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四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四)▪P2

  ..續本文上一頁質。而依照佛經的觀點,無論是誇克還是微塵,都被打破了,最後什麼都沒有剩下。這樣一來,原來所謂的汽車就在我們的面前消失了。汽車去了哪裏呢?不管是汽車還是房子,只要我們去分析,最終都會在我們眼前失蹤而成爲空性,成爲我們的語言所無法表達的境界。這是依靠佛的邏輯,經過詳細分析所得到的結果。

  那時我們就會猛然驚醒:原來我一直認爲汽車是存在的,但現在通過分析才知道,不但汽車不存在,包括所有的粗大物質都不可能存在,雖然眼睛看得見,卻沒有一個實有的本質。我們所看到的各種顯現,都只是眼睛自己的感覺,除了眼睛的感受之外,真正有沒有這回事呢?根本沒有,誰也找不到,這就叫做空性。

  以上是從物質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在剖析物質方面,量子力學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爲什麼這樣說呢?是不是佛經裏面沒有更好的分析方法了呢?當然不是,佛經裏面有著更透徹、更清晰的抉擇方式,但針對很多在大學裏面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如果仍然套用兩千五百多年前使用的,佛教中觀、俱舍等方面古老的專用名詞來诠釋佛教,僅就名詞本身,都要解釋半天,這樣就有點費力,而直接借用原子、中子、誇克等等名詞,就無需解釋,大家會一點就通。

  不過我想,多數人可能不知道誇克究竟是什麼東西,更不要說誇克下面又是什麼了。其實,誇克是什麼並不重要,我們需要的,是超越它。怎樣超越呢?用佛的理論來超越。在佛教當中,包括誇克這樣細微的東西,也是要被毀壞的。

  有人會提出疑問:像誇克這樣不占空間,無色無形的東西有什麼可毀壞的呢?

  即使是對這種細微的東西,我們還是會有執著,如果存在這樣的執著,則縱然消滅了粗大的“我”,消滅了物體的性質,但正如《俱舍論》所言,色界和無色界天人的境界,就是很細微的,雖然不占空間,卻仍然屬于物質的範疇,所以我們還是要設法把它摧毀。

  怎樣摧毀呢?跟前面的方法一樣。如果繼續用剛才所講的方法去剖析,所有的物質都會變成空性。

  在剖析到沒有顔色、不占空間的程度時,如果我們覺得抓不住一個對境,無法去進行分解,就可以用不生不滅的方法來推理。

  通過抉擇不生不滅的方法,我們就可以知道,萬事萬物都是不生不滅的,既然沒有生,也就不可能存在。這些方法,都是是既方便,又有說服力的分析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來抉擇空性,也就不是太難的事情了。

  平時我們都認爲,一切事物都完美無缺地存在著,有我、也有外界,有肉體、也有精神,但現在一觀察才發現,這些東西根本找不到。

  包括有些科學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但即便有這種體會,他們也僅僅是從物質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其研究結果也不是究竟的,而只能往空性的方向走一截,所以,我們不能將物理學與佛法等量齊觀。要知道,物理學永遠也不能與佛法等同,只是它們中間的一部分觀點相似而已,到了最後,還是需要佛法的幫助,只有佛教的邏輯,才可以推翻最終的執著。

  又有人會說:既然萬事萬物都不存在,那我們的眼睛爲什麼又能看到這一切呢?因爲我們的眼睛錯了。爲什麼錯了呢?因爲我們的眼識,也有無明的汙染,它是錯誤的。

  關于這一點,我們很容易證明。比如說,除了火焰、河流等明顯的運動之物以外,其他任何一個東西,我們的眼睛看起來都是靜止的,但事實上,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很小的粒子構成的,這些很小的粒子在哪怕以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單位計時的時段中,也是不斷地生生滅滅,不斷地高速運動著的,在整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個靜止的物質。既然如此,爲什麼我們的眼睛看不到這一切呢?這就說明,我們的眼睛是有問題的。它受到了無明的遮蓋,所以看不到物質的真相。連這一點它都看不見,更深層次的實相它就更是無法探知了。

  另外還有舉不勝舉的例子,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你們回去慢慢想。不管怎樣,大量的事實足以證明,我們的眼睛是靠不住的。我們不能相信眼、耳、鼻、舌,不能因爲自己的眼睛看得見,就認爲它是存在的,這個邏輯此時已經不成立了。如果這個推論站得住腳,我們就可以說,因爲我的眼睛看到它是靜止的,所以它就不是運動的,而是靜止的,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不能這樣說。

  即使我們的眼睛看見了,我們的耳朵聽到了,也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爲無論是眼睛還是耳朵,都不能認知事實的真相。聲波也是刹那刹那變化的東西,比如說,當我們聽到“眼睛”這兩個字的發音的時候,不管怎麼樣,我們也聽不出其中的生生滅滅,我們聽到的,就是一個連續的聲音“眼——睛——”,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連續的聲音,只有一刹那、一刹那銜接而成的聲音片斷。

  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假如在黑暗中用燃燒的蠟燭在空中畫一個圈,我們就會看到一個明亮的火圈,但實際上哪有什麼圓圈呢?圓圈根本不存在。只是因爲我們的眼睛無法捕捉蠟燭移動的每一個瞬間和步驟,所以就錯把蠟燭前後運動的所有方位,都看成同時、連貫而不可分的一體了。

  同樣,發出“聲音”這兩個字所延續的時間,也可以分成很多個千分之一秒或萬分之一秒,這兩個字的聲音是一刹那一刹那地逐漸發出的,而不是不可分割的一體,但我們的耳朵卻無法分辨出這種原本斷斷續續的聲音片斷。

  再舉一個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宇宙輻射,宇宙輻射是由漂浮在高層空間的能量粒子所帶來的放射性射線的輻射,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非常細微的東西,它每時每刻都在穿越我們的身體,但我們什麼時候感覺到有什麼東西穿過我們的心髒、大腦呢?從來就沒有感覺到過。雖然沒有感覺到,但它實際上卻是存在的,所以,我們的觸覺,也即我們的身識也是靠不住的。

  綜上所述,不需要佛教的理論,僅憑物理學的觀念,就可以打破以眼、耳、鼻、舌的感覺來判定事物的陋習。我們的感覺都是錯誤的,即使看見了,也不一定存在;即使沒有看見,也不一定不存在。

  真正的真理,是佛的思維方法。當然,我們的思維,也是在第六意識的操縱下進行的,而第六意識本身,也是一個錯誤的東西,但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卻只有利用它來慢慢引導我們,當把我們引到一定的階段以後,我們的語言、思維等等,就像一雙破爛的鞋子一樣不管用了,它們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效力、作用,而只能丟掉不用。

  丟掉之後的境界,又是怎樣的呢?那時我們就能現量地感覺到。誰感覺到呢?是智慧感覺到,而不是第六意識感覺到。在那個時候,我們的第六意識已經轉換爲智慧,雖然還不是佛的智慧,但已經是菩薩的智慧了。我們需要的,就是這個東西。當智慧出現以後,粗大的無明當即消失,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東西,知道了人生、宇宙、萬事萬物的本性。在禅宗、大圓滿裏面,就稱之爲頓悟。

  這是最後的結果,于此之前,我們還需要思維,如果不思維,就無法培養智慧;想在我們的心裏産生智慧,就必須思維;要思維,就要學中觀、學無我。佛陀有著與常人的思路全然相反的全新的邏輯,如果我們順著世間人的想法去走,就永遠是輪回;這些與常識相反的東西,至少是不會跟著輪回走的,我們就要尋找這樣的智慧,亦即證悟空性的智慧。

  以上所講的,是肉體方面的觀察方法。

  (2)觀察精神

  精神方面的觀察方法,有一定的難度,因爲精神本身,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而外在的粗大物質,就比較容易了解。之所以佛經所劃分的五蘊當中的第一個是色蘊,就是因爲色蘊表示了這些外在的、相對粗大的物質;而五蘊當中的識蘊之所以排在最後,就是因爲識蘊所表示的精神層面最不容易觀察。

  對于我們這種層次的人來說,觀察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分解時間來推理。對于物質而言,雖然通過時間也可以進行觀察,但卻並不是只能用時間來推理。比如說,要抉擇這個房子的空性,除了分解時間的方法以外,還可以用把房子分割爲東、南、西、北、上、下等方向的方法來抉擇空性,但我們的精神卻無法采用這種方法來分割。

  如何用時間來分解呢?就是從過去、現在、未來叁個階段來進行分解。

  過去的時光已經徹底消失,它永遠也不會再回來。雖然愛因斯坦認爲,在超過光速的情況下,時間可以倒流,昔日可以重現,但這是不可能的。比如說,我們呀呀學語的童年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不管是光速也好,超光速也好,都不可能把我們送回從前,不存在的東西怎麼可能再出現呢?不可能的;所謂未來,是指將要發生的階段,對于現在而言,它尚未誕生,因而不可能在叁千大千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存在。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可能存在的東西,只會是現在。

  但是,過去、現在、未來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不存在什麼絕對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比如說,如果我們把今天白天劃分爲現在,則今天白天之前的時間就屬于過去,之後的時間就屬于未來,現在的範疇內就有十二個小時;如果我們把這個月劃分爲現在,則上個月就屬于過去,下個月就屬于未來,這個現在,就有整整一個月;如果我們把今年劃分爲現在,則去年就屬于過去,明年屬于未來,這個現在就有叁百六十五天……

  那麼,現在到底有多長呢?有人認爲,真正的現在,就是當下的一刹那。

  不過,如果我們把時間再分細,去觀察現在的一刹那,會發現事實並不是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當時間被切到最小的單位時,就像分解物質所遇到的情形一樣,假如再分,時間就沒有了。爲什麼沒有了呢?因爲時間的長度本來就是有限的,而不是無窮無盡的,總有一個時候,時間會被分解完。關于這一點,雖然不同的哲學家都衆說紛纭,有人認爲,時間是永遠切不完的;有人認爲,時間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後,就不能再分了,但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時間在劃分的過程中,只會越切越短,而不可能越來越長,既然如此,又怎麼會分不完呢?肯定會被分完的。還有,憑什麼說時間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後,就不能再分了…

《慧燈之光四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