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福德日记3月23日─「闻」、「思」是修行吗?

  3月23日─「闻」、「思」是修行吗?

  在台湾,「传统」佛教环境对于听闻佛法、思考佛法的教育模式一直是认同的,但实际观察教界情形,却呈现出一种与传统学习(三慧)方式完全相反的态度。

  有些人一旦踏入佛门,有了些许的禅修体验后,便觉得「闻、思」其实不太重要,学习二者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认为「禅修」似乎简单多了,只须坐下来、闭上眼,就是修行。总之,只要谈到「闻、思」,大家都情愿修行(打坐、念佛)、累功积德(放生、布施);而认为「闻、思」不是修行,对于清净三业、减除烦恼没有多大用处。

  如果我们确定「学习佛法需要不断地闻、思」之后,那么我们再来想一想「闻、思」(听闻佛法、思考佛法)究竟是不是修行?到底会不会有功德?

  有关「闻、思」的学习、利益和重要性,在佛典里不胜枚举(请参考海涛法师所辑录之《多闻修学圣典汇编》),例如:

  《大般若经》提到菩萨为了「引发闻、思、修」必须先「净修身、语、意戒」,意思是说为了使学习(闻、思、修)能自利、利他,一定要持戒。在《长阿含经》佛说:「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闻,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则梵行具足。」《长老偈》云:「多闻增知识,知识增智慧;由智见真谛,谛使人美善。」这说明如果我们不多多闻思,如何能实修?闻思得愈深,修行才会愈进步。

  多闻思是功德财,多闻思能增长善根,这是佛、菩萨一致强调的,而且要「多」──广泛且深入的学习。学习佛法是善业,所以学习佛法也会有功德。

  学习佛法即是修行、即是功德的积聚──任何善业、善行的积聚。

  

  有些人会在学习中迷失,因为他们对深奥的佛理与逻辑太入迷了,因此成为了一个学者。佛教所提到的「闻」,不应以世俗教育的「学习」来相比。「闻」就是修行,它是每个行者都必须经过的阶段。

  学习也不一定是指学习哲学,或是一些枯燥的理论。佛法是一种我们每日生活都可资应用的东西。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