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之二 无我的修法▪P2

  ..续本文上一页刺激全部是如梦如幻的,能够看透这些都是空性的,我们有没有可能去追求所谓的幸福快乐、去争权夺利呢?那是不可能的。争什么权?!夺什么利?!都是空性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要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分得清清楚楚,否则很多人会对空性产生误解。因为曾经详谈过二谛的问题,在此就无庸赘言了。

  (三)为何要破“人我执”和“法我执”

  了解为什么要破“人我执”和“法我执”十分重要。轮回的根源是“人我执”和“法我执”。有些人虽然不愿意受痛苦,但也不愿意脱离轮回,只希望在流转的过程中生生世世享受人天福报,那么,这种人不需要断除这两种执着。可是,如果我们不愿意再流转轮回,希望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从轮回中解脱,就一定要推翻这两个执著,否则解脱无望。

  (四)如何推翻二种执着

  从出离心生起的第二刹那起,我们就开始与轮回分手,这时还没有能力推翻轮回,因为脱离轮回的条件之一是证悟空性。若想飞速地推翻轮回,就要学密,特别要学大手印、大圆满之类的法。学显宗同样能够了脱生死,但没有那么快。通过比较显密经典和显密修行人的进步速度,就可以看出这个差别。但是,对一般人而言,首先要用中观的推理方法来抉择空性,然后再去听闻、修习大圆满。到那时,这些中观的修法会对证悟大有裨益。所以,我们要推翻自己的执着,先要依靠中观的修法,最终要依靠密宗的修法。

  (五)宣讲中观的殊胜并劝导修习中观

  用中观的推理方法能够抉择一切法是空性的,而实际的效果要依修行的深度而定。

  从一个角度看,仅仅听闻而不修习中观,也是有意义的。这是为什么呢?《般若波罗密多经》中讲过:任何一个人在对空性稍有了解后,其轮回的相续就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因为轮回的相续已经被破坏,所以对他而言,虽然轮回没有立即停止,但其不断向前的能力已经被取消,他的轮回就不会再延续很长时间了。从这方面讲,无论修或不修,只要听到“空性”,就有很大的收获和利益。

  佛在《般若波罗密多经》里讲了几种比喻,其中我记得的有两种。一个比喻是,(古时候,印度有些商人要到海岛上取宝,他们大多是从远离海洋的内陆出发的。)商人们从内陆出发后,当高山开始逐渐远去、消失不见、一切都变成平原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接近了海洋(当然,这是指一些特定的地方,不是所有的地方)。另外一个比喻是:有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徘徊良久后遇到一些牧童,这说明他已经接近了森林的边缘,因为放牧人只会在森林的边缘,而不可能到森林的深处。同样,任何一个人听到空性、听到般若波罗密多,就像临近海洋时望见平原、在森林中遇到牧童一样,这说明此人已经接近了轮回的边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听到空性即使没有证悟,也有很大作用。

  但是,从实际修法的角度来说,仅仅听闻而不修习,不会有太大作用。所以一定要修!修之前需要证悟,但这不是指大圆满等密宗的证悟,纯粹是一种中观的证悟。通过逻辑推理、通过理论,对空性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叫做中观的证悟。这对于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都很重要。要证悟这样的空性是否一定要出家呢?不是。在家的、出家的、男、女、老、少,谁都可能证悟。只要能先证悟、再修行,就可以推翻“我执”。

  如果不推翻“我执”,它就有很强的控制力,让我们生生世世流转轮回。人们认为世间最可怕的伤害就是害命,其实,这只是结束了一种临时的生活、这一世的性命而已,却无法使人下地狱。我们经常害怕鬼或者魔,其实,它们只能暂时使人生生病而已,也无法让人下地狱。但是,如果不和这两种“执着”作斗争,它们就会非常有力,会生生世世害我们,会令我们堕入三涂。现在,如果肯反过来去推翻它,它就是软弱的,没有能力的。为什么没有能力呢?因为它所有的出发点都是没有根据、没有理由的,所以很容易推翻它。可是,这两种执着在我们的心中生存了那么长时间,如果不去观察它的过失和不足之处,即使再没有理由,它仍然会继续存在下去。现在回头观察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它是错误的,既然知道是错误,就容易断除它。

  理论上,我们的执著是没有根据,很容易断除的;实际上,要通过修习中观,而彻底推翻我执也并非易事,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我执虽然无凭无据,却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串习,要彻底推翻它,确实不太容易。

  总之,认识流转轮回的根源相当重要。我们来此世界,不是自愿的,也非造物主的安排,而是一种强有力的势力安排我们在这轮回中漂荡,这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那么,现在是我们去推翻这两个执着的时候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无我”的具体修法

  (一)人我的概念

  世俗人简单地认为:“人”是由精神和肉体构成的。佛教把肉体和精神又分成“五蕴”。“蕴”是集合、堆积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精神和肉体又可分成五个种族,这五种不同的成分叫做“五蕴”。所谓“人我”,是指对五蕴或者精神与肉体的一种先天性“我执”。“我”是谁呢?我们会指着自己的身体说:“这是我”。比如,头疼的时候会说“我疼”,脚疼的时候也说“我疼”,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感觉疼痛,我们都会说“我的头(脚等)疼”或说“我疼”。其中都有一个我执。我们不仅嘴上讲了“我”字,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因为心里这样想,嘴里才这样说。

  那么,“人我”的范围是什么?“人我”的范围就是精神和肉体。我们从来不把外物认做“我”,从来不把房子、汽车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当作“我”,只认为此精神和肉体是“我”。有些人认为,死亡的时候会放弃这个身体,所以身体不是“我”,但精神会永远延续下去,所以精神是“我”。

  (二)观察人我的推理方法

  该如何观察“人我”呢?我们依据的,是龙树菩萨的《中论》和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龙树菩萨通过五种逻辑,来抉择以上观点是错误的。月称菩萨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另外两种推理方法,总共有七种推理方法。这七种推理的方法,在中观里叫做七相“木车因”。之所以称作“木车”,是因为古代只有牛马拉的木车,没有现代的汽车、火车。为何以木车做比喻呢?因为它的构造和我们人是相似的。木车也像汽车一样,是由很多配件组成的。同样,我们的色身也是由皮肤、骨骼、肌肉、液体等等“配件”组成的。所以,包括机械唯物主义也说,人就象一部机器一样。虽然他们不了解人的精神层面,但仅就肉体的某些方面而言,他们说的也没有错。“因”是逻辑、道理的意思。七相木车因,即七种木车的道理。现在,因为我们对汽车最了解,说七相“汽车因”才是最合适的。从汽车的比喻,我们就可以看清楚 “我”到底是什么。(因为很多人对五蕴的内涵不了解,故这里只讲精神和肉体。)

  首先,观察“我”是精神,还是肉体,还是它们的“综合体”。很多人会说,“我”是精神和肉体的“综合体”。此刻,当我们反观时会发现,如果只承认肉体是“我”,就有很多问题,是不对的;如果承认肉体不是“我”、只有精神是“我”也不对,因为我们在头疼的时候,会说“我疼”。所以,很多人承许它们的“综合体”是“我”。

  再进一步观察,什么叫作“综合体”呢?能不能在汽车上找到一个汽车的“综合体”呢?实际上,把所有的汽车零件组装起来放在一边,就是所谓的“综合体”。但是,在“综合体”存在的同时,除了这些配件以外,谁能找出一个“综合体”呢?找不出来。组装后的每一个配件与它们在组装前分散时一模一样,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把这些配件一一拆下后,在每一个配件上都找不到一个“综合体”。所以,所谓的“综合体”,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它是引人误入迷途的根源。

  七种因中的第一个,是抉择“我”与“五蕴”,或者“我”与“肉体和精神”是非一体。

  我们往往认为,“我”与“肉体和精神”是一体,精神和肉体就是“我”,除了肉体和精神以外,不会有一个单独的“我”。

  这时,我们可以依次分解观察,首先分解肉体。人的身体至少可以分成五部分:头、两只手、两只脚。那么,这五个当中谁是“我”呢?若头是“我”,当然不对!因为如果只有一个大脑,其他什么也没有的话,谁会说这是“我”呢?这只是一个头颅而已,不叫人。如果手、脚是“我”,也是错的。因为,截肢的时候,可以不要左手或右手甚至双手,也可以不要双脚,但截肢者还是活下来了,还是认为有“我”的存在。在人体的每一个器官上,作同样的观察,也都找不到一个“我”。(你们回去观察一下,能不能找到“我”?佛教里没有教条,观察时没有任何限制和规定。)所以,在肉体上根本就找不到“我”。原来,我们认为有一个血肉及骨骼、皮肤等的综合体是“我”;这样分解以后,我们却找不到一个“综合体”,更找不到一个“我”。

  还有一个希望,在精神上能否找到“我”呢?精神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眼睛能够看到精神吗?耳朵能够听到精神吗?不能。只有精神自己可以看见自己。可是,通过观察可以了知,精神是一刹那一刹那生灭的。就象电影胶片一样,在一秒钟里有24帧画面通过镜头,一帧一帧是分开的,不是一体的。但是,一帧的时间太短了,所以分不清24副图象的变化,看上去人物的举手投足就和普通人一模一样。又如,电脑的屏幕,一秒钟至少有50次的扫描,但这些是肉眼看不见的,因为变化太快了,就引起了眼睛的幻觉。同样地,我们可以推理出心或精神就是这样一刹那一刹那生灭的。

  假如抓住现在的一个刹那,在这一刹那之前,已经发生过的一系列刹那,现在是否还存在呢?这些都已经毁灭了,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中…

《慧灯之光之二 无我的修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