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中论日光疏(上)▪P175

  ..续本文上一页。此等仅于空性的这一反体而引述的,于自然本智、大无为光明、本来大清净等在此处没有讲述如此深义的必要,若具有信心者通过接受灌顶后可以详细拜读大圆满的续部,自能通彻无碍的了悟法性本义。

  若谓,显密的见解是否完全一致呢?答曰:在获得圣地道位之前,诸异生位的见解皆有差别。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辩答日光论》中云:“显宗是以伺察心来观修胜义法性,如人闭眼在观想自己面前的色法一样,密宗则无任何执著相,是直接体验胜义的本性,犹如睁开眼睛而现见自己面前的色法一样明清朗然。”《定解宝灯论》云:“然而显宗双运义,是由观察而抉择,密宗直接自体验,现量成立觉性界。”又云:“由从离戏方面言,已说此二无差别,是为断除空性执,密乘宣说大安乐。”全知麦彭仁波切又于《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云:“显密之二见,有无差别耶?答曰:从抉择法界离戏分说,虽无差别,但以现见法界之有境说,实有差别,因为见者以有境分而安立故,有极大差别。倘若此见所抉择之法性界,非与真如一体者,则应成诸法之真如有不同分类,又应成显宗见道时,未见真如本性,或以理证成立除四边外,尚应断除其余戏论等有如是过失。故诸成就智者共许显密见道中现见法界本性均为一致无别。若作是念:既然见境一性,故不成彼见超胜耶?答曰:此乃极为成立。如《三相灯论》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密咒乘。”如是所说,具智慧故,不愚昧之差别;具众多方便故,速见实相之差别。依此二胜法,彼道安乐速疾、无难,行者亦较因乘所化众更为利根之行境故,此已胜过彼宗也。彼亦,犹如明眼者与非明眼者同视远处一色法,彼见显然有胜劣之别,如是密宗入定得明现及后得生定解之理,皆已超胜显宗也。因为显宗初于道中,即依比量理、伺察意观修法界,积资净障等,历经久时方能现前证悟。密宗则于自心离诸伺察意,能以觉受式而直接证悟。彼亦,以获得灌顶而成熟相续后,具足殊胜窍诀密要之力,于其实相获得明现,如同涂上眼药等,能明见远处之色,或如精巧幻术秘要者,能解开密线等。显宗道中依伺察意所修之要,若追本溯源,彼亦虽成二谛无别,然初学者难以确知、领受二谛双运一味之义,以耽著别破各边之空性心较重故。密乘则是直接宣说双运光明的智慧本地。”无垢光尊者的《大幻化网广释》等中亦有相同的论述。

  上述究竟真胜义之法无我修法,是至高无上、真实最为了义的如意宝,其不在外面而在内面,它就是分别心本来无生、明空大双运的本体,是诸佛菩萨出世无漏的究竟智慧、般若波罗蜜多,亦即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等最了义的修法、无上窍诀之精要,乃为一法中获得究竟成就、最胜了义的修法要诀。

  如是对单空与究竟胜义大空性以无上窍诀教言归摄大般若经与大中观之修法,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见之甚深引导》中为我们明示云:

  南无曼札西日耶(顶礼文殊师利)!

  修持净心之行已,则于无有人我相,

  引生殊胜定解时,所云之我依蕴聚,

  不察分别假立般。五蕴以及无为法,

  一切诸法皆如是,分别假立谓此彼,

  虽然执取种种法,若察不得毫许义,

  无分体之究竟上,细之极微亦不成,

  同时缘起力显现,有事依缘而生起,

  无事依此而假立。未察妄执事无事,

  胜义理论观察时,本来无基亦离根,

  同时空现如梦幻,水月谷响寻香城,

  影像以及阳焰等,正空而现现而空,

  现空如幻理中修,此即相似之胜义。

  分别心具此定解,虽出定位所现见,

  如幻化之无垢慧,未离一切所缘境,

  若未寂灭能执相,即未超离分别故,

  离戏法性未现见。若生如是定解时,

  就幻化境亦即为,分别假立不执著,

  所取之体不成立,能执之心亦不得,

  故无执中松闲住。如是住时虽不灭,

  内外诸法之显现,于此无执本性中,

  所有假立之诸法,本来不生亦不灭,

  远离能取与所取,法界之中平等性,

  远离有无等承认,离言义之自性中,

  无有疑惑之觉受。此乃诸法之法性,

  真实胜义非相似,各别自证智所证,

  无念入定之智慧。若于此中修持时,

  空与缘起双运者,二谛无别实相义,

  即大中观, 之瑜伽。此义超离心所境,

  倘若欲依无二智,速能如是证悟者,

  应修密乘之窍诀。此乃中观修次第,

  究竟甚深之精要,先修净心之行已,

  次第抉择而觉受,依现空幻定解道,

  无破无立之意义,般若波罗蜜多界,

  平等性中自解脱。若因干渴所受苦,

  仅知有水不解渴,亲临水处并饮水,

  方能解除渴苦般,经云知与受亦然。

  是故仅依众理论,勤苦伺察等作意,

  不必如此轮翻修,唯依觉受次第修,

  速能获得深法忍。文殊欢喜金刚者,

  于水龙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直撰著,

  愿众证深中观义。茫嘎拉(吉祥圆满)!

  可见全知麦彭仁波切乃真实文殊师利菩萨在末法时期化现于世,在孩提时就显示了无上大圆满的自然本智,故不同于其他大成就者。本师释迦牟尼佛与众多高僧大德,如阿底峡尊者、米勒日巴、萨迦班智达、宗喀巴大师、无垢光尊者以及印度的二圣六庄严等均示现为先历经长时苦行,清净业障、积累资粮等而成就究竟佛果。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可谓娑婆世界中最为希有罕见的一位大成就圣者,他老人家在不共深邃的自然本智中自然流露而著作的显密诸论都是具有特殊加持的金刚句,故当以诚敬的信心去精勤闻思修行。

  三、利益:修习胜观的利益,即能获得内道大小乘五道之一切功德,其根本来源、断除二障的种子与习气、圆满出世的十种波罗蜜多之主要修法、证悟无二智慧、获得阿罗汉的暂时解脱与成就佛果之究竟解脱皆依殊胜胜观的修法才能产生。如《般若摄颂》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般若十万颂》云:“须菩提!所有江河入于恒河大江,彼等随同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如是五波罗蜜多亦是若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则至一切智智位也。”龙树菩萨在《七十空性论》中云:“见真如法空,无明则不生,此即无明灭,故十二支灭。”又于《赞法界论》中云:“若执我我所,妄计诸外法,若见二无我,三有种当灭。”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云:“薄福于此法,皆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又云:“若见境无我,三有种当灭。”又云:“空无我妙理,诸佛真境界,能坏众恶因,涅槃不二门。”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智慧品》中云:“空性能治彼,烦恼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云何不修彼。”本论云:“慧日破除诸冥暗,智者达空即解脱。”《定解宝灯论》云:“设若具足正见眼,盛燃前无教证相,由于见空之功德,无欺因果缘起性,生信将成灭烦恼。”又云:“于彼常时修行者,如是定解越明显,摧灭颠倒之增益,智慧增如上弦月。”印藏圣境诸大论师们皆异口同声的说:“以胜观智证空性,众生未知此深理,于彼则生大悲心,相续不断如河流。”同样全知麦彭仁波切与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在诸多修要窍诀中亦云:闻思般若义,修习胜智慧,生起无伪出离心、慈悲心、正信心、菩提心以及大小乘暂时与究竟的解脱皆依于此才能生起,并九乘修法之深要亦唯依于此才能稳固以致究竟圆满。

  总而言之,修习出世胜观修法的结果,大乘小乘共许之了义神通即是能调伏相续的烦恼心,显宗密宗共许之了义神通即是能具足大般若所摄之菩提心来弘法利生。尤于大圆满中不共承许的是,即生能获得普贤王如来的究竟果位最稳速、捷径之道即是大圆满胜观的修法。如《庄严誓言续》云:“由六月不动,信解及恭敬,获金刚持地。”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云:“甚深妙道光明藏,仅闻词句断有根,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等诸多密续部注疏中皆有如是所说也。

  上述总义是对大小乘学者依甚深教理来解说中观见解与修要的殊胜法门。具缘信士,若能依此殊胜理论精进闻思,必将遣除疑惑、树立中观正见,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而如理观修,必定能有力地根除人我执与法我执的种子,通达二无我之大空性,现证一真法界的究竟实相,成就一切智智的果位。

  卯壹、立誓略说无四边生

  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

  无论外道或内道所说之生,不外乎四边生,即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若谓彼果法,非从彼自体生,岂能从有自相之他因而生,亦并非从自他共同之因而生,宁谓无因而生耶?

  欲破除四边生者,首先应该了知四种生相之理。

  自生:许诸法自生者,即外道数论派的观点。彼等认为一切所知法均摄于二十五谛(法)中,依此数目而得名数论派。承许其中的自性与神我为常有的胜义谛,许其余幻化之二十三谛为世俗谛,并且世俗的一切有为法皆于胜义中本具,依因缘和合现相者为生。彼宗不承认他生、共生、无因生,执著有者必生,无者绝对不生,认为二十三谛尚未自生前是以不明显的方式存在于自性之中,遇因缘时会自然显现,执过去法为已现之有法,未来法为未现之有法,现在法为正现之有法,凡是一切诸法不靠他缘而毕竟自生。

  他生:不仅外道胜论派执许这种观点,就内道的小乘、随理唯识等亦有如是承许。内道中执著诸法是他生的,多数是小乘有部宗、经部宗的观点,彼等认为从此因生彼果乃为他生,而且是有自相的因果关系。

  共生:即外道裸形派的观点。彼等不承认自生、他生、无因生,认为诸法乃自他因缘和合而共生。比如泥巴必须依靠人工、水、火等众缘聚合后方能成为瓶盘,故许诸法为共生。

  无因生:即外道顺世派的观点。彼宗根本不承许因果,认为诸法…

《入中论日光疏(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