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四章 梅花与道情

  

第四章 梅花与道情

   在见道的高僧哲匠而言,在具有由“色”见“空”的大智慧下,却认为“河山并大地,齐露法王身”,娱人的花草,却是至道的露显。

  

唐僧古梅诗云:

  火虐风饕水渍根,

  霜皴雪皱古苔痕;

  东风未肯随寒暑,

  又蘖清香与返魂。

   古梅的遭受诸般折磨,正是比喻修道者遭受苦难之多,与修持时间之久。古梅的“枯死”,也象征着修道人的“大死一回”,把以往的情识意想,修持到荡然无存的地步,于是“至道”显露,在时节因缘的来到下,于是悟道,正如古梅的返魂着花。

  

  虚堂智愚禅师:

  千年苔树不成春,

  谁信幽香似玉魂?

  霁雪满林无月晒,

  点灯吹角做黄昏。

   比喻常人的礼拜佛祖,只因知道佛祖已超凡入圣,如佛祖也似古梅的不绽花,恐怕也不会为人所崇拜顶礼,渡过普通而寂寞的黄昏。

  

  虚舟普度的墨梅诗:

  常忆西湖处士家,

  疏枝冷蕊自横斜;

  清明一片当时事,

  只欠清香不欠花。

   比喻禅师悟道的时候——“当时一片精明事”,可是可叙说的是“悟道”的过程,言语可表叙的部份,而不是道的本体,和那至高的境界,正如画梅花时,只能描绘梅花的形状,不能显示梅花的清香一样。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