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事就变化了。从四十八大愿当中来学习,我们要怎样起心动念。法藏比丘在因地当中发了这四十八愿,愿愿利益众生。因地当中殊胜的修行。迅速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庄严。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你现在能记忆吗?净土中的修行就要建立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这是一个修行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种诀窍。要反复思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好处,种种庄严。让你读经干什么呢?为什么要读呢?思维,复习,心里要加深印象,不能读完了什么都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你不能不知道。天天在念《弥陀经》,你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吗?把自心收摄起来,心静下来,从自己清净的心里面,我们来回想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首先回忆阿弥陀佛的好处。为什么叫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智慧,无量的神通自在。,无量无边的庄严,世出世间无不觉悟。菩提心能得真实圆满,自己内心无有一个烦恼不清净下来。自心没有一个烦恼,自己身心世界是功德宝藏的具集,所以功德无量,神通无量。从无量的清净心中显出他自身的庄严。无量无边的相好功德,功德增长。所以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遍法界,横遍十方,没有一个地方不在。进入我们众生的心想之中。当我们心想佛的时候,阿弥陀佛真实就显于我们自心之上。是心是佛,是心念佛,是心作佛,阿弥陀佛无量的清净功德庄严就显现于我们自心。在这种忆佛念佛当中我们能得到阿弥陀佛的亲近加倍,功德神通加倍。阿弥陀佛的庄严,是第一大类的庄严。第二类的庄严,是菩萨眷属的庄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无数尽虚空遍法界的菩萨,都是功德圆满,成愿再来,度化众生,广施方便。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诸大上善之人集聚,这样的大善知识什么时间都能遇上。除了这些菩萨之外,还有许多声闻圆觉,天人善知识,哪一个层面的善知识都有,你需要五戒的善知识教育你,你需要声闻圆觉的善知识教导你,都有。所以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这些眷属无量无边,各种层次都有。我们与诸大菩萨,天人善知识集会一处,这是多好的福德因缘。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有大善根的人。跟阿弥陀佛一样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福德智慧加倍。西方极乐世界的眷属都具备神通智慧清净庄严,这是他的眷属庄严。第三类的庄严是依报世界的庄严。种种水鸟林泉都是功德成就。水鸟林泉都能听经闻法。每一个鸟都能够演说佛法,每一寸土地,每一颗树都能多元化科技发展,能显清净佛国。一切即一,整个西方极乐世界和整个莲花藏世界海都是。在整个西方极乐世界当中莲花庄严,清净无染,种种庄严,青色青光,白色白光,各种光明遍照无遗。整个世界清净无遗。如手掌一样的平,柔软。在整个世界当中,凭自己现在的想象力来感受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三类的庄严,阿弥陀佛的庄严。,菩萨眷属的庄严,乃至依报世界的庄严。你能记多少你就思维多少,把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依正的庄严能在自己内心清晰无遗地显现。每天你这样修,你有空就想这种好处,不要睁着眼睛到处看,外面没有什么好看,也没有什么好听,你要静下心来思维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你思维不起来就把《无量寿经》念一念。《阿弥陀经》念一念,整个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又开始出现。从文字般若,我们理解这些文字,依文字去观照观照般若。
在内心里把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观想起来,对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的印象加深。到我们自己心里都非常清楚明白具足无疑,在这种时候,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心就有了。这是要修的,不能说我信就行,这是需要修行的,不修行起不来。所以说你们可以早一点来,自己早一点来观想整个西方极乐世界,思维整个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如果你能思维半个小时,你的心在思维过程中修行就建立起来了。你在这样的思维观想过程中烦恼就慢慢清净下来了。你带着清净心来听经闻法时,感觉就不一样。如果不信,你现在把你眼睛睁开,再来看看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你所看到的人和几分钟前所看到的人就有差别。你带着慈悲心,清净心,带着与诸佛同在的心来看周边的人和事,和刚才几分钟前所看到的人和事就不一样。让整个身心充满功德慈悲喜舍。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再睁开眼睛看看身边的花,和几秒钟之前看到的都不一样。我一天看书我累了,我收摄心神闭目养神,用自己的恭敬虔诚在自心中放大光明,在诸佛世界中安住于身心世界。加倍我内外透澈。十方诸佛安住于我的身心世界。面对一条鱼,一颗树你同样用这种心情,经过几分钟他又不同。乃至你晚上面对这盏灯修行,也不同,看了就能改变你这种观感。所以从这些事情当中,修行就这么快。你修了之后马上立竿见影,就能得到效果。但是你方法要正确。有的人念了两句佛,我怎么还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你能够前进一步,这样修行非常好。而且这样的效应一点一点就建立起来了。像你们那样学佛很难成就。为什么?他今天读书,他说好苦啊。你修行修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苦,那么你很难。为什么呢,你不自在,修行当中没有效应,你怎样建立起这种修行?所以在每一个当下,要体会到那种学习的听经闻法的快乐。听了两个小时后,我精神饱满,越听越自在欢喜。三个月下来你叫他走,他还不愿走。这说明你把心态已经建立起来了。他不能体验到这种快乐的话,听不了两天他就会跑掉。学佛就要在当下建立这种快乐。当你把心安住在这种好处之上了,痛就觉察不出来的。你心专心一致在法喜充满的过程当中,腿痛是感觉不到的。最后讲完了,大家要走了,你才感觉到今天我都坐两个小时了,就像在禅定中,那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把这种快乐现实在生活中,我们每面对一个众生我们要让他们充满欢喜心,恭敬心。要给人留好印象。你不能走一路黑一路,这样你的人缘就越来越少,你的朋友越交越少。路越走越窄。我们学佛跟做人一样,要走一路亮一路。你面对另一个众生的时候,你建立这种心态,为人处事这种方法你就学会了。起心动念都要建立这种快乐,当你自己不烦恼的时候有谁能让你不快乐呢?别人诽谤你,我就想我不能让自己不快乐。他诽谤我就是要让我不快乐,我不上当。你骂我,我不听,他就起不到作用。所以有这种智慧的人,是善于自我保护的。如果你一上当,一受骗之后,他要诽谤你,你马上就不高兴,要讨公道,世间上哪有公道可讨,越争越烦恼越不快乐。那你早就上当了。所以说要学佛,你在这种过程中,往往上了当半天才反省。能够不上当,要学会不上当。当你学这种不上当,就是会修行的人。当下能建立自己的快乐。修行的快乐是在当下建立的。心态一改变,方法一改变,这种感受就不一样。你为什么感到苦呢,你对佛法没有看重。你没有看得重要,你身体的种种感受就超于佛法的力量。所以往往在这种时候是一种试验,能验出来,你是否把佛法放在第一。我们刚出家,刚参禅最能体现出。开始佛法未建立起来,整天围绕在这里痛,在那里痛。我要放下去了,才五分钟。所以开始参禅痛得不得了,没办法。慢慢自己能体会到这种快乐。就如心一心一意在游戏上了,就不能感觉到腿的痛苦。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学到怎样去参禅,怎样融合到一起,能够力争早日做到一心不乱,能够早日学到,世间上的痛苦相应就减低了,红尘当中这些烦恼痛苦自觉不到。要从一种学习过程中,都能享受到快乐,你就感觉到比较轻松,非常享受。法要来临的时候你的心是欢喜的。如果你天天听经都非常艰难,明天再到七点钟的时候,又要听经了。每天早上起来一听打板,钟响,你能不能起来是另一事,但是你心态不好你对佛法的快乐就建立不起来。一听到打板,一听到钟响,每天精神抖擞起来。如果不然你那种信心从哪儿建立呢,是从一点一点事情中来增长的。一下能树立信心太容易了,完全能够做到,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每天的早晚课。心态是自己可以掌握,要以一种好的心态出现。有烦恼了念佛,有人诽谤我了,阿弥陀佛,我还债。自己掌握来念佛,来转变自己,来建立自己身心和佛法融和的愉悦。你在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前面,吃饭的时候走在前面,世间上这种好处你就走在前面。因为平时你在这些好处当中,一见到好处就处于不自觉的状态。所谓功德法,我们就像见到所有的好处一样,能争取第一位,这样的功德是无量无边。要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今天就是这样的心态。所以念佛是念心。有的是越念越苦,越劳累,完了,这种念佛他的心态没有转变。我们每念一句佛,要把自己的欢喜心念起来。一听说阿弥陀佛我们的心就欢喜,所以说欢喜无量,你欢喜阿弥陀佛这个名字,念起来口干舌躁,念起来很艰辛,到你临命终时就念不起来,心烦恼。平时念佛并没有欢喜之心。一旦有事就艰难。所以我们念佛主要是要有欢喜之心。有信愿之心就不一样了,这样和诸佛菩萨住在一起,自己欢喜自在的心起来了,才有这种心态。因为这样就用我们自己的虔诚心来激发我们的感恩心,对我们修行是一种保护,这是一种无量的功德宝藏。为人处事,说话,发心诵经,做事是一种修行。我们听佛也是听心。当你在佛法中听得自在,安住于清净当中,你躺在床上观想十方诸佛加被于我,安住在莲花当中,你这样去做,这是教你怎样去修行 。要用心才能具足这种心态,所有善知识修行的诀窍就在这里。你把这种东西一旦建立了,以后我们三个月自然有一种不同的心态,那我们讲经就成功了。我们拿着经书就像拿着如意功德宝藏,就像你得到摩尼宝珠,想什么有什么,你高兴得很。你用这种方法欢喜自在正定,不管你干什么都有这种心态,要保持这种心态你就很具足了。面对诸佛要这样。诸佛是无上法王,我们的所有毛病他都最清楚,十方三世诸佛都这样。他看我们这些众生的心非常清楚,明白。就像观手中的果一样,就像自己看自己的手掌一样,阿弥陀佛观现前的众生就是这样清楚,所以你要像大势至菩萨一样,念众生如母忆子。但是我们众生念佛没有这种心,不孝的子孙。所以我们现在要有一颗虔诚恭敬的心,忆佛念佛,和诸佛住在一起才能断我执的烦恼。面对每一部经,面对所接触的每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如服药,来对自己的烦恼,来对自己的执著,来对自己的虚妄分别。在这种过程中来建立学习和安居,以这样的心态下来,不要说功德,就你自身感受上来说,且不管他功德不功德,你自己感受一下。所以过了这三个月后我们来考问,把最初讲的这种心态,当下安住快乐、放下。就要有这种心态,所以说如果学不会,那么在《无量寿经》当中建立,要认识《无量寿经》的殊胜。阿弥陀佛以法门来救度众生,以无妄的方便给予众生真实的利益。《无量寿经》非常殊胜。到末法时代一切的经书都看不到了,释迦牟尼佛要把这部经放在世间上,那种殊胜非常不可思议。《无量寿经》因果具备,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无量阿僧之劫这是因地当中的修行,非常殊胜。成就了现在的阿弥陀佛,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那叫有因有果。因果具,所以非常殊胜。现在又导果为因。一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正位不退。这样修行多殊胜。这是第一种殊胜。信解具备,第二种,能开发你的信心。这一部《无量寿经》当中开发信心和胜解,两种都开发了。信心是什么,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大愿,要信其因信其果,要开启信心的。信心都是从自心,自信净土。整个西方极乐世界和我们自己是息息相关的,依据我们自己的发心来建立的,都能从自心当中求得。这是一种甚解。诸法如画,般若法门。只要你有信心就能往生。诸佛如幻,烦恼如幻,年龄也如幻,你现在活了八十多年了,你那颗心是不分别的心。你的身体有年龄,心没有。你不要执著你八十岁不能往生,一定能往生。你没有文化也能学佛,有些众生说我业深重,阿弥陀佛接不接迎我?当然要接啦,他不嫌弃你有业,要不怎么说阿弥陀佛这种大恩德呢。你所担心的问题完全不是问题。诸法如幻,要有这种智慧,要能放下。诸法如幻,你要有信心,心求之则有,心不求,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你不修行就没有。所以说从我们自心上来说,要知道为实法门,一切的一切都是唯实所显。 所以我们现在从自己发心上有信心,有愿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从这个角度开启我们自信之心,不要含糊。所以把这种般若信心和智慧的理解两个方面都具备。《无量寿经》非常殊胜。愿行具备。我们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得无上菩提。《无量寿经》上说这是阿弥陀佛愿力所建立,整个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愿力所显现,都强调一个愿字。我们今天要往生也要有这种愿心,没有这种愿心就成就不了。有愿心之后选择四十八大愿,选择无量清静佛,经过无量阿僧之劫,光有愿心是不能成就的,所以在下卷,无量经下卷专门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往生的修行。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光是信,不修也不行,有外缘而没有内因也不行。尽管是殊胜的弥陀法门,阿弥陀佛伸手下来后,你不伸上去拉着阿弥陀佛就很艰难。有外缘没有内因就很难成就,不是阿弥陀佛不慈悲,是你自己不主动。阿弥陀佛愿行具备。《无量寿经》把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以及他怎样修行都讲得很清楚。这是第三种殊胜。第四种殊胜理事具备。你有这样的愿行,修行的时候也要事理具备。《无量寿经》也讲了实相理相,事理圆融。事是什么呢?要具备事理的圆融。我们自己要念佛吃戒,要修行,要拜佛要听经闻法,不执著一切。念到一心不乱,所以从因果具备,信解具备,理事具备。整个西方极乐世界要结合起来,让你感受到佛法的真实。给你说西方极乐世界有,是否真的有呢。你能印证,当你自心清净了,你能面见彼佛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显现在我们面前,你自己也能见到真实的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娑婆世界就在慢慢转化。娑婆世界是不是呢,说《无量寿经》,大家要从这几个地方来听一听《无量寿经》要学会。
《安居讲法第一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