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a Rattha) 和增长天王⑶(Viru Tarastra);当时的两只大鹏鸟即现在的广目天王⑷(Viru Paksa)和多闻天王⑸(Vessavana)。前两位说中土语言,后两位说边地语言,也是当时它们发了不同的愿,以它们受持三皈五戒的善根,在我教法下转成了四大天王并对我生欢喜心。”(译者: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受个三皈五戒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本来是四个傍生,借此功德便转成四大天王,故各位至少都是居士戒具足,再在此精进修学,发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那肯定将来会有胜过四大天王的果报。)
当时,世尊给四大天王转*轮及对众比丘讲述前后因缘时,旁边的革涅雅仙人全都听到了,马上对佛陀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去亲近佛陀。他对佛陀恭敬顶礼,佛陀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了一来果位(Sikitagami)。得圣果的革涅雅仙人在佛前祈求:“现在已过午,我想供养世尊和您的眷属各种水果饮料,祈求世尊纳受。”世尊默许了。
注:⑵ 持国天王: 此天王护持国土,安抚众生,故称持国天王又称东方天王。四天王之一。
⑶ 增长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众生善根增长。
⑷ 广目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能以净天眼长常观阎浮提。
⑸ 多闻天王: 乃阎浮提北方之守护神,住于须弥山第四层之北面。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
兼守其余三洲,由于时常守护道场,听闻佛法,故称多闻。
他拿来红花汁、芭蕉汁、柏子仁汁、阿输陀树汁、昙花果汁、毛诃子汁、柿子汁、葡萄汁八种饮料供养世尊及僧众。世尊都一一接纳了,并告诸比丘虽已过午但可以饮这八种饮料。世尊及僧众饮用后,革涅雅仙人又祈求:“世尊,请您和您的眷属明天中午来这里应供。”世尊也默许了。“请世尊今晚住在我们附近的森林中,可以吗?”他进一步祈求,世尊又默许了。他异常高兴,将世尊及众眷属安排在一个森林中休息。次日拂晓前,革涅雅仙人就起身了,高声吩咐:“所有的婆罗门儿子,诸位圣神、贤首们,快起来,一些人劈柴,一些人生火,一些人炒菜,一些人烙油饼……。”当时,热俄仙人也在此处过夜。天未亮时,他听到革涅雅仙人一大早起来大叫大闹的,他猜想:或许他们今天有婚嫁之事或许有国王或贵客登门。热俄仙人如是猜测着,便去问革涅雅仙人,是要办婚嫁事,还是有国王贵客登门?革涅雅仙人说:“都不是,今天我要迎请释迦牟尼佛及僧众来此应供。”这从未闻过佛号的热俄仙人,一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圣号,立刻毛发竖立、泪如涌泉生起了无比的信心,殷切地问:“什么是佛呀?”革涅雅仙人慢条斯理地向他道来:“在我们雪山有条古老的恒河,在恒河边住着色迦仙人,离色迦仙人不远的地方有个释迦族,当释迦太子刚降临人间时,就有位婆罗门相士给太子授记:若太子出家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Samma Sambuddha)的佛果;若在家将作金轮王。后来太子舍弃王位,六年苦行,于菩提树下现前如来正等正觉的果位,所谓的佛就是这位证得无上正等觉的释迦太子。”热俄仙人听毕又问:“你刚说释迦牟尼佛及什么僧众,僧众是什么?”革涅雅仙人耐心地讲给他:“所谓的“僧众”(Bhikkhu Sangha)就是一些国王、太子、大臣、婆罗门、施主等众多人随佛出家修行的人。”“现在佛及僧众在哪里?”“在我旁边的森林中过夜。”“我能不能去拜见佛陀及僧众?”“你能去拜见,去了后肯定对你有极大的利益。” 热俄仙人刻不容缓地奔向佛陀所在的森
林,他很远就看见佛陀身放金光,具三十二种庄严相,内心的喜悦胜过十二年的禅悦,即往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给他传了相应的法,他证得了不来果(Anagami)。热俄仙人恳切祈求:“世尊能否摄受我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问他:“你有没有告知你的眷属?”“没有”世尊说:“你是有福报、威望高的人,若告知你的眷属将有很大利益。”听了此话,他立刻回到自己的眷属中,集中所有眷属,宣告:“我想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五百眷属都说:“我们过去信赖您,现在仍是信赖您,您是我们的上师,上师怎么作我们也随上师怎么作。”热俄仙人说:“若想出家,就随我来。”于是他们全都跟着热俄仙人到世尊前随佛出家,世尊用“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词为他们出家授戒。此时,热俄仙人及五百眷属皆身披三衣,手持钵盂,身带滤水器,成为名符其实的僧人。
尔时,革涅雅仙人已把午斋准备圆满,往世尊前迎请:“世尊,午斋已备,恭请世尊应供。”世尊著衣持钵率领僧众前去应供。革涅雅仙人请佛入座,待僧众一一入坐,他亲手供养饮食,当见到热俄仙人已出家时,他非常高兴地说:“你出家了,很好很好,我非常随喜(Amodana)。”热俄比丘问:“你什么时候出家?”“等供养圆满后我就出家。”待饮食已毕,他马上在佛前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请佛慈悲摄受。”世尊问他:“你有没有告知你的眷属?”“没有。”世尊说:“你是有福报、威望高的人,若告知你的眷属将有极大利益。”革涅雅仙人听后马上召集五百眷属对他们宣告:“我欲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你们如何作?”众眷属异口同声:“您怎么作,我们也怎么作。”他与眷属在世尊前三番祈求:“世尊,我及五百眷属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请世尊慈悲摄受。”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词为他们传授近圆戒。革涅雅仙人和热俄仙人各带五百眷属在佛的教法下出家后,佛陀分别为二仙人传了教言,二仙人也精进努力断尽了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佛陀又将一千名眷属,分别交给嘎单那大罗汉五百(嘎单那尊者持戒非常清净,甚至于小乘戒中的轻罪亦无犯)、目犍连尊者二百五十、舍利子尊者二百五十,并叮嘱三位尊者好好摄受这一千比丘。他们三位依教奉行,把一千比丘带到海边给他们传法,嘎单那的五百比丘得了罗汉果,目犍连的二百五十比丘得了无来果,舍利子的二百五十比丘得了预流果。到了夏天,带他们结夏安居三个月,有些住在森林中,有些住在山洞里,有些住在茅蓬里,有些住在尸陀林⑹(Sita Vana),待安居圆满后,舍利子、目犍连、嘎单那他们三位带领众比丘,皆著三衣⑺(Ti Civara),去谒见释迦牟尼佛,世尊为众比丘也传授了应机的法要,他们都证得了罗汉果。
众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嘎单那尊者的五百眷属现证罗汉果,目犍
连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属现证无来果,舍利子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属现证预流果?为何这三位尊者所化眷属有不同果位的差别?唯愿开示,我等乐闻。”
佛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有差别,往昔他们摄受的眷属也有差别。在过去嘎单那比丘的眷属全得了四禅五通,目犍连的眷属全得了无色界的禅定,舍利子的眷属全得色界禅定,也是有如是差别的。很早以前,有两位仙人各自带
着五百眷属安住在山林中,后来一位仙人去世了,他的眷属把他的骨灰作了塔(Cetiya)供养。他们苦于没有上师,就去依止了另一位仙人,这位仙人也乐意摄受他们。到他年迈寿高时,他独自心想:如果我死了,弟子们将无人依止,不如生前就安排好。就在弟子中选了三位能干有智慧的人,并叮嘱各位弟子:“若我在世别不多言,若我去世了,则当如理如法地依止这三位大德。”(师言:本来一切无常,我们学院也是一样。如果我在世不用多说什么,如果我不住世了,则希望你们能好好依止我们当中的具足福慧功德的堪布活佛们,把喇荣沟当作自己的家,依旧闻思修,荷担起如来的家业。万一我不住世,喇荣沟里不要人
注:⑹ 尸陀林: 又作寒林,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北方之森林。林中幽邃且寒,初为该城人
民弃尸之所。其后泛称弃置死尸之所为寒林。
走鹰飞,那很不好,恐怕对你们以后修行不利。不管怎样,大家观修无常非常重要,易于成就。)其中五百个交给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四禅五通,二百五十交给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无色界禅定,另二百五十交给另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色界禅定。诸比丘,当时带五百眷属得四禅五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嘎单那比丘,那位带二百五十人得无色界禅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目犍连,另带二百五十人得色界禅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舍利子。当时他们各自眷属的证悟有差别次第是因为嘎单那的眷属是利根的,目犍连的眷属是中等根基的,舍利子的眷属是钝根的。然而若是舍利子的眷属依止嘎单那的话,不要说是预流果,甚至连加行道⑻(Prayoga Marga)的暖位也得不到。(师言:我们当中有些人,今天去依止这位上师,明天又依止那位上师,后天又另寻一位上师,天天东寻西找的,身无定处,心无深信,很没意义。一方面要依自己前世的因缘,另一方面要看自己的信心和资粮,全凭上师这个单一的缘得解脱有点困难。所以在舍利子前能得预流果的眷属,佛说在嘎单那前连加行道的暖位都得不到,说明前世的因缘很重要。)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以何因缘革涅雅仙人和热俄仙人,今生令佛生欢喜心,并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断尽三界烦恼,得证阿罗汉果位?唯愿为说。”
佛告众比丘:“这也是前世的发愿力。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Lokavidu)、如来(Tathagata)、正等觉(Samm…
《百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