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深密经▪P18

  ..续本文上一页思维能消除诸多邪恶情绪的现实作用:第七,他能在思维状态里更深入更亲切地体会真理教法,又通过体会真理教法不断深化自己的思维结构。

  

  如果一个修行人按照「与真理相应的智慧」这一修学方法来践修,在他的修行生活里就会有下面七种净化的表现:第一,修行人既不在存在之上增加什么,也不在存在之上减少什么,他远远舍弃了[增加]和[减少]这两种偏见执着,这样他就能很好地领会有关[三种走入真理之路」的教法道理,这就是说,对于「没有实体存在」、「没有认知对象的存在」以及「不应对世俗之事贪恋追求」这三条「走入真理之路」能在远离极端、远离偏见执着的意义下加以深切体会:第二,他能如实理解存在的三种样态,这就是意识处处计较所虚构的实体样态,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以及圆满成就的存在实态;第三,他能如实理解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真实本性,知道所谓「没有实体存在」是从意识执着、生命过程以及存在实态这三个角度立论的;第四,他能如实理解种种世俗学问,这涉及建筑、医药、逻辑、语言等诸方面;第五,—他能如实理解存在的本质属性,这就是有关七种存在本性的教法道理:第六,他能把教法总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形成佛教哲学的理论系统:第七,他能运用观照思维对无穷无尽的事物属性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分析,因此他的超越性智慧不仅能成就真理而且也能成就与真理相应的一切道业。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菩萨的五种行为在其修行生活中究竟有何作用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你应了解,如是五种行为,有五种作用。大致说来,由于菩萨们心无染着,在现世生活中,就能够恒常地郑重地修习各种方便方法,不会松懈或懒惰。由于菩萨们对于世俗生活无所顾恋,就不会放纵自己,沉迷声色,这将为来世的良善生活作奸准备。由于菩萨们坚守戒律,绝不犯罪,因而其修行方法能够圆满、清净、纯洁,能够引向彼岸。由于菩萨们不去妾加分别,所以各种有益于修行的助缘,也就不会白白地丢弃。最后,由于菩萨们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修行功德,归诸人群、众生,所以其未来生生世世的果报都会良善而奇妙,乃至最终会将他引向最高最圆满的觉悟。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以上所谓引向清净解脱的修行方法中,何种方法最为广大

  何种方法没有染污

  何种方法最为智慧

  何种方法不可倾动

  何种方法最为清静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心无染着,心无顾恋,以及把功德归诸众生,这些修行方法最为广大。不违犯戒律,不妄加分别,这些修行方法没有染污。运用智慧简择分析,此一方法最为智慧。已经处于第八阶位的菩萨,其修行方法不可倾动。佛地所领摄的一切方法,最为清净,最为圆满。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世尊!菩萨所获得的清净解脱的修行方法,以及靠这些方法得到的生命形式,无穷无尽,无有终端,这些究竟是什么缘故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善男子!清净解脱的修行方法,以及奇妙美好的生命形式,是相互作为对方的条件而存在的,菩萨在生生世世的生活中,又能精进努力,从不间断,故而其生命无尽,其清净解脱方法相应无尽。

  

  观自在菩萨再次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根据什么道理说那些按照诸种修学方法去践修的人,是深深信念和爱乐着引导生命进化的修行方法本身,而不是贪恋于依据诸种修行方法所获得的美好果报呢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我是根据五个理由作出这一陈说的:第一,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行方法自身即是无上快乐的源泉:第二,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行方法是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真实福祗的真正原因:第三,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行方法是帮助修行人获得未来世良善生存状态的直接的、现实的基础;第四,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行方法,能消除染污生命真实本性的一切染污性事物:第五,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行方法,不属于世俗生命世界中那些终究会变动消亡的无意义的东西之列。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那些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行方法,在修行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现实功能呢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以上诸种修学方法,在修行人的现实生命活动中都具有以下四种重要功能:其一,在按照这些方法践修时,修行人能够舍弃吝啬身命财产、违犯戒律、怨恨愤怒「懒惰懈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偏见执着等各种心理障碍:其二,在按照这些方法践修时,能为最高觉悟提供最真实的修行基础;其三,在按照这些方法践修时,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利济其它生命,为之提供利益和安乐:其四,在按照这些方法践修时,修行人就能为无穷无尽的未来世提供无穷无尽的有益影响。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由哪些前提、条件才能引发出以上诸种修学方法,以上诸种修学方法又能招感什么果报,又能给修行人带来什么利益呢

  

  

  佛陀说:善男子!一切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学方法都以对其他生命的真切慈悲为前提、条件,这些修学方法不仅能为修行人的未来世规画出净化的生存方向,而且能使修行人在现实生活里帮助其它生命,使之得到安乐和幸福:根据引导生命向上进化的修学方法,展开切实的修行活动,修行人最终就能获得最高最圆满的觉悟。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如果那些从事改变精神、净化生命工作的菩萨们有无穷无尽的财产和珍宝,如果菩萨修行生活的出发点又是为了帮助一切生命、把他们引向安乐和幸福,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人生社会里,我们又常能见到许多生命挣扎在饥饿困馑之中呢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现实社会里的这种不完美状态,应该归咎于众生自己的生存行为。菩萨经常怀有利益他人之心,又拥有帮助其它生命的物资财富,假若不是生命自身的邪恶行为作为障碍,现实人生社会里又哪里能找到「贫穷」这回事呢

  打个比方说:世间有一种被人们称为「饿鬼」的生命,他们在其存在中常有身心热渴的感觉,为身心中的烦恼所驱使,这些「饿鬼」就跑到大海边,可是在他们眼里,那大海是干涸的,没有水能解除他们的痛苦,他们就在痛苦中承受着折磨,那一望无际的涛涛海水在他们热渴的眼睛里却一无所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显然这不是大海的过错,而是「饿鬼」自身的生命形态造成了这一错误,由于「饿鬼」的生命行为极为特殊,他们的身体结构,精神结构也就极为特殊,以致于人类眼中的汹涌海水,在他们眼中就浑同无物了。菩萨利济生命的财产珍宝正如大海之水那样无边无际,可是那些在饥饿中挣扎着的有情众生由于自己邪恶的生命行为及其影响,就感受下到这些财产珍宝的存在,正如「饿鬼」看不见海水的存在一样。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菩萨根据什么去体认一切实体不存在的存在真实本性

  

  

  佛陀回答说:善男子!修行人根据能引导他生命达到圆满状态的智能来体认实体不存在的存在本性。

  

  观自在菩萨接着问:世尊!如果说这一超越的智能能体认一切实体不存在的存在真实本性,那么为什么不说它也能体认存在的三种样态呢

  

  

  佛陀说:善男子!我终究不说可以把「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真实本性」当作一个观念来加以执着。没有实体的存在本性虽然不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东西,它纯粹意指修行人在精神中自己体会到的那种境界,可是,如果舍弃语言文字,我们就对存在的本性一无所说,我们就不能把真理在现实世界上显示出来。所以我说,修行人根据引导生命进化的圆满智慧来体认「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真实本性」,对这一陈说万万不可仅根据表面文字而妄加执着!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您曾经说过,修行人根据引导生命进化的诸种修学方法来践修,根据修行人在净化生命的历程上所达到的地步,可以把践修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引导生命进化的初步阶段、接近觉悟的阶段以及圆满觉悟阶段。现在我想知道,什么叫做「引导生命进化的初步阶段」,什么叫做「接近觉悟的阶段」,什么又叫做「圆满觉悟的阶段」呢

  

  

  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如果那些菩萨在无穷无尽的久远时间里,按照诸种修学方法进修,做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利他之事,然而他生命内部的邪恶情绪还发生着现实的作用,他没能制伏它们,反而常为它们所制伏,从修行阶位来看,这相当于修行人跃入菩萨阶位前的准备阶段,特别是智慧勃发、对真理形成确定性理念的时刻,更是这一阶段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我就把修行人这一阶段修行生活称作「引导生命进化的初步阶段」:此后在无穷无尽的漫长时间里,菩萨继续按照诸种修学方法进修,他获得更大的力量和智慧来从事利他之行,虽然他生命内部的邪恶情绪仍然能够发生现实作用,但他已能控制这些情绪,而绝不被它们所控制,从修行阶位来看,这是指菩萨第一地后的修行阶段,此时他已经接近真理、接近觉悟,所以我把这一阶段称作「接近觉悟的阶段」:此后又经过无穷无尽的久远年代,菩萨继续勤勉不懈地从事着净化生命的工作,他获得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来从事利济群生的救度事业,他身心中的一切痛苦烦恼再也不能发生现实的作用,从修行阶位来看,这是指菩萨修行第八地以后的情况,所以我称之为「圆满觉悟的阶段」。

  

  观自在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在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中,痛苦烦恼贮藏于生命深层的心理潜势力又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呢

  

  

  佛陀回答说:概略说来,这些邪恶情绪的心理潜势力共有三类:第一类潜势力被称作「有害的助伴」,这是指菩萨修行前五地中那些后天生活里培植起来的邪恶情绪之潜在势力,它们能帮助另外那些与生俱来的烦恼…

《解深密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信佛功德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