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钱财的僧伽们。
旃檀、莲花或大茉莉,此诸香微小;
持戒者香最上,彼弥漫于诸天;
戒香不但顺风送,也能逆风熏;
唯有戒水能净有情的尘垢;
唯有善护圣戒能使热恼究竟的清凉;
戒为升天之门,入涅槃之城门;
国王虽然盛饰摩尼珠,还不如行者以戒庄严的光辉。
[20]根据上座部的戒律,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比库必须具备以下五项条件:
1.有效之事 (vatthusampatti)——人选必须没有导致他失效的因素,那就是:他不曾杀父、杀母、杀阿拉汉、以恶意使活着的佛陀身上流血、分裂和合的僧团、淫污比库尼(bhikkhunī,比丘尼)或沙马內莉(sāma
erī,沙弥尼);他不能执着不信因果的坚固邪见;他必须是自由身份与奉公守法的人,不是囚犯、奴隶,也不是强盗等犯法的人;他必须不欠债务,没有政府公职在身,并且没有麻疯病、痈、疹、结核病、癫痫这些难治的疾病;他的年龄至少达到二十岁而且父母同意他出家;他必须具备三衣一钵;他不是黄门(没有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异常的人)、两性人或贼住者(曾经冒充比库或沙马内拉的人);他不是犯边罪者(曾经出家为比库并且违犯pārājika罪的人)或皈外道者(原本在佛教中出家,然后皈依外道,之后再回到佛教来请求出家者);他必须没有畸形、驼背或残缺,不盲、不聋、不哑。
2.有效之僧团(parisasampatti)——如果在印度之外受具足戒,包括戒师在内,在传戒时必须有最少五位真正的比库举行甘马;若是在印度之内则需要最少十位。如果其中的某些比库曾经犯了巴拉基嘎罪,或者是以前受戒时不如法,致使真正的人数不够,那么传戒的甘马就失效。
3.有效之结界(sīmàsampatti)——若界是无效的,例如有电线或水管等把界堂和界外的建筑物连接起来,那么传戒的甘马就失效。再者,参加甘马的众比库之间的距离不可超过两个半腕尺。
4.有效之动议(
attisampatti)——其中一位比库必须宣读动议来通知其他比库有关人选请求受具足戒及谁是他的戒师。在动议之后必须再宣读甘马三遍。如果宣读动议及甘马时的次序不正确或不完整,那么传戒的甘马就失效。
5.有效之甘马(kammavàcasampatti)——必须以正确的语法来宣读甘马。若用错语法,则传戒的甘马就失效。在具足这五项条件之下,该甘马就是有效的,而人选就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比库。
[21]明相是指在凌晨时段黑夜与日出交替的时刻,又作黎明,破晓;即天刚亮的时候,时间大约在日出前的30-35分钟之间不等。在佛教的胜者律中,明相出现(arunuggamana)就是日期的更替点,就像世俗的日期更替时间是在午夜十二点正一样。例如当一位比库已经储存了七日的七日药(sattàhakàlika)如油、糖或蜜糖等,在第八天的明相出现之前能及时舍弃的话就没有犯尼萨耆亚巴吉帝亚,而并不是在第八天的午夜十二点正之前。在比库戒里,有许多学处与明相有关,所以身为比库应当学习懂得辨别明相是否已经出现。所有受持离非时食学处(vikàlabhojanà verama
ī)的八戒者、十戒尼以及沙马内拉也必须要在明相出现后方能进食。在帕奥禅林,明相时间大概是从05:30到06:05之间,一年之中不同日期的明相出现时刻并不相同,具体依季节而定。这里有几种方法来观察明相出现,当大自然的光亮度能够:
1.清楚的看到在路上蚂蚁的队伍时;
2.清楚的分辨出树叶的青翠和枯黄的颜色时;
3.在清晨出去托钵已经不需要开着手电筒时;
或四周的天空已经从暗黑色转为蓝白色时,就可以确定明相已经过了。在禅林有一种可称报明相的鸟,当明相出现时就会“唱歌”,可以多留意这种鸟类的歌声。
6.其他—
6.1.在这里还是要一再强调:若以帕奥尊者的担保信签发到禅修签证,就不要辜负尊者对外国人厚爱的一片苦心,应该于签证期间多在止观禅修方面下功夫,不要到处观光攀缘或一个一个道场跑,旅游是培育定力的十种外在的障碍之一。再者,这样做会对尊者不尊重,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也会为禅林带来困扰。为了让外国禅修者能够在禅林安心禅修,帕奥尊者视外国人为贵宾一样,提供了许多特别的优待,我们应当常存感恩之心,持好清净戒行,遵守帕奥禅林规约,并精进努力去成就止观禅修,如此方能报答尊者对我们的恩惠。
6.2. 帕奥禅林为典型的禅修道场,禅修的生活数十年如一日,全年无休,也没有所谓的假期。在帕奥禅林,除了僧团两星期一次的诵戒日(Pàtimokkha Day)、一年一度的咖提那日(Kathina Day)、一年两次的帕奥村托米日以及二月的三宝日大供养之外,一般日子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禅林的生活可以说是千篇一律的,这有助于把心的外缘降到最低程度。活的单纯是培育定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禅林,晚上只有缅语佛法开示(播放录音)。一般上,帕奥尊者会在诵完戒后给于僧团简短的缅语教诫。如果外国禅修者需要佛法「充电」,可以在图书馆借一些佛法书籍、CD、MP3和卡带的开示来自我充实一番。在雨安居期间的三个月,为了让禅修者能够更精进禅修,禅林的图书馆不开放借阅服务。除非为了禅修的需要,尊者的书籍仍然可以借之外,其他的书籍只能在当场阅读。
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到帕奥尊者给外国人作些英语佛学讲座。有时U Revata尊者也会在下院给予英语佛法开示。每逢星期日下午18:00~19:30,Mahinda尊者会在下院的老禅堂用中文讲授《阿毗达摩》(可能会有些变动,依尊者的健康状况而定,或者有时尊者到外地弘法时会临时暂停)。除此以外,若是有些华人禅修者在刚受完沙马内拉戒或比库戒之后,Mahinda尊者也会连续几个晚上给他们开讲戒律课程,有时也会讲解巴利语或作其他的佛法开示,这要看您是否能碰上这样的机会。
6.3.有时在下院会有死尸或火葬提供禅修者修习不净(过去讹作“不净观”,但修习不净不一定是修观)。修习不净是非常有效的断除贪爱和欲望的武器,有兴趣“现场”观看死尸或火葬的禅修者可以留意贴在托钵堂的缅语通告。下院的坟墓区里也有一具女骷髅,据说她过去曾经是毛淡棉的第一美女呢!在与性欲做拉锯战的男性禅修者,这具骷髅不失为一个如理思维的好对象。
在下院的坟墓区有时也会举行葬礼,长老们会受邀请出席为逝者家属诵经与作开示。当禅修了一段日子后,如果发现内心的悚惧感[22]退失,心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又爱攀外缘,并对努力修行感到厌倦时,可以来观看葬礼并提醒自己:「总有一天,也许只是在明天,也许在后天,也许在一个星期后,也许一个月后,也许一年后……躺在棺材里的死人就是我。死亡何时来临无法确定,但死亡肯定会到来,生命的终点就是死亡,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若能时常如此思维可激发内心的悚惧感、精进力与藉此提醒自己要努力活在当下。
6.4.为了让禅修更顺利,住在森林的禅修者每天应当念诵〈应作慈爱经〉,并修习散播慈爱给森林里的所有众生,无论是可见或不可见的。一个内心充满着慈爱、对一切众生无害、无怨、无恚且努力培育慈心禅的人,住在森林里的夜叉、树神、鬼众等也喜欢做他的护法。即使只有一个人住在夜深漆黑的森林、墓地里时,内心也能感到安乐自在,没有畏怖而安住。关于〈应作慈爱经〉请参考附录4。修习慈心、佛随念、修习不净和死随念是所有禅修者都应修习的业处,称为四护卫禅,因为它们能保护禅修者在禅修时不会遭遇到厄难,免离种种的危险。
6.5.日常生活除了禅修,禅修者也应当拨出一些时间,自动自发地向禅修老师、戒师或依止师提出履行学生的义务如打扫孤邸周围的树叶、整理房间的整洁、清洗厕所等。如果不擅长于执行这些义务,我们依然可以供养其他必需品取代,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来向老师表达感激的方式,同时也能减轻老师在协助我们与他人时的负担。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恭敬心、慈心与谦虚地履行义务或供养。如此才能累积更好的菩提资粮,且成为增上的助缘。为了在净化的路途上走得更顺利,我们应该积极行善,护持修行者。这不仅能使更多的过去善业成熟,而且当现在这些善业在未来成熟时,它们将成为禅修的重要助缘。
6.6.在禅林有许多热心的施主喜欢供养外国比库众许多食物,有时难免会造成食物分配不均衡,导致排在后面的缅甸比库们不能获得足够分量的食物和菜肴。我们应当衡量自己的饭量并且只接受适量的食物,以免拿得太多而造成无谓的浪费。如果是您是比库,在还没有开始用斋之前可以把多余的食物放在斋堂二楼一个特定的桌子上,让其他有需要的比库们拿取食用这些食物,但这只是限于比库而已。如果未受具足戒者想要供养多余的食物,可以放在斋堂一楼指定的大铁盘里。
6.7.到森林里散步时要留意山猪、蛇和捕兽器,禅林有许多可怜的野狗因为误踩村民设置的捕兽器而导致残废。平时走路或活动要保持正念,尽量避免不小心扭伤筋骨,因为在禅林不容易找到筋络推拿师。
6.8.比起缅甸的许多道场,帕奥禅林可以算是挺先进的。在缅甸,并不是每个地方或道场都有最基本的自来水供应,更何况是用电供应了,许多道场每天依然需要到水井打水用。为了让禅修者有更多的时间禅修,目前禅林里大多数孤邸都配有电和自来水。禅林的水源是抽自地下水或来自禅林内的小水库,在热季时会出现水源短缺的现象(有水井作后备),有时停电也会导致用水中断。一旦停水就会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便,所以身在禅林就有责任保护水源,平时除了节约用水、看到在滴水的水龙就顺便把它关紧之外,如果发现有任何水龙损坏或水管破裂的话,请即刻通知U Kun尊者,以便能够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在禅林,我们到处可见到〔Every drops water that you save is a donate to Sa
gha 〕(您所省下的每一滴水都是对僧团的供养)的字条,这何尝不是一种轻而易举却又意义重大的布施呢!
愿大家为僧团省下的每一滴水,都能化成无量的甘露水,下降在遭遇旱灾和饥荒的国土,
愿在那里的有情都能得到甘露水滋润,脱离一切痛苦!
愿诸佛世尊教化的国土、愿有正法僧团住世的世间都风调雨顺!
愿大家为僧团省水的功德,能在未来不会遇到旱灾和饥荒,一直到涅槃为至!
6.9.记得把每一天布施、持戒、禅修、服务、恭敬、听闻佛法等等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为了让我们分享或回向的功德更有力量,我们应当使用佛陀当时的语言——巴利语来回向功德。巴利语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世尊的语言,同时巴利语也是梵天界、许多欲界天神们的语言。在佛陀时代有许许多多听了佛陀的开示后证果的圣弟子、天神们,还有许多从佛陀的教法中修福修慧的非圣弟子们,他们死后多数都投生到天界,他们多数以巴利为媒介语。如果我们以巴利语回向功德给所有众生,也表示我们邀请许多证果的圣者们和高级的天神们一起来分享这些功德。有关简单的巴利语回向功德和发愿请参考附录4。
6.10.在还没有离开帕奥禅林之前,应当向老师与僧团恳求忏悔自己在过去从身口意上,无论有意或无意中有冒犯和过失的地方,让自己以“清净”的身份前来,也以“清净”的身份离去。在上座部佛教圈子里,当师生相处了一段日子后,老师或者学生要离开时,通常学生都会主动向老师告别顶礼并向老师与僧团请求忏悔。有关随喜功德与请求原諒的巴利文可参考附录3。除此之外,上座与下座、长辈与晚辈、僧与俗、同修善友之间也会互相请求原谅、随喜功德以及祝福,这是非常优良的美德,除了可以学习降服我慢心、培育恭敬心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去除修行的障碍,因为在正法流的范畴里,我们很难知道自己的身边哪一位是圣者!
6.11.最后的小叮咛: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收拾行李时,请确定有携带护照和FRC(住在缅甸超过一个月的外国人才需要FRC,要留意签证和FRC的有效日期是不一样的)。到机场时还要办理一张Airport Departure Form,需要一张相片,收费为3美元。
后语:在学深切的感激慈悲的Mahinda尊者能在百忙中抽空来为这篇草文作检阅、修改与补充。谨以此法施的功德回向予帕奥尊者与Mahinda尊者,为了世间长久的利益安乐,愿帕奥尊者与Mahinda尊者健康长寿、吉祥安稳。
愿「法」能守护这个圣洁的僧团以及这块美丽纯挚的土地——缅甸。最后在学愿与敬爱的父母、师长、亲戚朋友、所有的读者们以及一切众生共同分享编写此文章之功德。愿他们福慧增上、早日解脱轮回之苦,证得涅槃。
愿正法久住于世Ciram Ti
hatu Saddhammo,愿更多众生能获得至上法义的熏陶。
愿一切众生能够释下五蕴的重担,脱离毫无意义的轮回。
Sadhu!Sadhu!Sadhu!
主要参考资料:
帕奥尊者七部丛书 ,众弟子合译。
《半月僧务》,Santagavesaka Bhikkhu等译,台湾嘉义新雨道场,2002.03
《比库巴帝摩卡》,Mahinda Bhikkhu中译,2007。
《沙马内拉学处》,Mahinda Bhikkhu编译,2007.05。
《受戒仪规》,Dhammasiri Sàma
era等译,台湾嘉义新雨道场,2002.03
《帕奧禪修中心簡介》Bhikkhu Santagavesaka著。1997.11。
《缅甸帕奥禅林简介》,Mahinda Bhikkhu著,2007.04。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菩提比库英篇 寻法比库中译。
《摄阿毗达摩议论》阿耨楼陀著 叶均译。
《掌中之叶》悉达多学院 编译。
注:[22]悚惧感(samvega)是警惕感,因深入观察到世间种种无可避免的不幸和痛苦而引起的情绪。有八事能引发悚惧感,即生、老、病、死、堕恶道之苦、过去轮回的痛苦、未来轮回的痛苦以及在今世为了寻食与财富之苦。
《缅甸帕奥禅林清净之旅》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