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深密经▪P5

  ..续本文上一页原因条件,修行人就能正确厌恶流转着的生命现象,能正确地舍弃再度堕入流转生命的心理欲念,能够正确地解除邪恶情绪,生存行为及生存苦痛对于生命本性的种种染污。

  

  胜义生!我希望你弄懂这一点:那些藉思索四种真理而对存在本性深有所悟的修行人归根结底也是依据我上述的教法或者这一教法的一些变形,来亲自体会那圆满自由安乐的生命境界:那些通过研究流转生命过程而深有所悟的修行人,还有那些成就最高觉悟的生命,他们也都依据我上述的教法或这一教法的一些变形来亲自体会那圆满安乐自由的生命境界。这三类追求真理的人们都同样依据那一条奇妙的净化道路,他们也都归于终极完美的存在真理!世界上只有一个真理,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一切生命活动之中,除它之外,宇宙里再也没有其它的真理了。我就根据这个道理得出结论:在所有的佛教教法中其实只有一个教法,它就是关于真理的教法。胜义生!你要好好思考,这是一个极富蕴味的命题。

  

  我这样说,并不意谓在一切可能的宇宙世界中没有种种生命类型的差别,也不是说在每一个生命类型中没有或愚昧或聪慧或既不愚昧又不聪慧等种种生命德性的差别。在现实世界里,人们不仅有凡圣智愚之别,而且也有爱好和趣味上的诸多不同。

  

  善男子!像那些思考四种真理,自始至终要求完全放弃一切生命活动的修行人,既使有许许多多的觉者为他们安排种种方法,既使这些方法都能极有力地破斥染污生命本性的邪恶情绪,觉者们的这些方便教诲最终也不能使他们将来坐到真理的苑囿里,透彻体会那最高最圆满的觉悟。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修行人本来只具备低劣的生命德性,因为他们向来缺乏对其他生命的同情和救助,他们从来感受不到其它生命的生存苦痛,那种宇宙一体、众生一如的同情感在他们是连想也想不到的:因为他们向来恐惧于生命的痛苦和烦恼,所以他们在修行实践中从来都极力舍弃流转生命的一切活动:我说过,真理事实上只有一个,教法也只有一个,但我最终不承认那些向来鄙弃一切利群济生的救度事业、向来害怕生命现象中一切活动的修行人,将来会坐到真理的苑囿里,会获得最高最圆满的觉悟,所以我称他们是最终放弃一切生命活动的修行人。

  

  如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有机会扭转自己的思维方向,向着真正的觉悟迈进,我也在另外一些场合说他们是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

  他们既然已经净化了障碍生命自由的痛苦烦恼,如果有觉者能巧妙地开导他们,他们也可使心灵从知识上的障碍里摆脱出来。由于这些修行人最初只是为了自我利益的动机才接受佛法,他们极力消除痛苦烦恼,也都只是出于解脱自己的初衷,所以尽管他们后来在向上发达的道业中大大迈了一步,以致于将来会达到最高最圆满的觉悟,我还是把他们叫做要求放弃生命活动的修行人。

  

  胜义生!我希望你能弄懂的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同德性、不同品性的众生,对于我陈述真理的全部教法,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善男子!你们必须了解这一点:虽然我的全部教法都依据上述三种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虽然我的全部教法都与那存在之真理相契合,但是,在一些阐述真理的经典中,我只是以一种隐密的方式、间接的方式暗示了真理的要领。这就是有关「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生命活动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命中本来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以及生命就其自身即圆满而安乐」这一教法的真正意蕴所在。

  

  对于我陈说「无实体性」的那类经典,如果有一些众生已经培育了引发未来一切善行的珍贵心理品性,已经消除了染污生命本性的各种障碍,已经可以在流转生命中把握到向上进化的方向,已经确立起与真理相契合的正确观念和正确知识,已经积累了美德与智慧的资粮,他们在听到「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的教法后,对于我隐伏着深广意蕴的真理言说方式就会心领神会,他们会对之产生信念和觉知,他们能用智能去如实体会和掌握这一教法中包含的道理;此后,这类生命能用「无实体性」的教法道理来勤勉不懈地修正自己的生活,他们将很快地亲自体会那最后的真理,同时他们也会对陈说这一真理的觉者产生出深切的信心,知道他是真理的显现,知道自己的新生命乃追随觉者而来:简略一句话,这类修行人已经能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的存在,他们已对存在产生出平等的觉悟。

  

  另外一些有情众生也已培育出引发未来一切善行的良善心理品性,已经消除和净化了染污生命本性的痛苦烦恼,已经在流转的生命进程中把握到向上进化的方向,已经对真理形成确定性的知识和见解;但是,这些人还没具有积累起修行生活的美德与智慧的资粮,他们心性平和,朴质坦荡,从下矫饰,他们虽然在知识上和智能上有着下同的欠缺,没有那种高度的理性能力来对我的教法做各方面的细致研究,但是,弥  足珍贵的是,他们并不隐瞒自己的欠缺,从不自以为是,从不执着于自己的偏见。在听到「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这一高深的极具蕴味的理念后,虽然他们没办法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对之进行观念上的把握,但是他们在精神中印可这一真理性的理念,并由此在内心里激发出了纯洁的信念,相信阐述「无实体性」的这类经典是与真理相应的觉者陈说的,是真理的显现,是与「空」的特性相契符的;这一真理,或者说这一「空」的深刻性格是难以见到、难以领会的,它绝不是我们凡俗的肉眼能够看得出来的,我们鄙陋的理性能力也绝难望其项背:「无实体性」的教法真理绝非以概念分析为能事的知性思维的认识对象,只有那些具有极高智慧的人才能透彻地体会它。

  

  于是,这类谦虚的修行人就对上述经典陈说的真理以及它的陈说方式采取了这样一固态度,他们打消了自己知识上的傲气,承认自己的浅薄和凡俗,他们在真理的苑囿里安住着,觉得佛陈说的教法理所当然的就是自己的家园。他们说:佛的觉悟是世间深刻无比的东西,一切存在现象的真实本性也是深刻无比的东西,这两样事物只有作为真理化身的佛才能如实地通达,只有佛才能亲身使得它们在自己的生命、生活里圆满地实现出来:这两样东西绝不是我们这些德性浅薄的众生可以妄加议论的,我们深信我们最终也将获得,但我们与真理还相隔得太遥远。

  

  诸佛为那些追求真理、追求解脱、追求智慧的有情众生陈说正确无妄的教法,佛的知识和智能像大海那样深广无边,我们的知识和智能就像牛蹄印中的一点积水。这类修行人虽然也能恭恭敬敬地向他人转述「无实体性」的教法,能书写经典,保护经典,阅读经典,传播经典,能情真意切地供养经典,乃至于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温习诵读经典,然而他们仍然不能去实践,不能按照「无实体性」的教法指导如实的实践,不能按照这一教法理念所提示的修行方法去展开切实的修学,所以,他们对我那极富蕴味的真理言说就始终做不到心领神会。

  

  由于上述的原因、条件,这类修行人也能够增长其善行和智慧的二种资粮,他们生命的流转状态将渐渐地自行得到调御,此后,他们的生命活动将走到净化的道路上来。

  

  第三类修行人没有培育引发未来一切善行的良善心理品性,乃至于不具有修行生活的美德智慧的资粮,他们禀性不质朴、也不坦诚,他们在思想、行为上喜欢矫饰,更多的则是虚伪;这些人往往有极其高明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对我的教法进行抽象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性研究,然而他们又很自以为是,固步自封,总是把生命的灵性束缚在自我偏见的重重牢笼里。在听到我「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的教法后,对于那极富蕴味的真理陈说方式,他们就无法如实地进行理解和把握,他们虽然也能对「无实体性」的理念产生信心,认为它是觉者的言辞,然而对于教法陈说的深刻道理,他们却又只根据表面的言辞而执着着。他们说:一切存在现象都绝对没有任何实体,生命现象无所谓产生、也无所谓消亡,一切生命本来就绝对没有任何痛苦烦恼的扰动,生命自身早已是完美安乐的了;以上这些话是觉者所说,以上这些道理是觉者的教诲。

  

  由于这样理解有关「无实体性」的教法,对于存在的认识,他们就获得下面这两个极端错误的见解:其一,一切存在现象都是「无」,一切存在现象都绝对不存在:其二,存在的任何表像也都是「无」,存在没有任何相状存在着。由于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无」,把存在的任何相状、任何表现、任何显像都看成绝无存在,他们就认为意识处处计较所执着的实体样态、流转生命样态以及存在的真实本性都是绝对不存在的。这类修行人既然说一切的存在现象都绝无存在,那么他们事实上就完全破坏乃至完全抛弃了关于三种存在样态的学理。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们只有在承认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和圆满成就的存在实态之后,才能依据这两种存在样态假说意识虚构的实体样态,现在,假若把流转的生命现象和存在的真实本性都看成是绝对不存在的,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承认有意识虚构的实体样态这么一回事了。所以,我说这类修行人事实上完全破坏了乃至于完全抛弃了有关三种存在样态的学理,他们事实上将存在的三种样态一概予以排斥了。他们「消灭」了存在,在自己的错误观念里他们完完全全地彻底地取消了一切存在的任何存在性。

  

  他们虽然承认我所说的真理教法,但他们却把自己的错误观念看成为对教法的真理性诠释,由于承认觉者所说一切教法的真理性并同时把自己的错误见解等同为这一真理,于是他们就把「无实体性」的教法执持着,这就同时把自己关于「无实体性」的错误见解执持着,视之为珍藏。由于这类修行人对佛的教法有着信心,对佛的德性有着信心,所以他们的善行将会增长…

《解深密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信佛功德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