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福德日记7月27日─什么是四无量心?

  7月27日─什么是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的涵义,在经、论里不尽相同,一般理解如下:

  「慈」:

  即以安稳乐事来饶益众生,希望为众生带来快乐幸福。心怀慈悲的人总是安详自在、平易可亲的,无论置身何种环境,他们都觉得整个世界充满了爱。

  「悲」:

  就是愍念众生,欲拔众生受六道种种身心之苦。因此悲悯之心常能促使人以利他的心服务众生。

  「喜」:

  是欲令众生欢喜,得究竟乐、无苦之乐。这种功德随喜,可消除对怨敌之忌妒,并能止息修习者不悦乐的心情。

  「舍」:

  离于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或无怨亲差别之想,于一切众生平等无分别之心。

  我们应如是思惟:既已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持,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众生的苦痛也是我的苦痛。

  悲无量心观修方法有二:

  一、依缘受苦、无助的众生而为观想。

  二、依缘母亲而为观想。

  但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无苦之妙乐,我亦随喜其喜乐、功德,是谓喜无量心。

  舍无量心的观修思惟:现在我执着为仇敌的人,过去可能是我最爱、利益我最多的人;而现在我执着为最爱最亲的人,过去也可能是伤害我的仇人。如是交互思惟,对轮回苦海的一切众生,无论亲、疏、爱、憎皆能生起平等大悲心,那才是真正发起了舍无量心。

  我们要时时忆念尽虚空、遍法界的如父如母众生,思惟应如何使他们断除轮回的苦因、苦果,而能成就菩提,得到究竟的安乐。

  

  修习四无量心的意义在于利他。一般人做事情都先着眼于自己的利益,但也因为太过注重自己的利益,最后反而会对他人与自己两方面都造成伤害。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