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福德日记4月1日─人身难得

  4月1日─人身难得

  众生的习性容易乐着不善之法,不需去学习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就自然会生起;有时好不容易生起了慈心,瞋心却又紧跟着来,这就是众生要修行的困难。不仅如此,放逸和懈怠,也常造成我们修持时的大障碍,直到死亡来临,已后悔莫及!

  若不能精勤修持正法,不为来世作大利益,则今生所得的暇满人身徒然无用,就像商人入宝山空手而回一样。因为没有修持,所以也难以累积福德、智慧资粮,进一步便会造成后世不得善利,常堕恶处,轮回流转,受诸苦毒。

  所以为了对治此类恶习,佛教传统从善因、比喻和数量三个方面,鼓励学子们把握人身难得的机会:

  一、善因:

  要转生为人,首要条件是持戒(戒有皈依戒、五戒、菩萨戒等)。然而想受戒也要有受戒的因缘;再者,去受戒的人多,能真正持守戒律的人很少;觅道的人多,能如实求法的人少,能如法修持的更少。

  二、比喻:

  有情获得人身的机会,就像每百年才浮出海面的盲龟,恰巧以颈钻入浮木孔的机率——如是难得!这是佛典里常见的譬喻。

  三、数量:

  以六道众生的数量而言,地狱道的众生如同世界的微尘那样多;饿鬼道的众生如同河里的沙子那样多;畜生道的众生如同一满盆的沙子那样多;天道和人道的众生却如同可放到指甲上的沙子那么少,可见能获得人身是多么难得!

  藉由思惟人身难得,能让已得暇、满人身的佛弟子们于正法生希求心,发起为究竟利乐而修正法之心,把握当下,认真修持,发精勤心,而不懈怠。

  

  《大般涅槃经》云:「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梵网经菩萨戒.序》云:「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