我要你进木箱里,现在就进去。”

  他父亲一语未发的弯下腰来,钻进箱子里。儿子盖上厚重的盖子、闩起铁炼,随即把车子推到悬崖边,正当要推下悬崖的那一刹那,听见箱子内传来父亲敲打的声音。

  儿子不客气的问父亲:“你要做什么?”

  这时,箱内传来父亲温和的声音:“这句话应该是我问你才对。如果你认为我是没用的老头,想要摆脱我,我会如你的意。如果你想把我丢进悬崖,我会自己跳下去。但我是你的话,会好好保存这箱子,因为你的儿子有朝一日也会用到它。”

  

—流传的故事

  ◎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家庭是实现慈悲最基本的人伦组织。

  ◎在外面与朋友嬉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孤独的老人。

  ◎父母恩重如山,请快行孝报答。

  ◎自己敬爱老人,子孙才会敬爱您。

  

  好人与恶人

  印度神话中,有一个天神叫作“克里斯纳”,他想要考验国王的智慧。

  有一天,他传唤国王杜理耳达那到面前,这国王的残暴和吝啬的作风传遍全国,是一位出名的暴君,随侍在他身边的属下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天神对他说:“我要你去环游世界,并且带回一个天下最善良的人来见我。”国王回答:“遵命,天神。”之后便展开他漫长的旅程。

  一路上,他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但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后,回到自己的国度里,对天神说:“神啊!我已尽力照您的吩咐去做了,但是寻遍天下,我就是找不到世上最善良的人,所有的人不是自私自利,就是贪婪、缺德。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您说的这种好人。”

  于是,克里斯纳传唤另一名叫达马雷亚的国王,他是个慈悲为怀的仁君,勤政爱民的美德传遍大街小巷。

  天神告诉他:“达马雷亚,我要你环游全世界,找出一个天底下最坏的人。”

  达马雷亚同样遵照指示,走遍世界每个角落和无数的人交谈。

  过了许久,他回到家乡,告诉天神:“天神啊!我未能如您所愿找出世上最坏的人。有一些人的确被误导而行为偏差,但他们只是一时盲目而犯错,并非真正的坏人。尽管他们的个性上有缺点,却都有一颗很善良的心。”

  

—印度故事

  ◎这个世界是由我们的心所组成的,所以我们的心必须透过适当的训练,这叫“心灵改革”、“心的净化”,由这样来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心态若改变,我们的相貌就会改变 ;我们的心态若改变,我们的业报体就会改变。

  

  国王的驯马师

  我们是否警觉到,人们都有模仿老师的倾向,因此容易变成老师的复本或投影?

  老驯马师过世后,国王雇用一位年轻的驯马师,美中不足的是,这位驯马师走起路来脚有点跛。他带领著年轻又美丽的马匹,精心训练他们漫步、小跑、奔跑以及拉马车,渐渐的,每一匹年轻的种马都变得有点跛。

  最后,国王召见驯马师,当国王见到他,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国王又雇用一位新的驯马师。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学生,为人师表不可不慎。

  ◎我从多话的人学到静默,从偏狭的人学到了宽容,从残忍的人学到了仁爱 ;但奇怪的是,我对于这些老师并不心存感激。

  ◎学习正确有益的事,不要学习他人的缺点。

  

《慈爱手册 ~爱与智慧的心灵小品~》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慈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