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P27

  ..續本文上一頁a Rattha) 和增長天王⑶(Viru Tarastra);當時的兩只大鵬鳥即現在的廣目天王⑷(Viru Paksa)和多聞天王⑸(Vessavana)。前兩位說中土語言,後兩位說邊地語言,也是當時它們發了不同的願,以它們受持叁皈五戒的善根,在我教法下轉成了四大天王並對我生歡喜心。”(譯者: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受個叁皈五戒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本來是四個傍生,借此功德便轉成四大天王,故各位至少都是居士戒具足,再在此精進修學,發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願,那肯定將來會有勝過四大天王的果報。)

  當時,世尊給四大天王轉*輪及對衆比丘講述前後因緣時,旁邊的革涅雅仙人全都聽到了,馬上對佛陀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去親近佛陀。他對佛陀恭敬頂禮,佛陀觀察他的根界意樂,爲他傳了相應的法,他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一來果位(Sikitagami)。得聖果的革涅雅仙人在佛前祈求:“現在已過午,我想供養世尊和您的眷屬各種水果飲料,祈求世尊納受。”世尊默許了。

  

  注:⑵ 持國天王: 此天王護持國土,安撫衆生,故稱持國天王又稱東方天王。四天王之一。

   ⑶ 增長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能令衆生善根增長。

   ⑷ 廣目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能以淨天眼長常觀閻浮提。

   ⑸ 多聞天王: 乃閻浮提北方之守護神,住于須彌山第四層之北面。率領夜叉、羅刹等二神衆

   兼守其余叁洲,由于時常守護道場,聽聞佛法,故稱多聞。

  他拿來紅花汁、芭蕉汁、柏子仁汁、阿輸陀樹汁、昙花果汁、毛诃子汁、柿子汁、葡萄汁八種飲料供養世尊及僧衆。世尊都一一接納了,並告諸比丘雖已過午但可以飲這八種飲料。世尊及僧衆飲用後,革涅雅仙人又祈求:“世尊,請您和您的眷屬明天中午來這裏應供。”世尊也默許了。“請世尊今晚住在我們附近的森林中,可以嗎?”他進一步祈求,世尊又默許了。他異常高興,將世尊及衆眷屬安排在一個森林中休息。次日拂曉前,革涅雅仙人就起身了,高聲吩咐:“所有的婆羅門兒子,諸位聖神、賢首們,快起來,一些人劈柴,一些人生火,一些人炒菜,一些人烙油餅……。”當時,熱俄仙人也在此處過夜。天未亮時,他聽到革涅雅仙人一大早起來大叫大鬧的,他猜想:或許他們今天有婚嫁之事或許有國王或貴客登門。熱俄仙人如是猜測著,便去問革涅雅仙人,是要辦婚嫁事,還是有國王貴客登門?革涅雅仙人說:“都不是,今天我要迎請釋迦牟尼佛及僧衆來此應供。”這從未聞過佛號的熱俄仙人,一聽到“釋迦牟尼佛”的聖號,立刻毛發豎立、淚如湧泉生起了無比的信心,殷切地問:“什麼是佛呀?”革涅雅仙人慢條斯理地向他道來:“在我們雪山有條古老的恒河,在恒河邊住著色迦仙人,離色迦仙人不遠的地方有個釋迦族,當釋迦太子剛降臨人間時,就有位婆羅門相士給太子授記:若太子出家將證得無上正等正覺(Samma Sambuddha)的佛果;若在家將作金輪王。後來太子舍棄王位,六年苦行,于菩提樹下現前如來正等正覺的果位,所謂的佛就是這位證得無上正等覺的釋迦太子。”熱俄仙人聽畢又問:“你剛說釋迦牟尼佛及什麼僧衆,僧衆是什麼?”革涅雅仙人耐心地講給他:“所謂的“僧衆”(Bhikkhu Sangha)就是一些國王、太子、大臣、婆羅門、施主等衆多人隨佛出家修行的人。”“現在佛及僧衆在哪裏?”“在我旁邊的森林中過夜。”“我能不能去拜見佛陀及僧衆?”“你能去拜見,去了後肯定對你有極大的利益。” 熱俄仙人刻不容緩地奔向佛陀所在的森

  林,他很遠就看見佛陀身放金光,具叁十二種莊嚴相,內心的喜悅勝過十二年的禅悅,即往世尊前恭敬頂禮,祈求傳法。世尊觀察他的根界意樂,給他傳了相應的法,他證得了不來果(Anagami)。熱俄仙人懇切祈求:“世尊能否攝受我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問他:“你有沒有告知你的眷屬?”“沒有”世尊說:“你是有福報、威望高的人,若告知你的眷屬將有很大利益。”聽了此話,他立刻回到自己的眷屬中,集中所有眷屬,宣告:“我想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你們是怎麼想的?”這五百眷屬都說:“我們過去信賴您,現在仍是信賴您,您是我們的上師,上師怎麼作我們也隨上師怎麼作。”熱俄仙人說:“若想出家,就隨我來。”于是他們全都跟著熱俄仙人到世尊前隨佛出家,世尊用“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爲他們出家授戒。此時,熱俄仙人及五百眷屬皆身披叁衣,手持缽盂,身帶濾水器,成爲名符其實的僧人。

   爾時,革涅雅仙人已把午齋准備圓滿,往世尊前迎請:“世尊,午齋已備,恭請世尊應供。”世尊著衣持缽率領僧衆前去應供。革涅雅仙人請佛入座,待僧衆一一入坐,他親手供養飲食,當見到熱俄仙人已出家時,他非常高興地說:“你出家了,很好很好,我非常隨喜(Amodana)。”熱俄比丘問:“你什麼時候出家?”“等供養圓滿後我就出家。”待飲食已畢,他馬上在佛前祈求:“世尊,我願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請佛慈悲攝受。”世尊問他:“你有沒有告知你的眷屬?”“沒有。”世尊說:“你是有福報、威望高的人,若告知你的眷屬將有極大利益。”革涅雅仙人聽後馬上召集五百眷屬對他們宣告:“我欲在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你們如何作?”衆眷屬異口同聲:“您怎麼作,我們也怎麼作。”他與眷屬在世尊前叁番祈求:“世尊,我及五百眷屬願在您的教法下出家,請世尊慈悲攝受。”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爲他們傳授近圓戒。革涅雅仙人和熱俄仙人各帶五百眷屬在佛的教法下出家後,佛陀分別爲二仙人傳了教言,二仙人也精進努力斷盡了叁界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佛陀又將一千名眷屬,分別交給嘎單那大羅漢五百(嘎單那尊者持戒非常清淨,甚至于小乘戒中的輕罪亦無犯)、目犍連尊者二百五十、舍利子尊者二百五十,並叮囑叁位尊者好好攝受這一千比丘。他們叁位依教奉行,把一千比丘帶到海邊給他們傳法,嘎單那的五百比丘得了羅漢果,目犍連的二百五十比丘得了無來果,舍利子的二百五十比丘得了預流果。到了夏天,帶他們結夏安居叁個月,有些住在森林中,有些住在山洞裏,有些住在茅蓬裏,有些住在屍陀林⑹(Sita Vana),待安居圓滿後,舍利子、目犍連、嘎單那他們叁位帶領衆比丘,皆著叁衣⑺(Ti Civara),去谒見釋迦牟尼佛,世尊爲衆比丘也傳授了應機的法要,他們都證得了羅漢果。

  衆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嘎單那尊者的五百眷屬現證羅漢果,目犍

  連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屬現證無來果,舍利子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屬現證預流果?爲何這叁位尊者所化眷屬有不同果位的差別?唯願開示,我等樂聞。”

   佛告諸比丘:“不僅是現在有差別,往昔他們攝受的眷屬也有差別。在過去嘎單那比丘的眷屬全得了四禅五通,目犍連的眷屬全得了無色界的禅定,舍利子的眷屬全得色界禅定,也是有如是差別的。很早以前,有兩位仙人各自帶

  著五百眷屬安住在山林中,後來一位仙人去世了,他的眷屬把他的骨灰作了塔(Cetiya)供養。他們苦于沒有上師,就去依止了另一位仙人,這位仙人也樂意攝受他們。到他年邁壽高時,他獨自心想:如果我死了,弟子們將無人依止,不如生前就安排好。就在弟子中選了叁位能幹有智慧的人,並叮囑各位弟子:“若我在世別不多言,若我去世了,則當如理如法地依止這叁位大德。”(師言:本來一切無常,我們學院也是一樣。如果我在世不用多說什麼,如果我不住世了,則希望你們能好好依止我們當中的具足福慧功德的堪布活佛們,把喇榮溝當作自己的家,依舊聞思修,荷擔起如來的家業。萬一我不住世,喇榮溝裏不要人

  

  注:⑹ 屍陀林: 又作寒林,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北方之森林。林中幽邃且寒,初爲該城人

   民棄屍之所。其後泛稱棄置死屍之所爲寒林。

  走鷹飛,那很不好,恐怕對你們以後修行不利。不管怎樣,大家觀修無常非常重要,易于成就。)其中五百個交給一位婆羅門,他們都得了四禅五通,二百五十交給一位婆羅門他們都得了無色界禅定,另二百五十交給另一位婆羅門他們都得了色界禅定。諸比丘,當時帶五百眷屬得四禅五通的婆羅門就是現在的嘎單那比丘,那位帶二百五十人得無色界禅定的婆羅門就是現在的目犍連,另帶二百五十人得色界禅定的婆羅門就是現在的舍利子。當時他們各自眷屬的證悟有差別次第是因爲嘎單那的眷屬是利根的,目犍連的眷屬是中等根基的,舍利子的眷屬是鈍根的。然而若是舍利子的眷屬依止嘎單那的話,不要說是預流果,甚至連加行道⑻(Prayoga Marga)的暖位也得不到。(師言:我們當中有些人,今天去依止這位上師,明天又依止那位上師,後天又另尋一位上師,天天東尋西找的,身無定處,心無深信,很沒意義。一方面要依自己前世的因緣,另一方面要看自己的信心和資糧,全憑上師這個單一的緣得解脫有點困難。所以在舍利子前能得預流果的眷屬,佛說在嘎單那前連加行道的暖位都得不到,說明前世的因緣很重要。)

   諸比丘複次請問:“世尊,以何因緣革涅雅仙人和熱俄仙人,今生令佛生歡喜心,並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斷盡叁界煩惱,得證阿羅漢果位?唯願爲說。”

  佛告衆比丘:“這也是前世的發願力。賢劫人壽二萬歲,人天導師(Lokavidu)、如來(Tathagata)、正等覺(Samm…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