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喝,则转生到号叫地狱第十二近边大剑林处。在树叶犹如燃火的利剑、好似熏烟毒气般有害的林间,诸阎魔罗人威逼地狱众生进入其中,所有树木降
下剑雨,手里拿着剑等许多兵器,把他们的肢体剁成数段。他们被阎魔罗人吓得胆战心惊,有些畏畏缩缩躲到林间阴影里。他们的眼睛被挖出,汁液也被喝掉。有些攀上树梢,结
果树枝坠落,摔得粉身碎骨。爬到树的顶端者,入于熔化的盐河里,数十万年中身体遭受损害,这只是宣说了所受痛苦的少部分,而并没有说所有痛苦。倘若从中解脱投生为人,
也是心思涣散,患有重症,或者得心脏病,或者变成容易疲劳者,或者患有足部象皮病,或者成为可怜的盲人。
如果何人给有功德的女子酒喝,他将转生到号叫地狱第十三近边芭蕉烟林处,在那里,五由旬之内烟雾缭绕,大海界的火被黑暗笼罩,在深度达三闻距之坑,到处充满着极度炽热
零零碎碎火烬的地缝,那些地狱有情一天天入于其中,欲哭不能,所有根门都遍满了烈火。从中解脱以后,又屡屡被那芭蕉烟充满根门。在这样的火焰中,感到舒服,烟的力量竟
然如此锐利。从中解脱以后,被名叫烟叶鬘的鸟刺破骨骼,饮其骨髓。假使从中解脱投生为人,在肺部和尾部中上魔病,贫穷短命。
如果为了杀害仇敌等,给对方灌酒,他死后将转生到号叫地狱第十四近边烟火林处。在那里,似剑般的火烬风使那些地狱有情,相互之间自然碰撞,如果他们的身体彼此相撞,就
像手抛沙子一样,身体粉成碎末,又再度复生,在数十万年中遭受被利刃剖割之苦、火苦、病苦、刀苦、热灰苦,饱尝最大程度的苦受。假设从中解脱而投生为人,罹患三层痔疮
,恒常患有寒性流行性瘟疫。
此外,如果以欺骗的心态给别人灌酒,则将转生到号叫地狱第十五近边电雾林(云火雾),在那里,地狱有情被阎魔罗人捉住,放入遍满烈火深达二百肘之处,从头到脚之间系缚
熔化。他们依业风又再度复生,那火焰就像叶子收卷和绳子般,十方回旋,把那些地狱有情焚烧得连灰也看不见,之后再度复生,乃至罪业没有穷尽之间在数十万年中被焚烧。假
设从中解脱投生为人,常受役使所迫。
何者为了上路时疾速不乏而给别人喝酒,将投生到号叫地狱第十六近边分别苦处,遭受以下损害:他们所思所想,就是受到阎魔罗人成百上千或者百千俱胝的加害。此地狱有情遭
受其余近边地狱四倍的苦恼。阎魔罗人对那些地狱有情说此偈颂:“彼业有三种,九期受炖煮,果报四十整,猛烈极动摇。酒是无义源,被笑入地狱,诸根皆衰退,成为不利因。
极喜多言词,生贪受毁坏,语过及骄慢,酒是恶语源。酒令心散乱,不知作不作,彼人如旁生,是故当戒酒。依酒涣散人,生亦如同死,欲求久活者,恒常当戒酒。酒是罪根本,
常行无义事,三种恶趣梯,是大黑暗处。酒令堕地狱,趋于饿鬼界,酒患所欺人,去往旁生趣。一切智者说:酒是毒中毒,地狱中地狱,疾中最重疾。酒能失慧根,能尽珍宝法,
能坏梵净行,酒是唯一门。国王诸智者,饮酒尚轻浮,常人饮用酒,受欺何须说?依酒之众人,诸法之斧头,无惭堪为最,显露轻浮相。被酒所夺心,不知事非事,处于迷茫中,
一切皆不知。何者依于酒,时而极欢喜,时而倍忧伤,时而造恶业。酒令心愚昧,能坏世出世,如火能焚毁,解脱之正法。何人能戒酒,入定法性中,趋向无死亡,殊胜之妙处。
饮酒所欺者,行为极下劣,堕难忍地狱,何故徒忧恼?饮时酒香甜,反时是炽热,智者同声说,酒如木鳖果。智者不信酒,勿说无害我,品凉受报热,酒令往地狱。行持诸恶法,
喜爱心散乱,后报火热热,劣慧徒忧伤。莫思诸妙欲,妙欲最欺惑,轮回重束缚,有情地狱因。喜爱欲妙者,彼苦无边际,为欲蛇所捉,何时焉有乐?汝等不忍欲,来至恶地狱,
损害极剧烈,何故徒忧愁?何时受欲欺,汝等造罪业,彼时何不怒,今即何忧愁?依于积所作,诸业受果报,罪受极难忍,是故莫作恶。罪业之异熟,成熟造罪业,不作恶无罪,
是故弃罪恶。弃离诸罪恶,无有罪恶怖,罪自作自受,他者不造作 。”阎魔罗人向地狱有情讲述之后,乃至这些众生罪业没有断尽期间,一直对他们进行种种损害。如果他们后来
从中解脱,没有转生为饿鬼、旁生而投生为人,则以业的等流果所感,也是最爱嗔怒,不乐教诫。《狮子请问经》中说:“如果施酒予人,则于五百世中投生为断臂者。”《广贤
仙人请问经》中说:赠送酒、毒、兵刃和肉是不清净的布施。向别人卖酒和送酒也是过患无穷,因此予以断除、小心谨慎至关重要。
二、与别解脱戒相违之理:暂且不说沙弥、比丘,就是受了居士戒以后喝发梢取的一滴酒也没有开许的时候。《别解脱经》中说:“如若饮用粮食酒、酒粉和能醉人之物,就会堕
落。”《沙弥五十颂》中也说:“磨粮与酵母,所配粮食酒,根花及果实,配成汁酒粉。知依彼能醉,利己者不饮,若饮失正念,具戒成放逸。放逸失戒律,故当忆佛言,酒能增
罪业,不饮草尖许。”《根本律》中云:“患者不因酒有利于脉而饮用。”释迦光论师说:“本师授教于我,因此草尖许也不施、不饮。”
如果有人认为:喝煮开的酒没有罪吧?
假设煮开的酒已不具有酒的味道和功效,患者可以饮用。如果有酒的味道和功效,就不能饮用。所以,按照别解脱戒里所说:“酒是一切罪过的根本,草尖许也不可饮用。”随时
随地都制止饮酒。其原因,正如圣者小护所说:“因为酒是五无间罪、五种堕罪一切罪过的来源。”《戒律广释》中说:“个别有部宗的论师说:饮酒是自性罪,如同杀生等一样
是作恶,是恶趣之因,是放逸处之本,始终决定没有开许。”
三、与菩萨学处相违之理:《圣指鬘请问经》中说:“烟花浪子及黄门背离如来藏之彼等众生,仍旧饮酒,并成为烟花浪子及黄门,实是饮用极不净物……”多番加以呵责。如《
大乘长净经》中所说“酒具多过患,是故当戒除”,有关酒产生过患的道理,在《报恩经》中也记载:迦叶佛教法中,一位居士以饮酒的过患导致,与他人妻子邪淫,又偷了对方
的公鸡杀了,当别人质问他:你这样做究竟为什么?他妄言说道:“我没有做什么。”结果四根本戒都依靠单单的酒所毁掉。另外此经中说:“酒能令舍弃诵经、念诵等一切善法
,故当戒酒。”诸如此类的教证不可计数。
略而言之,依靠喝酒能使众生犯根本罪,欺骗应供和有情,无勤当中也犯四黑法,为此必须恒时戒掉酒。《宣说菩萨神变行境经》中也说:“诸喜念酒者,恒常放逸行,为众智者
呵,此生来世痴。是故有智士,断除喜爱酒。彼成就功德,此外亦宣说。”这部经中又教诫道:大王,饮酒是丧失正念之因,随时随地要戒除。另外《涅槃经》中说:“诸比丘,
行五事不开许,云何为五?不开许卖人、兵刃、酒、酪、菜籽油。”又云:“行于五处不开许,云何为五?屠场、妓院、卖酒处、皇宫内、劣种之家。”佛陀正是考虑到成为罪过
之因才对仅仅前去这些场所也加以遮止的。
四、与密宗誓言相违之理:
事续《妙臂请问续》中说:“一切时处要断除卖酒、卖肉、卖蒜等,密咒师依止三白等清净食品。《不空羂索续》中云:“设若求成就,断除杂酒肉,葱及残羹等。”
行续中说:“切莫饮用酒,切莫食肉等,牵涉害众生,永时亦莫做。”《大坛城续》中云:“莫施莫令施,一切醉饮品,酒是诸过根。”同样,在下三续中也讲述了不能吃肉喝酒
的无量道理。在实修这些法轨时,也必须要守斋戒等依止清净行为。不仅如此,而且入了大瑜伽续的所有行人不能吃肉喝酒,《事师五十颂》中说:“具慧弟子切莫依,无有悲心
嗔恨害,骄傲贪执爱炫耀,不护根门之上师。”如果具足这所有相,那就是魔类的上师,而不是密宗金刚上师,因此不能把他作为上师。
关于这些法相的内容,在《文殊自见妙欲经》中也说:“无慈言吃肉,喜怒行殴打,嗔善凶暴士,骄慢舍慧者。贪欲享樽馐,不护极饮酒,自赞实诋毁,损害空性道。”没有慈悲
心的人吃肉,不护相续的人喝酒,如果具备这些条件,那就不能成为金刚上师。同样,《金刚顶续》中云:“酒是诸祸根,是故当断除。”
《不动威猛续》中说:“切莫杀众生,切莫夺他财,亦勿说妄言,有心勿饮酒。断除俗世谤,明显此学处,当怀敬心行。”又云:“令醉之酒类,我永亦不饮。”
《时轮金刚》中初始的二十五条禁行戒之一就是戒酒。
《胜乐戒生续》中言:“依酒失密宗,贪欲行邪淫,随意而发笑,喜争处迷乱,诽谤能失毁,号叫地狱煮。嗔诸瑜伽母,罪感趋地狱,彼遭病忧惧,可怖之损害。恨师谤上师,恨
情不布施,甘露及彼毒,无成悉地果,往昔诸佛说,咒师戒除酒。”
按照诸如上类无上续不是有言外之意的词句,都完全遮止了饮酒。密宗诸无上续部中说灌顶、会供时享用酒肉,密意是指在秘密的地方,获得能力的瑜伽士们如理作誓言行为。也
就是说,有能力喝酒的瑜伽士,必须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境界得以稳固,凡是所喝的都能够转变成甘露,就连哈拉剧毒都不能有害于他,并能将其变成甘露。就像往昔把一些野人
献上的酒转变成甘露后享用的那若巴和不管喝多少都不会醉的布瓦巴尊者那样获得成就的所有瑜伽士,在二十四圣处等圆满吉祥时,为了供养诸位勇士勇母,在会供中依靠净化的
修行境界等把五甘露、酒、五肉等真正转变成甘露才能享用。否则,不用说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得到稳固只有把酒转成甘露的些微能力,就是心刹那不安住而随着分别念所转,
仅仅一碗酒就迷醉了身心的那些人,如果以无上密作为借口喝酒,必定会堕入地狱,除此之外连一星半点的共同成就也不会获得。
所以,即便是入了无上密的瑜伽行者,在没有获得十拿九稳的力量之前,也不开许放逸无度喝酒。如果在灌顶和会供时,上师给出家人酒,那么上师就破了誓言,喝酒者就破戒了
,这是《胜乐上续释》中宣说的。
假设出家的师徒都获得了享用酒的能力,那么凡是身著出家装束的人要先把法衣奉还亲教师阿阇黎,再穿上瑜伽士装束,关于这一点可从寂天菩萨喝酒、布绕巴饮酒的传记中得知
。
当今时代有直接传出家戒的传统,所有僧人要以戒为本,无上密宗的秘密灌顶和会供,只是相似具备,谁也没有直接运用的能力。因此,如果用这些作为借口,肆无忌惮地吃肉喝
酒,那显然破了戒、破了誓言,而不会成为悉地的因。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至尊萨迦班智达等大德才说:代表秘密灌顶圣者的酒或蜂蜜或奶酪任何一种一滴放在舌上。会供时,酒
肉等是供上食子的。所有持戒的人,应该依靠享用甘露丸来守誓言,或者会供酒仅仅品尝一滴。
总而言之,马鸣论师曾亲口说过:“喝酒会招来众多罪过,极不合理。因此,所有善心人尚且也能制止别人喝酒,就更不用说自身了?”又云:“喜爱美酒之人,死后投生为凶残
的大夜叉……”现在我们拥有获得了珍宝人身并遇到了正法的福分,命终之后转生成极其可怕的鬼神,收集有情的命气,当寿尽以后又会在解脱遥遥无期的号叫地狱等饱尝剧烈痛
苦,哪还有比这更严重的恶行呢?作为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戒掉暂时究竟一切灾害的来源、能顿然开启堕落四门的钥匙、能摧毁今生来世一切吉祥的天敌——酒,依靠无罪的上等
食品来养活身体。
五、戒酒的功德利益:也就是与上述所有过患截然相反的一切功德。《佛说五戒功德经》中云:“断除饮酒者,得成男或女,即是彼功德,三十六超胜,过去未来时,现在之事宜
,迅速而得知。恒常住正念,彼不成颠疯,尤其圣者慧,不愚不放逸,词句极鲜明,知惭明了句。彼不成邪说,无两知粗语,无义不诋毁,昼领先亦如是,知行受所行,无欲具施
戒,无嗔语正直,无畏且明智,圆满知惭愧,无惧无顾虑,心正受持闻,具义众中智,戒除饮酒者,男士或女子,享受此诸德,诸天及人中,身坏命终已,投生天界中。”以上是
总说。具体而言,不违越三戒佛制戒,就被列入具戒者、具誓言者的行列。逐渐圆满五道十地的现观,轻易获得解脱与遍知果位。
此浊世多行非法,依此能速毁佛教,
被魔加持过执功,佛教执真寥无几。
以此实难利益他,但愿依教奉行力,
阻止众人步恶道,领至解脱妙喜园。
应具有利他心著名的钦波尼班玛勒哲“前行引导文的支分中需要此”的诚恳劝请,西日阿哦(即华智仁波切)从经论妙典中摘录成文,后由革萨里罗珠塔意于吉祥得布够哲静处慎
重校对。
愿增吉祥!
译于色达喇荣
二○○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饮酒之过失》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