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质。而依照佛经的观点,无论是夸克还是微尘,都被打破了,最后什么都没有剩下。这样一来,原来所谓的汽车就在我们的面前消失了。汽车去了哪里呢?不管是汽车还是房子,只要我们去分析,最终都会在我们眼前失踪而成为空性,成为我们的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境界。这是依靠佛的逻辑,经过详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
那时我们就会猛然惊醒:原来我一直认为汽车是存在的,但现在通过分析才知道,不但汽车不存在,包括所有的粗大物质都不可能存在,虽然眼睛看得见,却没有一个实有的本质。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显现,都只是眼睛自己的感觉,除了眼睛的感受之外,真正有没有这回事呢?根本没有,谁也找不到,这就叫做空性。
以上是从物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剖析物质方面,量子力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是不是佛经里面没有更好的分析方法了呢?当然不是,佛经里面有着更透彻、更清晰的抉择方式,但针对很多在大学里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如果仍然套用两千五百多年前使用的,佛教中观、俱舍等方面古老的专用名词来诠释佛教,仅就名词本身,都要解释半天,这样就有点费力,而直接借用原子、中子、夸克等等名词,就无需解释,大家会一点就通。
不过我想,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夸克究竟是什么东西,更不要说夸克下面又是什么了。其实,夸克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超越它。怎样超越呢?用佛的理论来超越。在佛教当中,包括夸克这样细微的东西,也是要被毁坏的。
有人会提出疑问:像夸克这样不占空间,无色无形的东西有什么可毁坏的呢?
即使是对这种细微的东西,我们还是会有执着,如果存在这样的执着,则纵然消灭了粗大的“我”,消灭了物体的性质,但正如《俱舍论》所言,色界和无色界天人的境界,就是很细微的,虽然不占空间,却仍然属于物质的范畴,所以我们还是要设法把它摧毁。
怎样摧毁呢?跟前面的方法一样。如果继续用刚才所讲的方法去剖析,所有的物质都会变成空性。
在剖析到没有颜色、不占空间的程度时,如果我们觉得抓不住一个对境,无法去进行分解,就可以用不生不灭的方法来推理。
通过抉择不生不灭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知道,万事万物都是不生不灭的,既然没有生,也就不可能存在。这些方法,都是是既方便,又有说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抉择空性,也就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平时我们都认为,一切事物都完美无缺地存在着,有我、也有外界,有肉体、也有精神,但现在一观察才发现,这些东西根本找不到。
包括有些科学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即便有这种体会,他们也仅仅是从物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也不是究竟的,而只能往空性的方向走一截,所以,我们不能将物理学与佛法等量齐观。要知道,物理学永远也不能与佛法等同,只是它们中间的一部分观点相似而已,到了最后,还是需要佛法的帮助,只有佛教的逻辑,才可以推翻最终的执着。
又有人会说:既然万事万物都不存在,那我们的眼睛为什么又能看到这一切呢?因为我们的眼睛错了。为什么错了呢?因为我们的眼识,也有无明的污染,它是错误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证明。比如说,除了火焰、河流等明显的运动之物以外,其他任何一个东西,我们的眼睛看起来都是静止的,但事实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很小的粒子在哪怕以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单位计时的时段中,也是不断地生生灭灭,不断地高速运动着的,在整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静止的物质。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一切呢?这就说明,我们的眼睛是有问题的。它受到了无明的遮盖,所以看不到物质的真相。连这一点它都看不见,更深层次的实相它就更是无法探知了。
另外还有举不胜举的例子,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你们回去慢慢想。不管怎样,大量的事实足以证明,我们的眼睛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相信眼、耳、鼻、舌,不能因为自己的眼睛看得见,就认为它是存在的,这个逻辑此时已经不成立了。如果这个推论站得住脚,我们就可以说,因为我的眼睛看到它是静止的,所以它就不是运动的,而是静止的,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不能这样说。
即使我们的眼睛看见了,我们的耳朵听到了,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无论是眼睛还是耳朵,都不能认知事实的真相。声波也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东西,比如说,当我们听到“眼睛”这两个字的发音的时候,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听不出其中的生生灭灭,我们听到的,就是一个连续的声音“眼——睛——”,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连续的声音,只有一刹那、一刹那衔接而成的声音片断。
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假如在黑暗中用燃烧的蜡烛在空中画一个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明亮的火圈,但实际上哪有什么圆圈呢?圆圈根本不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无法捕捉蜡烛移动的每一个瞬间和步骤,所以就错把蜡烛前后运动的所有方位,都看成同时、连贯而不可分的一体了。
同样,发出“声音”这两个字所延续的时间,也可以分成很多个千分之一秒或万分之一秒,这两个字的声音是一刹那一刹那地逐渐发出的,而不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但我们的耳朵却无法分辨出这种原本断断续续的声音片断。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宇宙辐射,宇宙辐射是由漂浮在高层空间的能量粒子所带来的放射性射线的辐射,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非常细微的东西,它每时每刻都在穿越我们的身体,但我们什么时候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穿过我们的心脏、大脑呢?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过。虽然没有感觉到,但它实际上却是存在的,所以,我们的触觉,也即我们的身识也是靠不住的。
综上所述,不需要佛教的理论,仅凭物理学的观念,就可以打破以眼、耳、鼻、舌的感觉来判定事物的陋习。我们的感觉都是错误的,即使看见了,也不一定存在;即使没有看见,也不一定不存在。
真正的真理,是佛的思维方法。当然,我们的思维,也是在第六意识的操纵下进行的,而第六意识本身,也是一个错误的东西,但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却只有利用它来慢慢引导我们,当把我们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我们的语言、思维等等,就像一双破烂的鞋子一样不管用了,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效力、作用,而只能丢掉不用。
丢掉之后的境界,又是怎样的呢?那时我们就能现量地感觉到。谁感觉到呢?是智慧感觉到,而不是第六意识感觉到。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已经转换为智慧,虽然还不是佛的智慧,但已经是菩萨的智慧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东西。当智慧出现以后,粗大的无明当即消失,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人生、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性。在禅宗、大圆满里面,就称之为顿悟。
这是最后的结果,于此之前,我们还需要思维,如果不思维,就无法培养智慧;想在我们的心里产生智慧,就必须思维;要思维,就要学中观、学无我。佛陀有着与常人的思路全然相反的全新的逻辑,如果我们顺着世间人的想法去走,就永远是轮回;这些与常识相反的东西,至少是不会跟着轮回走的,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智慧,亦即证悟空性的智慧。
以上所讲的,是肉体方面的观察方法。
(2)观察精神
精神方面的观察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精神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外在的粗大物质,就比较容易了解。之所以佛经所划分的五蕴当中的第一个是色蕴,就是因为色蕴表示了这些外在的、相对粗大的物质;而五蕴当中的识蕴之所以排在最后,就是因为识蕴所表示的精神层面最不容易观察。
对于我们这种层次的人来说,观察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分解时间来推理。对于物质而言,虽然通过时间也可以进行观察,但却并不是只能用时间来推理。比如说,要抉择这个房子的空性,除了分解时间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把房子分割为东、南、西、北、上、下等方向的方法来抉择空性,但我们的精神却无法采用这种方法来分割。
如何用时间来分解呢?就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来进行分解。
过去的时光已经彻底消失,它永远也不会再回来。虽然爱因斯坦认为,在超过光速的情况下,时间可以倒流,昔日可以重现,但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呀呀学语的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管是光速也好,超光速也好,都不可能把我们送回从前,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出现呢?不可能的;所谓未来,是指将要发生的阶段,对于现在而言,它尚未诞生,因而不可能在三千大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可能存在的东西,只会是现在。
但是,过去、现在、未来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比如说,如果我们把今天白天划分为现在,则今天白天之前的时间就属于过去,之后的时间就属于未来,现在的范畴内就有十二个小时;如果我们把这个月划分为现在,则上个月就属于过去,下个月就属于未来,这个现在,就有整整一个月;如果我们把今年划分为现在,则去年就属于过去,明年属于未来,这个现在就有三百六十五天……
那么,现在到底有多长呢?有人认为,真正的现在,就是当下的一刹那。
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分细,去观察现在的一刹那,会发现事实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当时间被切到最小的单位时,就像分解物质所遇到的情形一样,假如再分,时间就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因为时间的长度本来就是有限的,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总有一个时候,时间会被分解完。关于这一点,虽然不同的哲学家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时间是永远切不完的;有人认为,时间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不能再分了,但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时间在划分的过程中,只会越切越短,而不可能越来越长,既然如此,又怎么会分不完呢?肯定会被分完的。还有,凭什么说时间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不能再分了…
《慧灯之光四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