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1经 根本法门经▪P2

  ..续本文上一页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听的……所感觉的……所识知的……单一……种种……一切……他证知涅槃为涅槃,证知涅槃为涅槃后,不思量涅槃、不在涅槃中思量、不从涅槃思量、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欢喜涅槃,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以痴的灭尽而离痴。

  以烦恼已尽之力的第六理趣阶位部分终了。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证知地为地,证知地为地后,不思量地、不在地中思量、不从地思量、不思量『地是我的』而不欢喜地,那是什么原因呢?我说:『如来已遍知至终极。』

  水……(中略)火……风……生命类……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天……遍净天……广果天……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听的……所感觉的……所识知的……单一……种种……一切……他证知涅槃为涅槃,证知涅槃为涅槃后,不思量涅槃、不在涅槃中思量、不从涅槃思量、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欢喜涅槃,那是什么原因呢?我说:『如来已遍知至终极。』

  以如来之力的第七理趣阶位部分终了。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证知地为地,证知地为地后,不思量地、不在地中思量、不从地思量思量、不思量『地是我的』而不欢喜地,那是什么原因呢?像这样,已知:『欢喜是苦的根。』后,『以有[为缘]而有生,对已生者来说有老死。』比丘们!因此,在这里,我说:『以一切渴爱的灭尽、离贪、灭、舍弃、断念,如来已现正觉无上遍正觉。』

  水……(中略)火……风……生命类……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天……遍净天……广果天……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听的……所感觉的……所识知的……单一……种种……一切……他证知涅槃为涅槃,证知涅槃为涅槃后,不思量涅槃、不在涅槃中思量、不从涅槃思量、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欢喜涅槃,那是什么原因呢?像这样,已知:『欢喜是苦的根。』后,『以有[为缘]而有生,对已生者来说有老死。』比丘们!因此,在这里,我说:『以一切渴爱的灭尽、离贪、灭、舍弃、断念,如来已现正觉无上遍正觉。』

  以如来之力的第八理趣阶位部分终了。

  这就是世尊所说,那些比丘不欢喜世尊所说。

  根本法门经第一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地即是神(MA.106)」,「神」为「我」的另译,《杂阿含109经》译作「地即是我」。

  「于地有地想(MA.106)」,南传作「觉知地为地」(pathaviṃ pathavito sañjānā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觉知地为地」(perceives earth as earth),并解说,这不是佛法的「如实知」,一般人的「觉知」已导入了偏差。

  「计(MA.106)」,南传作「思量」(maññati,另译为「想;认为;考虑;思考;思惟」),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想象;抱有(思想、意见)」(conceives)。

  「识(MA.106)」,南传作「所识知的」(Viññāt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所认识的」(the cognized)。

  「从地思量」(pathavito mañña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想象[他自己]从地[分离]」(he conceives [himself apart] from earth)。SN.35.90的「不应该从眼思量」(cakkhuto na maññey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应该从眼想象」(should not conceive from the eyes)。

  「已遍知至终极」(Pariññātant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已完全理解它到底」(has fully understood it to the end)。

  「不欢喜」(Na…abhinandu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欢乐」(did not delight in),并引注释书的解说,比丘们不欢喜的原因显然是因为教说深深地探入到他们自己慢的弱点(the tender regions of their own conceit)与残余的婆罗门见。后来,当他们的自尊心受挫时,佛陀为同样的这些比丘阐述了Gotamaka经(AN.3.126, 另版AN.3.123),在那次教说中,他们全证得了阿罗汉果。

  

《中部1经 根本法门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