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01 尔时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醯连尼耶瓦提河之彼岸,拘尸那罗的乌帕瓦塔那,马拉之娑罗树林。」「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醯连尼耶瓦提河之彼岸,拘尸那罗的乌帕瓦塔那,马拉之娑罗树林进行。到已,语尊者阿难说:「阿难,请为我敷设床具于娑罗双树间,其头北向,我倦甚,欲偃卧。」「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即于娑罗树间敷陈床具,其头北向。时世尊心境安稳,偃卧右侧,将其双足叠并,作狮子睡。
02 尔时娑罗双树忽于非时鲜花开发,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曼陀罗华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旃陀罗香屑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音乐亦从天演奏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歌唱亦从天发出以供养如来。
03 于是世尊告尊者阿难说:「阿难,娑罗双树忽于非时鲜花开发,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曼陀罗华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旃陀罗香屑亦从天下降缤纷散落在如来身上以供养如来。天上的音乐亦从天演奏以供养如来。天上的歌唱亦从天发出以供养如来。「阿难,并非如此是对如来有适宜的恭敬供养。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继续担负大小责任,持身端正,依止戒律--如是,其人是对如来有适宜的恭敬供养和最有价值的敬礼。是以阿难,汝应继续负担大小责任,持身端正,依止戒律。阿难,应如此教化。」
04 尔时尊者乌帕宛那立于佛前以扇扇佛。世尊对他不悦并告之曰:「汝退出,比丘,不用立在我面前。」尊者阿难自念:「此尊者乌帕宛那亲身奉侍如来已为时很久。现在于临终之际,世尊对之不悦并告之曰:『汝退出,比丘,不用立在我面前。』究竟是何因缘,世尊对他不悦而发出此语?」
05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尊者鸟帕宛那亲身奉侍如来为时已久。现在于临终之际对他不悦并向他说:『汝退出,比丘,不用立在我面前。』究竟是何因缘,世尊对他不悦而发出此语?」「阿难,十方世界无数天神云集来瞻仰如来。环□拘尸那罗的乌帕瓦塔那,马拉之娑罗双树林十二由旬的附近,无一容发尖之缝隙没有被具大威神的天神所占据。阿难,此诸天神埋怨说:『我等自远道来瞻视如来,正等正觉阿罗汉如来之出世是甚为希有。在今晚更末如来将取涅槃,而这位有名的比丘立于其前遮蔽之,我等不得于临终之际瞻仰如来!』阿难,诸天神如此埋怨说。」
06 「但世尊认彼等为何等样的天神?」「阿难,在天上的神祗还有尘世意念,彼等或披发而哭,或挺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而哭,当一念及:『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阿难,在地上的神祗还有尘世意念,彼等或披发而哭,或挺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转而哭,当一念及:『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灭何如是其迅速!』「但诸离欲的神祗泰然自摄忍受之,并忆念及:『缘会诸法实是无常,若不如此,实不可能。』
07 「世尊,往昔诸比丘于各地坐夏后皆来觐见如来。我等接待诸长老,使晤见及侍候如来。但于如来去世后,我等不能接待诸长老使晤见及侍候如来。」
08 「阿难,有四处,具信仰之族姓王子应朝礼致敬,何者为四?「(1)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降生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2)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证无上正等正觉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3)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转*轮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4)阿难,信仰者于一处能说:『此是如来入无余涅槃界处』,则为应朝礼及致敬之处。」「阿难,此为四处,具信仰之族姓子应朝礼致敬。阿难,信仰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将赴上列各处并说:『此是如来降生处』、或『此是如来证无上正等觉处』、或『此是如来转*轮处』、或『此是如来入无余涅槃界处』。「阿难,当彼等朝礼诸圣地,其有信心而死去时,彼等于身坏命终将上生快乐的天界。」
09 「世尊,我们对于妇女将何以自处?」「阿难,不要看她们。」「若见了她们,我们将何以自处?」「阿难,不要交谈。」「世尊,若她们向我们攀谈又将如何?」「阿难,当自警惕!」
10 「世尊,我们对于如来的遗体将如何处理?」「阿难,你们向如来的遗体致敬不必顾虑,我请求你们当自勉、当专重于自善、当自精勤不懈及注法于自善。在刹帝利、婆罗门、居士中有智者,他们对如来有坚固信仰;他们将对如来的遗体致敬。」
11 「世尊,对于如来的遗体当如何处理?」「阿难,如人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对如来的遗体亦应如此。」「世尊,如何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他们以新布包裹转轮圣王的遗体,继以亲净棉,再以新细布,如是一层布、一层棉,至各有五百层为止。然后将其安放在有油之金(1)棺内,复以另一金棺盖之,用诸种香□作火葬场以焚烧转轮圣王的遗体;于十字街头为之建塔。此为人们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之法。「阿难,人们如此处理转轮圣王的遗体,对如来的遗体亦应如此;也应在十字街头为如来建塔。若有人对之奉献花香、图绘或礼拜,其人将获永久福利及快乐。」^2□1巴利文AYASAYA原意为「铁」,或「铜」,佛音谓此地应作「金」。
12 「阿难,有四种人应值得为之造塔,何者为四?「(1)正等正觉如来应值得造塔。(2)辟支佛应值得造塔。(3)如来的声闻弟子应值得造塔。(4)转轮圣王应值得造塔。「阿难,云何正等正觉如来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正等正觉如来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正等正觉如来应值得造塔的理由。「阿难,云何辟支佛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辟支佛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辟支佛应值得造塔的理由。「阿难,云何如来之声闻弟子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如来声闻弟子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的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如来的声闻弟子应值得造塔的理由。「阿难,云何转轮圣王应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为公平正值转轮王的塔』之时,那将使很多人内心平静及愉快。他们既得内心平静快慰,于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快乐的天界。阿难,此为转轮圣王应值得造塔的理由。「阿难,此为四种人应值得为之造塔。」
13 尔时尊者阿难走入精舍,立于门楣,哭泣自念:『现在我还是一个声闻,未获道果,而慈愍的导师即将入涅槃!」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阿难在Α魾?」「世尊,尊者阿难走入精舍,立于门楣,哭泣自念:『现在我还是一个声闻,未获道果,而慈愍的导师即将入涅槃!』于是薄伽梵语某一比丘说:「比丘,你称我名告阿难说:『阿难师兄,导师唤你。』」「是,世尊。」该比丘回答说,遂走向尊者阿难所在处。到已,他告尊者阿难说:「阿难师兄,导师唤你。」「是,师弟。」尊者阿难回答说,遂走向佛陀所在处。到已,向佛作礼,退坐一面。
14 当尊者阿难就座后,薄伽梵向他说:「止止,阿难,不要自苦,也不要哭!是否我于往昔曾告诉你万物实性如此,其与我们最亲近者将要与我们分别隔离?当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离的必然性,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且必无此理。阿难,很久以来,以你的慈而善的爱行、爱语、爱念亲近于我,永不更变及莫可计算,甚堪嘉奖。阿难,当自精勤,不久你也将获得漏竟。」
15 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于过去世正等正觉阿罗汉诸佛有忠诚的侍者为诸如来服务,正如阿难之对于我。而未来世若有人作正等正觉阿罗汉诸佛,亦有忠诚的侍者为诸如来服务,也正如阿难之对于我。「诸比丘,阿难为一智者,他知何时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外道及其信徒等去觐见如来是最为适宜。
16 「诸比丘,阿难有四种希有特质。何者为四?」诸比丘,若有(1)比丘众往访阿难,谒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充满欣喜;当阿难默然不语,则诸比丘殊觉不安。「诸比丘,若有(2)比丘尼、(3)优婆塞、(4)优婆夷往访阿难,谒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也充满欣喜;当阿难默然不语,则诸比丘尼等殊觉不安。「诸比丘,转轮圣王有四种希有特质。何者为四?「诸比丘,若(1)刹帝利、(2)婆罗门、(3)居士、(4)沙门等众往谒转轮圣王,觐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充满欣喜;当转轮圣王默然不语,则他们殊觉不安。「诸比丘,正如此,阿难有此四种希有特质。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众往访阿难,谒见后他们充满欣悦,彼遂向之开示法要。他们对其所说充满欣喜;当阿难默然不语,则彼等殊觉不安。「诸比丘,此为阿难的四种希有特质。」
17 当其作如是语已,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请不要在此鄙陋小城,荒毁之地,证取涅槃。因为更有大城如:瞻波、王舍、舍卫、萨克陀、柯善必、波罗奈等,请薄伽梵于其中之一证取涅槃,彼处多诸富有的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信佛弟子。他们对如来的遗体将致敬仰。」
18 「止止,阿难,不应作如是语:此是一鄙陋小城,荒毁之地。阿难,往昔有一王名大善见。他是一正直之人,以正直御世,拥有七宝,征服全球,为四天下之主,并为人民保护者。此大善见王之首都名拘舍婆提…
《南传大般涅槃经 第五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