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令诸佛菩萨欢喜之法,“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每位佛子之本分。但如果为供养佛菩萨而伤害其它众生,实为舍本趋末之颠倒行为。
如果每天利用片刻时间,以观想自性清净力之缘起,而修持意幻供养,定会获得无边功德。
众生能依靠如此之多的方便法积累二资,真是令人欢喜。
壬午年二月初八
2002年3月22日
价 值
哈哈!
曾有一个人五年中在上师前听闻了如海一般的显密佛法。离开上师一年后,就把所听闻的一切教言忘得干干净净,只是牢牢记得供养给上师的500元钱。
其实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具德上师前听闻佛法时供养的功德,凡夫是无法衡量的。为听闻佛法,作再大的供养也是值得的。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转世为月亮王子时,为听闻四句偈子的佛法,供养了4000两黄金。父王得知后说:“你为法舍弃的财物太多了吧!”月亮王子说:“佛法是十分珍贵的,就是舍弃王位及国家所有的财产也值得,更何况4000两黄金!”
月亮王子所求的只是显宗的一般法门,若在具德上师前得灌顶、密法,其恩德更是金钱所难以衡量和报答的。在《贤愚经》中也有佛陀为听闻四句偈子的佛法,曾在身上点千灯的公案。
即使是世间的智慧,也是以金钱难以衡量的。
曾有一位叫尽见的大臣,国王给了他500两黄金,委派他去购买别国最好的东西。他走了很多国家,一直没有买到。
一天,他遇见一位老人在街上喊着:“卖智慧了!谁要买智慧?”
大臣心想,这个东西我们国家没有,就问道:“怎么卖?”
“五百两黄金,要先付款。”
大臣交出黄金后,老人字正腔圆地说道:“这可是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共12个字,你务必记住“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大臣听后心里直喊冤枉,后悔不迭,认为500两黄金可惜了。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进到卧室,见妻子身旁躺着一个人,不由得心想:“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居然敢红杏出墙,背着我与人通奸!”想到这里,就气不打一处来,立即抽出宝剑向妻子刺去。忽然,他想起了那12个字,就一边念一边仔细察看,才发现那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原来,今天妻子生病了,母亲是特意来照料她的。
大臣这才醒悟过来,这句话的确是真正的智慧啊!500两黄金岂能与妻子和母亲的性命相比!
世间很多令人后悔之事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智慧的缘故,可见不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智慧都是无比珍贵的。
壬午年二月初九
2002年3月23日
四 力
我们知道藏传佛教无论格鲁派还是宁玛派等其他教派,忏悔时都依四对治力。修习汉传佛教的有些人却以为这是藏地修法,没有必要采用,这种见解实为井蛙之见。
其实,这也是藏传佛教将佛经窍诀灵活应用于修法的具体体现。四对治力在《大藏经》的经论中多有记载。如《宣说四法经》云:“弥勒,菩萨若具四法,则能压制所造所积之一切 罪。何为四法?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即若行不善业则多生悔心;现行对治力即虽作不善业但也极为精勤行善;返回对治力即真实受戒后获得不再就犯之戒;所依对治力即皈依佛、法、僧三宝与不舍菩提心。”
不仅仅是四对治力,包括金刚萨埵心咒,也不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忏悔咒,在《三猛厉调服经》中对此也有详细记载。
现在的众生往往只知道造作恶业,具足智慧而厉行忏悔的人却微乎其微。《弥勒狮吼请问经》云:“愚人造恶业,不知忏悔罪,智者忏悔罪,不与业同住。”
所以不论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若依四对治力忏悔,即能遣除无量罪障。如果因前世习气难以更改,不能完全断除杀生、妄语等恶习,但如果能每天诚心念诵金刚萨埵心咒,也会有不可思议功德。
但愿人们在散乱之余,不要忘了忏悔。
壬午年二月初十
2002年3月24日
安 忍
多部经论都认为安忍是六度中最难修持圆满的。《入菩萨行论》云:“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在世间也有“忍字头上一把刀”的说法。尤其面对无缘无故的侮辱,无中生有的诽谤,很多的修行人都难以做到如如不动,视若虹霓。
本师释迦牟尼佛曾转世为一外道仙人,名忍力,他发愿永远不对任何众生生嗔恨心。当时有一恶意魔王为摧毁忍力的安忍之法,就幻化出专门毁坏别人安忍功德之一千人,用咒语诅咒忍力,用妄语肆意对忍力横加诽谤,还在大庭广众之中用常人难以启齿之言词羞辱他。这些人还于忍力行、住、坐、卧之时加害于他,如此等非理之行竟持续长达八万四千年之久。
当仙人前往城市之时,这些恶性众生竟用不净粪浇洒在仙人头上、所捧钵孟中以及衣服上,还用扫帚猛击其头部,但他根本没有生起丝毫的嗔恨心与报复之意。不管别人如何待他,他从未想过以牙还牙,从未怒目相向,从未恶口相加,甚至诸如“我到底做错何事”之类言词都未曾说过。并且心中暗自发愿:为难以调伏之众生利益,我誓修无上菩提,一定要首先度化此等众生。
日本的白隐禅师也以修安忍而着称于世。曾经有位姑娘与一男子有染而生下一子,姑娘怕虔信佛法的父母谴责,就告知父母乃白隐禅师所为。因其父母对白隐禅师一直尊敬有加,以为此法可免父母责难。这可害苦了白隐禅师,不明真相的父母听信女儿谗言,抱着刚生下的婴儿,扔给白隐禅师并说道:“你这个败坏佛门清规戒律的假和尚,以前我们没有看清你的丑恶面目,蒙受你的欺骗。没想到你竟然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勾当,这是你的儿子,你拿去吧!” 白隐禅师淡淡地说了声:“是这样吗?”就默默地接过孩子。姑娘的父母更以为没有冤枉白隐禅师,便将此事到处传播。人们一刹那间都知道了白隐禅师的“丑恶行径”,纷纷白眼相视。
白隐禅师抱着虚弱的婴儿,到刚生过孩子的人家乞求奶水,那些人家都说:“哼!要不是看在可怜孩子的份上,才不会给你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姑娘的良心备受痛苦的煎熬,她不能再看到人们对白隐禅师的不公正待遇,终于向父母坦白了一切。当姑娘父母万分羞愧地来到白隐禅师面前忏悔时,他仍然是那句话:“是这样吗?”
这是多么普通的一句话啊!但要能以平常心说出这句话,绝不是“未经一番寒彻骨”之凡夫所能为之的。这些先辈们高义薄云之安忍品德,什么时候能真正融入我的相续?
壬午年二月十一日
2002年3月25日
长 久
修行是一项旷日持久的艰苦过程。无垢光尊者说:“修行不能仅靠几天的努力,需要长期的奋斗。”如果能长期坚持不懈地精勤,既可磨炼意志,又可积攒资粮。
记得小时候有一位叫扎拉的阿姨,不仅年轻美丽,而且诚信佛法。她曾跟随村里人一起到拉萨朝圣。30年前,她曾在上师前发愿,每天磕头100个,念诵极乐愿文1遍,金刚萨埵心咒10000遍。当时尚处于宗教受到严重摧毁的恐怖时期,念经诵咒尚可默默完成,但磕头就有很大困难。除了在家里,她常在放牧时偷偷到一山洞里磕头,并叮嘱我为其放哨。常常趁没人之时,我就提醒她:“你该磕头了!”
时光荏苒,30年时光匆匆流逝。其间我经历了读书、出家等一系列变故。去年7月,我在老家碰见她,她的脸上已刻满了历经沧桑的痕迹。想起当年磕头的经历,连忙问她:“您还在继续磕头念咒吗?”她回答我:“从来没间断过,即使生了大病,病后仍然补上。现在时间更多了,可以念更多的咒子。”“那这么多年您一共磕了多少头?念了多少咒?”“没统计过,我想只要好好修持就行了,没有去统计什么数量。”
我在心里为其保守地算了一下。这30年她至少磕头1,095,000个,念诵极乐愿文10950遍,
金刚萨埵心咒109,500,000遍。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着啻为天文数字。扎拉是藏族中极其普通的一位教徒,既没有名声,也不算最精进。但她能30年如一日地以磨杵成针的毅力锲而不舍地修行。实为难能可贵。
现在有的人修完一遍50万加行,就四处炫耀,唯恐他人不知。扎拉却能默默无闻,从不间断,的确令人叹服。反观自己,虽然在上师前发了愿,却没有如法行持,虽然被别人称为法师,却不如一个普通人,真令我汗颜。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千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如果每个修行人都能有此精神,有一分付出,就一定会有一分收获的。
壬午年二月十二日
2002年3月26日
可 惜
现在的人们往往无法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痛苦,一旦丢失钱财,名誉受损,便如丧考妣一般。只有修行获得一定境界的人,方可断除贪欲。真是可惜啊!
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的大成就者藏巴加惹(1161-1211),被人们誉为智慧金刚。他在24岁时依止善知识,孜孜不倦地精进修学。学成后于后藏江孜地区修建龙多寺、日隆寺等许多寺院,并精勤不懈地广转*轮。当地的人们为其熏染,纷纷修习竹巴噶举之修法,并舍弃世间财富,视祈祷、观修为财,最后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果位。故当地有“人半竹巴,竹半乞丐,丐半证师”之美传。竹巴噶举在当地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盛况,成就者的美名也家喻户晓。
他留给后人最殊胜的教言是:“具修证者之门房,幸福快乐已困躺,饕餮之徒难寻访;对治士夫之门房,看破尘世已困躺,具贪嗔者难寻访;断根源者之门房,舒心愉悦已困躺,具希忧者难寻访;知餍足者之门房,富贵荣华已困躺,具贪念者难寻访。”意思就是说,在具有修证的人眼前,幸福快乐早已经具足,只可惜贪图吃喝的人却没发现;依靠智慧来对治烦恼的人,看破红尘早已如运诸掌,只可惜具有贪嗔之念的人却没有发现;舍弃世间…
《旅途脚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