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P10

  ..續本文上一頁的,你看清楚了嗎

  ”

   彌勒菩薩回答說:“世尊,我看見極樂世界有胎生的人,猶如夜摩天人在宮殿中。又還看見衆生于蓮花內結跏跌坐而自然化生,但這是什麼因緣造成西方極樂世界有胎生者和化生者兩種衆生的呢

  ”

  

  (四十)邊地疑城

    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道:“比如有的衆生用疑惑的態度去修種種功德,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不理解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的奧妙,對于這些佛智持懷疑而不相信的態度,不過他們還相信五逆十惡等重罪以及五戒十善等福業,能造成因果報應,因而修習爲善功德,願往生極樂世界;還有的衆生,積累功德善根,希望求得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但對自己的善根卻不能堅定信心,因此,對于是否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意志猶豫而不堅定,對于自修善根,尚不能一心信奉,因而對于往生佛國淨土,只是半信半疑,不能一心專念,但他畢竟能夠繼續念佛不絕,以念佛力結成其往生極樂世界的善願,以發願力爲依據,—仍得往生西訪極樂世界。

  

   “上述二類人,以他們的因緣雖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不能到達無量壽佛的住所。他們往生的路只到極樂世界邊界上的七寶城中,這並不是阿彌陀佛造成的。能否到達佛地取決于他們自身的行爲,取決于他們的內心取向。也有犯有疑惑的往生者從寶池蓮花中自然受身,這些往生到邊界疑城中的衆生,飲食方面的快樂有如忉利天,但其在七寶城中不能得以外出,只能居住在平地住宅中,不能像其它極樂世界的聖衆那樣隨意上升虛空。在五百年之中,不能見到阿彌陀佛,不能聽聞佛說經法,不能見到菩薩、聲聞聖衆。這些人雖有小智而不明達,對于佛法經典又知之不多,心靈不得開解,精神不得歡樂,所以邊地疑城中稱這些人爲“胎生”。

  

   “也有衆生明確地信奉佛智、乃至勝智,斷除對佛的所有疑惑;同時也堅信自己的善根,從而作諸功德善事,全心全意地回向淨土,這些衆生便全都得于七寶蓮花中自然化生,結跏趺而坐。片刻之間,身相形貌放射光明,其人智慧功德,具足如同諸菩薩。彌勒你應當知道,這些化生者之所以得化生,是他們的智慧超過上述胎生者。胎生者,在五百年中不得見佛法僧叁寶,不得見菩薩作法儀式,不得修習功德,不能得到奉事無量壽佛的條件。應當知道,這是因爲這些人在前世的時候,沒有智慧而心生疑惑所造成。”

  

  (四十一)惑盡見佛

   釋迦牟尼接著說:“就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倘若哪個王子得罪大王,便被幽閉在七寶獄中。重重樓臺,華麗宮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裝飾美妙,器具珍奇,吃好穿好,如同轉輪王本人。但是,他卻被金鎖栓住兩只腳,這些被幽閉的小王子高興這樣嗎?”

  

    彌勒菩薩回答道:“不高興啊,世尊!這些小王子被幽閉拘執時,他們的精神不自在啊。”

  

    釋迦牟尼告訴彌勒菩薩說:“這些小王子以種種方法,想得出脫七寶獄,去乞求各位大臣,但終不能達到目的,唯有轉輪聖王高興,才能得到解脫。這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邊地七寶城中的衆生,也同諸王子一樣。若有人懷疑于佛而生後悔,在這種心態下希望再行求乞佛智、以至廣大智,對自己的善根又不能堅信不移,但仍由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而生起信心,這些衆生雖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包在蓮花之中如同嬰兒在母腹中一樣,不得出來見世界。這些疑心重的人就這樣成了極樂世界的“化胎。極樂世界的“化胎”猶如轉輪聖王的犯罪王子們在七寶獄的園苑宮殿中的精神狀態。爲什麼

  雖在園苑宮殿中清淨而無諸穢垢汙惡,但是在五百年中不能見到佛法僧,不得供養侍奉諸佛,遠離了一切最好的功德善根。他們只會以此爲苦,而不會以此爲樂。倘若這些疑心重的“化胎”衆生認識到自己罪的根源,深刻地反省自責,希望離開七寶城,等到完全改正以往的過失缺點後,才得離脫所居之世界,即刻便得以到那無量壽佛的住地,聽聞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久而久之,其心也將得到開悟,從而心生歡喜,也將得以到處去供養無量的諸佛,修行諸功德。彌勒,你應當猜楚,“疑惑”對于諸菩薩來說,是一個大損害,爲此他們將失去真實之利。所以,應當明確堅定地信仰諸佛的無上智慧。”

  

  彌勒菩薩問道:“爲什麼娑婆世界中有這樣一類衆生,他們雖也修善,但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釋迦牟尼告訴彌勒:“這一類衆生,智慧太淺薄,他們以爲西方極樂世界不及天界,以爲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得快樂,所以不求往生到那裏。”

  

   彌勒菩薩又問道: “這一類的衆生,以其愚癡妄加判斷,不追求佛國淨土,他們憑什麼才得免于輪回之苦呢

  ”

   釋迦牟尼佛回答道:“這一類衆生所修的福德形成的善根,不能離開物質所成的形色之物,他們不追求佛的性相無礙的智慧,深陷于世俗快樂,以爲修行便要在今世人間獲得福樂,雖然他們也修習福德,並得升人道、天道的果報;得到果報之時,他們也感到一切都豐富滿足。其實,最終這些人還是未能跳出叁界的輪回獄中。其人命終之後,假如父母、妻子、兒女等各種男女的眷屬能夠爲他們行救護,使他們免除生死輪回之苦;爲他們而忏罪祈福,修法誦經,而他們邪見根深蒂固,執迷不悟,不能含離其追求天界快樂的執迷,因此,這些人仍時時處在輪回之中,永遠不會得到自在。

  

   “你不見還有一類愚癡的人,他們不修善積德種善根,反而,憑借世俗人認爲的智慧聰明和能言善辯,攫取世俗利益,助長邪心。如此的人,怎麼能脫離生死苦海的大難呢

  

  

   “還有的衆生,雖也修善積德,而且所積福德甚多,如種下一大塊收獲“福報”的田地,但其人執取事理之外的表面形象,並據此而妄加判斷,深深執著于情欲不肯舍去。因此,他們若要想脫離輪回,是終不能成功的。

  

   “若有衆生得了見相非相的“無相”智,慧,又能繼續廣修福德,身心清淨,無礙無染,遠離對事物的思量判別,一心追求往生淨土,趣向菩提覺悟,這樣的衆生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最終的解脫。”

  

  (四十二)菩薩往生

   彌勒菩薩對佛說:“現在我們這娑婆世界,以及其它的諸傀國土上證得不退位的阿惟越致菩薩,將來會往生極樂世界的有多少呢

  ”

  

   釋迦牟尼佛回答彌勒菩薩說:“在我們這個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他們已完成了供養無數諸佛的工作,積累了足夠的功德,將往生極樂世界。那只修十信的小功行的菩薩,由于修習功德,將往生極樂世界的不計其數。不但是我們這世界的菩薩將往生極樂世界;其它佛國的衆生也一樣要往生極樂世界。從遠照佛國往生極樂世界的有十八億千萬大菩薩;從東北方的寶藏佛國,有九十億的大菩薩將往生極樂世界;從無量音佛國、光明佛國、龍天佛國、勝力佛國到師子佛國、離塵佛國、德首佛國、仁王佛;華幢佛國,大菩薩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有的有數十百億有的有數百千億,以至最多達到萬億。除了上述十一個佛國外,第十二個佛國名無上花佛國,那裏也有無數的諸菩薩衆,皆得不退轉的果位,智慧勇猛,由于曾經供養了無量諸佛,所以具有不懈怠努力的精進功夫,發心趣向大乘正道,在七天之中,即能攝取百千億時劫內菩薩所修的不退轉之法。這些菩薩都將得以往生淨土佛刹。第十叁個佛國名叫無畏佛國,那裏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衆,其它能夠行生的小菩薩以及比丘等更是不可計數,都將畢竟得到菩提正覺。十方世界叫各種名字的佛國,以及這些佛國中菩薩衆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也都不可數計,僅僅稱說這些佛國的名字,用一個時劫是說不完的。”

  

  (四十叁)非是小乘

     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你看這些大菩薩,善于獲取持名往生的大利益。若有善男信女得聽聞到阿彌陀佛名號,便能生發出一念喜愛之心,皈依並禮敬阿彌陀佛,按佛所說的去修行的,應當知道,這樣的人因爲有一念往生的大利,將獲得如上所說的那些功德。他們心中不生下劣的欲念,明信佛智,也不生驕傲自滿,積累福德,修成善根,並不斷增益。要知道,上面說的這種一心念佛的人不是小乘中人,他們作爲我的弟子,在我的法門中占據了第一位置。

  

   “因此緣故,我告訴你等天人和世間的阿修羅等,應當熱愛修習本經所授之法,修善去惡,向往菩提的稀有心。依據這《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建立他往生淨土的觀念。凡欲令無量衆生得迅速安住于不退轉的果位,以及欲見那廣大莊嚴神奇美妙的極樂淨土,圓滿自己功德的人,都應當發精進之心,順從依持這淨土法門。

  

   “爲求正法的緣故,不應自生退轉、畏縮、虛妄之心,即使身入大火,也不應生疑惑後悔。爲什麼這麼說呢

  那往生淨土的無量億的諸菩薩等,全都是依持的這微妙的念佛法門的。他們都能夠對此法門尊重、依順和聽聞受持,不生違逆背犯之心。另外還有許多菩薩想得聽聞此經而未能得聽聞;因此,你們應當追求依靠這念佛而往生淨土的最上法門。”

  

  (四十四)受菩提記

   “若在將來之世,乃至到正法衰落後的像法、末法時代,將有衆生在過去生中積累福德,供養過無量諸佛,由于他往生往世以來所得的佛世尊的威力加被,他們能夠修得如我現在說的這個廣大念佛法門。由對此法門攝取受持,便將獲得廣大的一切智中之智,于這一法門中得根本的理解,得到大歡喜。以此廣向他人宣傳,自己也十分愉快地修習。一切善男信女,如果能夠對此法門,不管是過去世已求過,現在世正在求,將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生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