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献略讲▪P3

  ..续本文上一页义的解释和戒律的行持方面的态度而说。在学说方面保持他们的纯洁性,不轻易接受其它部派的理论,在戒律方面则不容许寺院僧规有松驰现象,甚至连细节戒条都要严格遵守。例如:在无畏山,虽然他们的基本教义也是上座部的,但在思想上就比较开放,像犊子等部派学者可以在那里居住和讲学,大乘的学者也可以在那里居住和传教。而大寺则不然,始终是坚持不合作态度。当然,南传佛教不一定就是原始佛教,也可能和根本上座部有些区别,但学术界公认它是比较接近于原始佛教的。他们还传承给人们研究的这样两种现实:第一,经过二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许多别的部派都已消灭,仅留下一部分经典著作,唯有南传上座部佛教保留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巴利语三藏经典和许多重要的论着,引起许多学者们的重视、翻译和研究,直到今天,仍然盛于许多国家,不但没有衰落现象,还在继续发展,信徒也在继续增加;第二,在盛行南传佛教的国家和地区里,仍然生存着数以万计由二千五百年前佛陀亲自组织起来的比丘僧团,严格地遵守着佛陀所制定的规章戒律,过着佛说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保持以佛陀本人为模范的形状,身披黄色的佛制“三衣”,沿门托钵,过午不食,剃除须发,端正庄严,受请应供,修习禅定,讲经说法,教诫信徒止恶行善,深受信徒恭敬礼拜。在佛灭二千五余年之后的今天,仍使人们能够看见被称为“三宝”之一的原始比丘僧团的面貌,是由上座部佛教徒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文献

  基本属于分别说部的南传上座部巴利语三藏,即律藏、经藏和论藏。最主要的部分,编于佛灭之年便举行的王舍城第一次结集。佛灭一百年后举行的毗舍离第二次结集有所发展。佛灭二百年后举行的华氏城第三次结集,基本上编成了全部三藏。这些三藏典籍是由摩哂陀传入僧诃罗(斯里兰卡)的。后来的佛学者用巴利文写的论着和注解就更多了。下面只介绍很才部分最主要的三藏和著作以供参考。

  (一)律藏,分三部:

  (1)《经分别》,又分为波罗夷和波逸提二部,是比丘和比丘尼戒条并包括制定戒律的缘起及诵戒的仪式等。

  (2)《犍度》,又分为大品和小品二部,是更明确地补充叙述《经分别》的,并记载了第一次结集及受比丘戒的仪式等。

  (3)《附篇》,是讲授戒律内容的手册,可能是后来在锡兰编成的,因为书中曾提到摩哂陀到锡兰传教以及早期几位锡兰长老和国王的名字。

  

  (二)经藏,分五大部:

  (1)《长部》,相当于旧汉译《长阿含》,共有三十四种经,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六《大般涅槃经》,详细地记载着佛陀临终前后一周的情况。巴利文《长部》,由江炼百据日译本重译成为汉文,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2)《中部》相当于旧汉译《中阿含》,共有一百五十二种经。巴利文《中部》前五十经,由芝峰据日译本重译为汉文,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3)《相应部》,相当于旧汉译《杂阿含》,共有二千八百八十九经,其中最著名的是《转*轮经》,即佛陀成道后的第一次说法。

  (4)《增支部》,相当于旧汉译《增一阿含》,最少也有二千三百零八经。

  (5)《小部》,旧汉译缺,据锡兰版本,有如下这些经:

  一、《小诵》包括七篇念诵的短经。

  二、《法句》分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颂。由叶均译为汉文出版。

  三、《自说》分八品,二十二个故事。

  四、如是语,长行与偈颂结合,有一百一十二篇。

  五、《经集》,分五品,七十二小经。

  六、《天宫事》,分七品,八十三个故事。

  七、《饿鬼事》,分四品,五十一个故事。

  八、《长老偈》,一千二百七十九偈。

  九、《长老尼偈》,五百二十二偈。

  十、《本生经》。

  十一、《义疏》,是《经集》的注释。

  十二、《无碍解道》,叙述阿罗汉的证知,形式如论。

  十三、《譬喻》。

  十四、《佛陀史》,叙述二十四佛的故事。

  十五、《行藏》,叙述佛陀过去行十波罗密多的二十五个故事。

  (三)论藏,有七部:

  (1)《法聚论》。

  (2)《分别论》。

  (3)《论事》,此书否定二百五十二个不同的论题。

  (4)《人施设论》。

  (5)《界论》。

  (6)《双论》。

  (7)《发趣论》,主要论述二十四种缘。由范寄东据日译本重译为汉文,并附有觉音的注释《殊胜义》,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四)巴利文佛教学者的主要著作:

  《岛史》,约于 352~450 年之间编写,是一部最早用巴利文写的锡兰编年史,提供很多早期佛教的史料。

  《清净道论》是南传佛教一部最著名的论作,觉音着,由叶均译为汉文出版。《善见律毗婆沙》是南传上座部律藏的注释,觉音着,萧齐(479~502)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

  《本生注》,全部有五百四十七个故事,觉音着,前二册一百五十个故事,由夏丏尊据日译本重译为汉文,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法句譬喻》,是《法句》的注释,有很多文学故事,觉音着。

  《大史》,大名著,叙述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后六世纪的一部大史诗,锡兰人民视为三大国宝之一。

  《大菩提树史》,约于十一世纪初,优波帝沙着,记载阿那拉达补罗的圣菩提树故事,据说此树是目前世界上有历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树,被视为国宝。

  《摄阿毗达摩义论》,十二世纪阿耨楼陀着,是一本阿毗达摩手册,利佛学者的必读之书。

  《佛牙史》十三世纪达摩揭着,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国宝佛牙史。

  《小史》十三世纪达摩揭帝着,是《大史》的续编。

  《塔史》十三世纪梵吉沙罗着。

  以上所举只是几部特著名的作品,还有很多巴利文著作,就不多讲了。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献略讲》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南传佛教的介绍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