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尊重因果、服从因果、相信因果,还是要跪在因果的脚下,因为我们的智慧还没有成熟,我们的功力还没有超越它,此时,它还具有很强的能力,此时如果不尊重因果,我们就会造业,并将最终受到因果的制裁。
总而言之,在学佛的初期,我们一定要行善断恶,不能对什么都不执着,而是要用好的执着来推翻坏的执着,要借助善业的力量来消除不善业的力量。
“灭除一切所缘境”,当意识知道眼耳鼻舌的信息是错觉以后,就开始变得聪慧起来,就不会再上当,无论眼睛怎么一再地告诉我们,这个东西是红的、绿的、方的、圆的等等,它都一概不接受;同样,当耳朵传递出悦耳的声音、刺耳的声音、嘈杂的声音等信息时,意识仍然不为之所欺;依此类推,鼻子闻到的芳香、恶臭;舌头尝到的酸、甜、苦、辣;身体感受到的温暖、严寒等等,都遭到了意识的一概否定:虽然你们这样认为,但你们的观点是错误的,红色既不是红色,方形也不是方形,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是空性。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不会再上当受骗,不会再盲从,被你们牵着鼻子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有佛陀告诉我的这些,才是唯一的真理。这就是证悟空性,就是灭除一切所缘境。
综上所述,首先,在我们的善恶执着还没有彻底灭除之前,要相信因果,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其次,虽然我们能感受到一切,却要明白这只是源于感官的感觉,而不能认为这都是实有的,因果实际上并不存在,都是空性。
比如说,当自己作了坏事而受到恶报,其中无论是作坏事,还是遭受报应,都建立在身体感觉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昨天吃了海鲜,今天就遭到病痛的折磨,谁知道我们在造作杀业呢?就是我们自己的感官。眼睛看到手去拿海鲜并送到嘴里,然后由舌头尝到了海鲜的滋味,其中的眼睛、手和舌头,就是证明我们造作恶业的证人;同样,谁能感觉到我们在生病呢?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因此,除了我们自己的感官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善业与善报,恶业与恶报。
当我们了悟这些道理之后,对一切外境都不再会有执着,通过日积月累的熏习,就能令智慧逐步成长,令这些错误的概念逐渐淡化乃至彻底消失。当智慧的力量完全超越因果的时候,就不会再受因果的制约,不会再受山河大地、地水火风的影响,善也不是善,罪也不是罪,继而从根本上打破了因果关系,获得了最终的解脱。
此时,就像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除了蓝色的虚空之外,看不到任何东西一样,我们的心也除了一片虚空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至于外在的物质,也只是我们意识的投影而已,一旦证悟了内在的智慧,外面的一切也就随之而解。
“此人踏上佛喜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现在还不能着急,要从人身难得等加行开始启程,当我们从最基础的起点向解脱迈进的时候,就踏上了佛陀所欢喜的征程。通过天长日久的积累,就能一步步往这个方向趋近。
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
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证佛密意。
无论在任何时候,如果把无欺的因果缘起规律,与远离一切承许的空性割裂开来,将其分别执着为相互矛盾的两种法,此时就没有证悟佛的密意。
永不错乱、真实无妄的因果缘起规律,与一切万物的空性,是互不排斥而同时位于同体的。关于这一点,也可以用科学来阐明: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在物理学的概念范围内,粒子速度的变化,常常可以达到和真空光速相比拟的数量级。也就是说,眼睛所见到的静止之物,与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一秒的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的时间内所发生的飞速运动,也同样是平等共存,不可分离的一回事,离开了眼见的静止之物,就没有瞬息万变的粒子运动;除了瞬息万变的粒子运动,也就找不到眼前的静止之物,并不是抛弃了静止的物质而重新创造出高速运动的粒子,肉眼看到的静止之物,就是物理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所看到的运动之物,这就是同一物质在不同层面的两种现象。
同样,有因果与没有因果,也是从有错觉与没有错觉的两种境界、两个侧面所反映出的一体之法。我们不能在因果之外另找一个空性,否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说不通了。通过物理学的概念,就能使我们很容易地接受这些理念。
一旦无有轮翻时,现见无欺之缘起,
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
什么时候能够证悟佛的境界呢?一旦不再有轮番交替、互不圆融的见解,不会再简单地认为:我们去看的时候,因果就是存在的;当佛去看的时候,因果就成为了空性。现在因果开始起作用,就不可能再是空性;现在因果开始退场,就到了空性登场的时候了,而是在因果无妄的同时就是空性。就像在肉眼现见静止之物的同时,该物质本身就是运动不息的,而不是先有静止的物质,在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时候,它才变成运动的一样。物理学家所见到的,相对于我们的肉眼而言更靠近物质的本质,因而更为准确,但也不是最准确的。唯有佛陀所见到的,才是一切万物的真面目,因果本来就不存在,只是在我们五根的错觉中,才真真切切地存在着。通过物理学的试验来证明肉眼的不可靠,并进一步引申出这些结论,就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物理学的理论是现代人所熟知的范围。
如果没有认为缘起空性是轮流的时候,就能在现见因果轮回的同时,断除一切执着之相,充分地印证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
有人觉得这种观点神秘得难以接受,便会反驳道:因为有了某个房子,所以我才会付出很多的钱去买它,既然房子都不存在,我拿钱去买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些都只是我们的错觉而已。佛陀永远都不会否定我们的错觉中有东西存在,否则就成了断见,但佛陀也不会因为我们看到某个东西,就承认这个东西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肉眼所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就像我们眼见一个白色物品,但其本身却不一定是白色的一样。
我们凡夫都是很执着、很傲慢的,往往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正确的,只有“我”说了才算,只有“我”的眼睛说了才算,始终以五根的错误信息为标准,凡是与之不符的观念,都一概否定。既然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些道理,从此以后,我们不能再被五根牵着鼻子走,而要以佛陀的思路为指南,遵循佛陀的教诲去行持。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我们必须要依靠眼睛去看佛经,依靠耳朵去听讲解,才能接收到佛陀的教言,所以暂时还是要利用它,利用它们来最终推翻它们自己。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没有火柴、打火机的情况下,人们生火的时候,就将两片很薄的木板相互不停地使劲摩擦,从而产生出火花,并最终使木片本身燃烧起来,直至化为灰烬。同样,首先我们要借助眼睛、耳朵等等来了解佛的理论,进而又要以这些理论来推翻眼、耳、鼻、舌自己的观点。
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去修习,当修行程度达到理论的高度时,就获得了真正的成就,再也不受因果的约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接受它(指五根)的指令,服从它的吩咐,要对它言听计从、惟命是从,所以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以前我们一直不间断地在蒙受着它们的欺骗,因而导致了各式各样的痛苦,现在是撕下这个骗子的假面具,揭穿其真面目的时刻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与之拼斗。
真正的胜利,并不来源于外界的争斗,与他人搏斗,同敌方交战,杀死多少敌兵,占领多少国土……都不能获取真正的胜利,只有与五根厮杀,与我执拼命,在战胜五根的错觉与我执以后,才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释迦牟尼佛也说过:“我不与世人争。”也就是说,我与凡夫之间,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东西,一切不好的东西,都是自己造成的,都是自己的眼、耳、鼻、舌所造成的。别人不可能给我造成什么恶果。我们不需要与他人争斗,不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获得的胜利,只需要与自己争论,与自己挑战,只需要以调伏自己、战胜自己所获得的永久性胜利。
比如说,我们常常会以为,今天我与别人吵架时真是神勇无比,我充分地施展了自己的骂人专长,适时地采用了有力的贬斥方式,以敌人不可还击之势英勇地罗列出对方的种种不是,最终平息了对方的嚣张气焰,打垮了对方的精神防线,将对方逼到无话可说的地步,获得了绝对优势的全胜,我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其实,这种所谓的胜利并不是真正的胜利,我们不但不是值得自夸的胜利者,反而是可怜的失败者,因为我们在骂人的过程中,说出了很多粗俗、恶毒的语言,生起了无数凶狠、邪恶的嗔心,将来必然会承受这些恶业的果报。我们自己让自己下堕,自己让自己受苦,我们必将会自作自受,这种损失是极其惨重的!
在座的人当中,有学习西方哲学的,也有研修东方哲学的;既有禀承儒家思想的,也有崇尚现代科学的,请大家比较一下,在你们所学的知识领域里,有没有这样的思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思想都是佛陀特有的伟大思想。前面我们也讲过,佛陀的大悲心是无出其右、独一无二的,此处我们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到,无论佛陀的大悲心还是大智慧,都远远超越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学科与思想,依靠这一思想,就能走到轮回的彼岸,这一点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企及的。世间的其他学问不但不能让我们彻底脱离轮回,甚至会让我们陷入邪见与贪婪的死胡同。既然如此,我又怎能不信赖佛陀、崇拜佛陀,又怎能去相信哪些令我们误入歧途的邪说谬论呢?在通达这些道理以后,就会对佛陀生起无比的信心,这就是正知正见,这样的正知正见永远都不会退失,因为我们掌握了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足以证明佛陀所具备的真知灼见,是旷世空前地伟大与独有的。
前面也讲过,虽然净土宗是非常好的宗派,但在年轻人当中,却应该推广智慧与大悲,将闻、思、修紧密地结合起来。每个人都没有理由不接受佛的理论,倘若每个人都能接受并奉行佛的理论,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智慧和悲心,天下就会成为和平美好的世界。每个人不但今生能过得美满幸福,走的时候也能够在宁静祥和的气氛下,开开心心地离去。
我们不要去追求那些神神秘秘的东西,虽然我们也不排斥神通、神变,但必须清醒地知道,真正能够挽救人类的救星,就是智慧与悲心,除此之外不可能存在什么其他的救世主,因此,我们要弘扬与传播的,就是大悲心与大智慧。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普天之下的所有众生都拥有这样的悲心与智慧。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悲心与智慧,则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打击与竞争,都能从容不迫地保持微笑,就如前面所讲,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也能心甘情愿地放弃现在,去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佛陀最伟大的地方也在于此。
“尔时见解即圆满”,当断除一切执着的时候,我们的见解就到达了无法超越的终极圆满。
了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
缘起性空显现理,不为边执见所夺。
最后,宗喀巴大师忠告我们:
“了知以现除有边”,所谓“边”,就是极端。如同悬崖一般可以使我们堕落、下坠的致命险境。原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永不更改的真理,这就是“有无二边”当中的“有边”。现在了知了这一切的真相之后,就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去看待周遭的一切,而能在耳闻目睹到所有显现的同时,明白这一切统统都是空性,都是并不存在的虚幻假立的东西。
“以空遣除无有边”,依靠空性的见解,就可以遣除“无边”。
什么是空性呢?什么也没有的单空叫做空性吗?这不叫空性。所谓空性,是指虽然一切万法其实都如同虚空般不可成立,但我们却能眼见耳闻,在凡夫的错误境界中,这一切都可以成立,这就叫做空性。
所谓的“无边”或者“无有边”,就是指断见。原来我们认为,看得见、听得着的事物就是有;既看不见、听不到,也无法感受的事物就不存在,也就是无。如今真正通达了诸法空性的内在含义以后,就知道自己原有观点的错误所在。
我们既不需要去推翻任何一个宗教的见解,也不需要去推翻哪一个学术的观点,就是要推翻我们自己原有的错误观念,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
有些不了解佛法的人会认为这种说法是一派胡言:怎么能将推翻自己的观念作为生存的意义呢?这不是两相矛盾的吗?
但佛陀却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挑衅,教派之间的争斗,学术之间的辩论中获取胜利,都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战胜自己的愚昧执着,推翻自己的错误观点。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证悟空性,如果未能证悟空性,就做不到这一点。
“缘起性空显现理”,缘起性空就是空性,缘起与空性永远都不会分离,就像宏观的静止与微观的运动一样,眼睛所见的静止之物在微观世界中,就是分分秒秒不停息的运动之物。
“不为边执见所夺”,自己所拥有的智慧不再会被边际的执着之见所掠夺。
当达到这一境界时,我们的见解就不必再提升,但现在我们只是从理论上知道了,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凡夫,怎样才能达到理论的高度呢?这是有办法的,所谓的办法,就是修行,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去修行。
(五)结语
如是三主要道论,自己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而精进,速修永久之佛果。
当我们能如实通达以上所讲的三主要道论时,就应当赶紧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精进勤奋地修持永久之佛果。
在悠长的轮回长河之中,我们曾无数次地获得过世间的名利等等,如今这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如果不能获证菩提,我们将来也肯定会无数次地获得这一切,但这些都不是恒常的,都不能与我们永不分离。今天所拥有的,明天也许会不复存在;今年所获取的,明年也许会不翼而飞。惟有佛的果位,才是永恒的东西,一旦拥有之后,就再也不会失去。
为了所有众生都能寻找到终极的永恒,我们应当放下一切自我,孜孜不倦地潜心修持。
《慧灯之光四《三主要道论》讲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