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取舍、远近等差别故。
确实掌握理论十分重要,否则,若心无正见的寻章摘句,或如鹦鹉学舌般的说,佛的般若经典与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典中宣说有诸法空性,然于调伏心相续、破除实有执著等则根本无济于事。《六祖坛经》云:“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念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亦云:“讲诸圣教大论师,未调自续如鹦鹉。”是故唯有依靠这些系统而准确可靠的理论脚踏实地的闻思修行,才能彻底通达胜义空性,在心相续中决定生起现空大双运的殊胜定解。体悟到空性的真实利用,由此就能逐渐调伏自续以致破除实有执著的种子。由于末法时期的世间有邪道遍布,若不依随正理,则难以遣除无边邪道,并与彼等施展辩论亦如与疯狂人辩论一样毫无意义,可见理论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其能破理论分三:共同五大因(自续派与应成派共许之理论);不共四大因(应成派的不共理论);彼二差别。
一者.共同五大因:即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此五大因在《如意宝
藏论》等注释中如是所说。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论》中云:“若分别而言,有共同五因,若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以归摄在金刚屑因中,如是则为共同四因。”何故称为共同理论呢?从中观二派共同应用的这一角度所说是共同理论。虽然自续派与应成派共同运用这五大因,但在运用的方式上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自续派本来就承认三相理论,亦力图从正面去推出空性的结论,故为“自续”的理论。对于应成派来说,这是“他称”的理论,因为应成派所抉择的是入根本慧定的无漏境界,如是安住于大空离戏的法界本性,离一切名言戏论,一法不立。其自宗本来勿须任何承认,但为度化众生,清除彼诸实执,引发般若智慧等,必须假借理论来破析有实宗所许的观点。众生以分别妄心增益出来的种种显现,若能以理仔细观察,必然会发现漏洞百出、无法成立。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应成派论师在不离法界空性的同时借以他称理论来逐层剖析众生所妄执的对境,最后得出彼等所许的观点根本不能成立,亦就是使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这些方法总结起来,亦就是共同五因与不共四因。可见应成派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理论,亦不刻意从正面去推出空性的结论,而只是随顺世俗凡夫人的根性,为其解粘去缚、廓清迷雾,不说而说,说犹未说,一种本来如如的境界。《华严经》云:“如是普, 观缘起行, ,无作无, 受无真实,如幻如梦如光影,亦如愚夫逐阳焰,如是观察入于空,知缘性离得无相,了其虚妄无所愿,唯除慈悯为众生。”《大智度论》云:“言说为世俗,怜悯一切故,假名说诸法,虽说而不说。”
一.金刚屑因:经典中的《佛说稻秆经》,论典中的《中论》、《入中论》、《掌珍论》等都用到了金刚屑因,此乃详细观察、抉择因无自性的甚深理论,主要从破“因”自相的这一反体来抉择诸法是无生空性。由于众生执著诸法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邪见如山,为此立有相对能摧毁邪见山的金刚屑,此能以强大的威力来彻底地破除这四边生,如同金刚杵能将此邪见大山击为粉碎,化成极细微的碎屑,故以喻而得名金刚屑因。
一般来说,凡夫执著产生诸法之因归纳起来约有四种:即外道数论派承许的自生(自现);内道小乘的有部、经部,大乘的随理唯识所承许的他生,中观自续派在名言谛中亦如是承许;外道裸形派承许的共生;外道现世美(顺世派)承许的无因生。此等经过金刚屑因的彻底破析后,分别得出许自生者有无义生、无穷生、不必要生的过失;许他生者有火焰生黑暗等过失;如果自生、他生各别不存在,更不可能有自他和合的共生;若许无因生者,有现量见的应成不能见或见不到的应成现量见的过失。这样便能彻底地遮破四边生。如是系统遮破的方法将在下文的颂义中广述。
二.破有无生因:诸经论中皆已用到此因,它是详细观察抉择“果”无自性的甚深理论。若因与果是同时,果就不必再生,若果在因位时无有则永不能生。其观察方法是,若说果有自相,此果则必由某个种子(因)所产生,那么此种子存在的同时,是否亦有果法的存在,若许存在,则不需要再生,已有之故。若许生未有之果,则永不可能,无有故如石女儿。《中论》等中亦云:“有法不应生,无亦不能生。”已有者不必再生,根本没有之法亦永不能生,就象千千万万个因缘集聚了也没办法产生出石女儿与兔角一样。亦就是说在世俗众生面前,种子上本来有果,或本来无果,除此以外别无其余情况。一般只能说因时无果,后来以因缘聚合后才产生,其实此乃缘起假立之生,是在不以胜义理论详细观察的基础上所安立的,根本不可能得有自相实有之生。是故有无生因主要是从破“果”自相的这一反体来抉择诸法是无生空性的。如《十二门论》云:“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
若以三世来观察,所生之果亦定无实有,因为过去之法已灭尽故不生,未来之法尚未产生故亦不生,现在之法已有故仍然不生。那么所生之果是生因中已有的吗?还是生因中未有的呢?或者是二俱之生?还是非二俱之生呢?
若许生已有者:则不应理,因为已有之法即便是依因缘聚合亦不能再生,倘若已有,尚需再生,应成无穷生的过失。比如青稞的芽果已经产生,则就不必再生之理相同。
若许生无有者:亦不应理,因为本来没有之法永远亦不可能产生,如兔角、龟毛等纵然集聚因缘亦无法产生。
设若前面未有之法,后依因缘积聚而新生自相之果,不仅永无是处,亦根本不合实际道理。何以故?因为依因缘缘起所产生的果法并非自相实有,不过是第六分别意识作连结而假立了一个先无、后有之法,此生仅仅是分别心的假立而已,如是先有、后无之法亦由分别心假立,绝非自相实有。一切有为法皆依因缘缘起而显现,此外有的不会转变为无,无的不会转变为有。诸如生、灭、住、无住、有我、无我等均皆如是。唯依缘起显现的一切所知法,其自体是本空离根的,在真实义中遍寻不得其生灭、来去、增减等变迁的差别法。既然有无之中皆不生实有的果法,那么除了此有无以外的生果更不可能存在。是则应当如何承认此果之生呢?其实所谓的生果,是在尚未以理详细观察的基础上,唯由无欺缘起的一种力现而已。对此若稍加观察,有无等自相之生果皆不成立,如梦幻般毫无实体。
若许二俱之生:非但不应理,亦不可能成立,因为堪忍自体的有、无二者本来互不相容,都是各住自位,如同水火性不相容,如是相违之故。
若许非二俱之生:亦不可能成立,因为在相违法的中间,不可能成立有第三品物体故。
其实我们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依因缘缘起所产生世间的一切果法毫无实质。例如通过睡眠习气引生的梦境,一个人在梦中梦见自己是农夫,在耕种之时首先辛勤地耕地、播种、生根、发芽,然后施肥、浇水、除草等。乃至这个梦境尚未醒觉之前,从耕地到发生芽果之间的一道道工序都是实实在在的有。当于梦境醒觉之际,方知这一切本来不存在,不过是梦中的迷乱习气所幻现而已。同样白天一切诸法的生灭等相,皆由无始以来分别心的迷乱习气而幻现,这些虚妄无实的诸法亦是依靠一些特定的因缘产生,若非特定因缘亦无生果之力,所以诸法必须是在特定因缘的范围内才能产生。依靠因缘缘起假立的此等诸法,在不观察的基础上,好象是实有,一旦通过正理观察时,连毫许实体亦根本无有。此与梦中、梦醒之喻理相同。相对于不具殊胜理智的普通凡夫来说,对胜义理论作系统观察的结果会生大怖畏,如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什么亦看不见一样的恐惧心情。实际上唯有通过甚深理论来作观察后,才能真实了达远离一切边执戏论的大法界本性中本无任何承认的所知法,是超乎一切分别寻思的殊胜境界,非如黑暗中什么亦不见的那种情景,亦非如石头一样无分别心。如是远离二取戏论、不可思议的境界,虽非言喻所能表述,但依胜义理论观察抉择后就能彻底遣除一切疑惑,以各别自证的智慧能明明清清的通彻了悟明空大双运的究竟本体,如同万里无云的清净虚空中呈现出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一般炫耀了然。
这里尚应注意的一个误区是:切莫因为遮破了四边生与自相果,便进而将佛法在名言中的因果、轮回等世俗定律也一并否认,以致又堕在无边(断灭)。那么应成派是如何看待万法之生呢?应成派认为,在分别心面前的世俗法只能承认是缘起生,因为缘起生是假立不成实有的幻相,以此不致于落四边的任何一边。此缘起生有两个前提:一是从现法的角度,二是针对分别心尚未消亡的众生。应成派安住无生无灭的法界本性时囊括缘起生在内的一切万法皆已寂灭,也就是在法界本性中本来不成立假立的缘起生。然于世俗中具有无明习气的众生却将本来无生的法界空性视为森罗万象、错综复杂的实有法,以粗重的分别心见到了万法的生灭等体相,见到稻种长出了稻芽,长成了稻谷等,并认为这一切浑然天成、本来如此。一部分众生对这些现象生起了怀疑,进行了思考,试图找出隐藏在这些现象中的真相,这就是各类外道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因智慧、福报不足,而未能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另有一类如声闻缘觉,虽然找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答案,但也未臻圆满。彼等亦算学识渊博、智慧深远,是众生中的佼佼者。尚且如此,若直接将应成派的无生大空性讲解出来,则对绝大部分根性不高的众生来说无异于充耳不闻或至晕头转向,甚至无从下手、无法捉摸等一样,根本不能如应正确地理解甚深法义。因此佛菩萨们退而求其次,首先宣说了因果等前行法,待众生修行慢慢上路,根机…
《入中论日光疏(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