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你看清楚了吗
”
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我看见极乐世界有胎生的人,犹如夜摩天人在宫殿中。又还看见众生于莲花内结跏跌坐而自然化生,但这是什么因缘造成西方极乐世界有胎生者和化生者两种众生的呢
”
(四十)边地疑城
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道:“比如有的众生用疑惑的态度去修种种功德,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不理解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的奥妙,对于这些佛智持怀疑而不相信的态度,不过他们还相信五逆十恶等重罪以及五戒十善等福业,能造成因果报应,因而修习为善功德,愿往生极乐世界;还有的众生,积累功德善根,希望求得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但对自己的善根却不能坚定信心,因此,对于是否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意志犹豫而不坚定,对于自修善根,尚不能一心信奉,因而对于往生佛国净土,只是半信半疑,不能一心专念,但他毕竟能够继续念佛不绝,以念佛力结成其往生极乐世界的善愿,以发愿力为依据,—仍得往生西访极乐世界。
“上述二类人,以他们的因缘虽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不能到达无量寿佛的住所。他们往生的路只到极乐世界边界上的七宝城中,这并不是阿弥陀佛造成的。能否到达佛地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行为,取决于他们的内心取向。也有犯有疑惑的往生者从宝池莲花中自然受身,这些往生到边界疑城中的众生,饮食方面的快乐有如忉利天,但其在七宝城中不能得以外出,只能居住在平地住宅中,不能像其它极乐世界的圣众那样随意上升虚空。在五百年之中,不能见到阿弥陀佛,不能听闻佛说经法,不能见到菩萨、声闻圣众。这些人虽有小智而不明达,对于佛法经典又知之不多,心灵不得开解,精神不得欢乐,所以边地疑城中称这些人为“胎生”。
“也有众生明确地信奉佛智、乃至胜智,断除对佛的所有疑惑;同时也坚信自己的善根,从而作诸功德善事,全心全意地回向净土,这些众生便全都得于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结跏趺而坐。片刻之间,身相形貌放射光明,其人智慧功德,具足如同诸菩萨。弥勒你应当知道,这些化生者之所以得化生,是他们的智慧超过上述胎生者。胎生者,在五百年中不得见佛法僧三宝,不得见菩萨作法仪式,不得修习功德,不能得到奉事无量寿佛的条件。应当知道,这是因为这些人在前世的时候,没有智慧而心生疑惑所造成。”
(四十一)惑尽见佛
释迦牟尼接着说:“就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倘若哪个王子得罪大王,便被幽闭在七宝狱中。重重楼台,华丽宫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装饰美妙,器具珍奇,吃好穿好,如同转轮王本人。但是,他却被金锁栓住两只脚,这些被幽闭的小王子高兴这样吗?”
弥勒菩萨回答道:“不高兴啊,世尊!这些小王子被幽闭拘执时,他们的精神不自在啊。”
释迦牟尼告诉弥勒菩萨说:“这些小王子以种种方法,想得出脱七宝狱,去乞求各位大臣,但终不能达到目的,唯有转轮圣王高兴,才能得到解脱。这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七宝城中的众生,也同诸王子一样。若有人怀疑于佛而生后悔,在这种心态下希望再行求乞佛智、以至广大智,对自己的善根又不能坚信不移,但仍由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而生起信心,这些众生虽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包在莲花之中如同婴儿在母腹中一样,不得出来见世界。这些疑心重的人就这样成了极乐世界的“化胎。极乐世界的“化胎”犹如转轮圣王的犯罪王子们在七宝狱的园苑宫殿中的精神状态。为什么
虽在园苑宫殿中清净而无诸秽垢污恶,但是在五百年中不能见到佛法僧,不得供养侍奉诸佛,远离了一切最好的功德善根。他们只会以此为苦,而不会以此为乐。倘若这些疑心重的“化胎”众生认识到自己罪的根源,深刻地反省自责,希望离开七宝城,等到完全改正以往的过失缺点后,才得离脱所居之世界,即刻便得以到那无量寿佛的住地,听闻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久而久之,其心也将得到开悟,从而心生欢喜,也将得以到处去供养无量的诸佛,修行诸功德。弥勒,你应当猜楚,“疑惑”对于诸菩萨来说,是一个大损害,为此他们将失去真实之利。所以,应当明确坚定地信仰诸佛的无上智慧。”
弥勒菩萨问道:“为什么娑婆世界中有这样一类众生,他们虽也修善,但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释迦牟尼告诉弥勒:“这一类众生,智慧太浅薄,他们以为西方极乐世界不及天界,以为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得快乐,所以不求往生到那里。”
弥勒菩萨又问道: “这一类的众生,以其愚痴妄加判断,不追求佛国净土,他们凭什么才得免于轮回之苦呢
”
释迦牟尼佛回答道:“这一类众生所修的福德形成的善根,不能离开物质所成的形色之物,他们不追求佛的性相无碍的智慧,深陷于世俗快乐,以为修行便要在今世人间获得福乐,虽然他们也修习福德,并得升人道、天道的果报;得到果报之时,他们也感到一切都丰富满足。其实,最终这些人还是未能跳出三界的轮回狱中。其人命终之后,假如父母、妻子、儿女等各种男女的眷属能够为他们行救护,使他们免除生死轮回之苦;为他们而忏罪祈福,修法诵经,而他们邪见根深蒂固,执迷不悟,不能含离其追求天界快乐的执迷,因此,这些人仍时时处在轮回之中,永远不会得到自在。
“你不见还有一类愚痴的人,他们不修善积德种善根,反而,凭借世俗人认为的智慧聪明和能言善辩,攫取世俗利益,助长邪心。如此的人,怎么能脱离生死苦海的大难呢
“还有的众生,虽也修善积德,而且所积福德甚多,如种下一大块收获“福报”的田地,但其人执取事理之外的表面形象,并据此而妄加判断,深深执着于情欲不肯舍去。因此,他们若要想脱离轮回,是终不能成功的。
“若有众生得了见相非相的“无相”智,慧,又能继续广修福德,身心清净,无碍无染,远离对事物的思量判别,一心追求往生净土,趣向菩提觉悟,这样的众生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最终的解脱。”
(四十二)菩萨往生
弥勒菩萨对佛说:“现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以及其它的诸傀国土上证得不退位的阿惟越致菩萨,将来会往生极乐世界的有多少呢
”
释迦牟尼佛回答弥勒菩萨说:“在我们这个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他们已完成了供养无数诸佛的工作,积累了足够的功德,将往生极乐世界。那只修十信的小功行的菩萨,由于修习功德,将往生极乐世界的不计其数。不但是我们这世界的菩萨将往生极乐世界;其它佛国的众生也一样要往生极乐世界。从远照佛国往生极乐世界的有十八亿千万大菩萨;从东北方的宝藏佛国,有九十亿的大菩萨将往生极乐世界;从无量音佛国、光明佛国、龙天佛国、胜力佛国到师子佛国、离尘佛国、德首佛国、仁王佛;华幢佛国,大菩萨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有的有数十百亿有的有数百千亿,以至最多达到万亿。除了上述十一个佛国外,第十二个佛国名无上花佛国,那里也有无数的诸菩萨众,皆得不退转的果位,智慧勇猛,由于曾经供养了无量诸佛,所以具有不懈怠努力的精进功夫,发心趣向大乘正道,在七天之中,即能摄取百千亿时劫内菩萨所修的不退转之法。这些菩萨都将得以往生净土佛刹。第十三个佛国名叫无畏佛国,那里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其它能够行生的小菩萨以及比丘等更是不可计数,都将毕竟得到菩提正觉。十方世界叫各种名字的佛国,以及这些佛国中菩萨众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也都不可数计,仅仅称说这些佛国的名字,用一个时劫是说不完的。”
(四十三)非是小乘
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你看这些大菩萨,善于获取持名往生的大利益。若有善男信女得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便能生发出一念喜爱之心,皈依并礼敬阿弥陀佛,按佛所说的去修行的,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因为有一念往生的大利,将获得如上所说的那些功德。他们心中不生下劣的欲念,明信佛智,也不生骄傲自满,积累福德,修成善根,并不断增益。要知道,上面说的这种一心念佛的人不是小乘中人,他们作为我的弟子,在我的法门中占据了第一位置。
“因此缘故,我告诉你等天人和世间的阿修罗等,应当热爱修习本经所授之法,修善去恶,向往菩提的稀有心。依据这《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建立他往生净土的观念。凡欲令无量众生得迅速安住于不退转的果位,以及欲见那广大庄严神奇美妙的极乐净土,圆满自己功德的人,都应当发精进之心,顺从依持这净土法门。
“为求正法的缘故,不应自生退转、畏缩、虚妄之心,即使身入大火,也不应生疑惑后悔。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往生净土的无量亿的诸菩萨等,全都是依持的这微妙的念佛法门的。他们都能够对此法门尊重、依顺和听闻受持,不生违逆背犯之心。另外还有许多菩萨想得听闻此经而未能得听闻;因此,你们应当追求依靠这念佛而往生净土的最上法门。”
(四十四)受菩提记
“若在将来之世,乃至到正法衰落后的像法、末法时代,将有众生在过去生中积累福德,供养过无量诸佛,由于他往生往世以来所得的佛世尊的威力加被,他们能够修得如我现在说的这个广大念佛法门。由对此法门摄取受持,便将获得广大的一切智中之智,于这一法门中得根本的理解,得到大欢喜。以此广向他人宣传,自己也十分愉快地修习。一切善男信女,如果能够对此法门,不管是过去世已求过,现在世正在求,将来…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