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P8

  ..续本文上一页agiyabhikkhu)。春乾摩这时暗自高兴,觉得:这些恶行比丘即不受寺管辖,又不受戒律束缚,谁也管不了,我可以去跟他们学神通。于是,她就借口供斋与他们联系。她亲手作许多美味饮食好好地供养了六群比丘。然后,她说:“我有一个请求,希望你们传授我一个神变。”六群比丘对她说:“教,倒是可以。可你要知道,窍诀可不是随便教人的。按规矩:教窍诀,对方要么有大的供养、要么以学术交换、要么一生中不传任何人。不过,你吗?如果三个月内天天以饮食供养我们,再供养每人六种资具,我们可以发心教你一个神通。”听此言后,春乾摩比丘尼信以为真,便欣然答应了。三个月当中她按要求供养了六群比丘。三个月过后,她对六群比丘祈求:“我的供养圆满了,该教我神通了吧!”他们很爽快地说:“可以。不过,学神通首先要锻炼好身体,身体越强壮,神通越容易修出来。”她赶忙问:“那,我该怎样锻炼呢?”他们漫不经心地说:“第一天,先站在一个凳子上跳下来,依此类推,到第七天从第七个凳子向下跳。这样,身体锻炼得很好了,接下来,第一天从一层楼上跳下来,第二天从二层楼跳下来,直辖到第七层楼上跳下来,一直坚持下去。这样,身体越来越好,神变也越来越大,以后,在空中飞来飞去肯定没多大问题。”然后,春乾摩比丘尼真的去按这个所谓的“教言”去作了,一天、两天、三天……结果到了第七天,她从第七个凳子上摔了下来,把腰椎骨给摔断了,成了驼背。她痛苦地对六群比丘说:“你们给我教的是什么神变?怎么把我的身体“锻炼”成这个样子!”但,六群比丘神态自若,蛮不讲理地回答说:“这,我们就不管了,该教你的都教了。”听到这番话春乾摩比丘尼生起大嗔恨心。无论在经堂里还是在道路旁,逢人便说六群比丘是如何如何地作骗,使她成了驼背。(译者:现在有些居士也是先供养,然后说被骗了。所以,首先观察供养之境,极其重要。)众比丘听说此事后,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六群比丘作骗于春乾摩比丘尼,现在六群比丘骗了她,往昔也曾骗过她。那是很久以前,印度鹿野

  苑有位梵施国王,准备兴建王宫,请了许多木匠。这些木匠每天在那些弯曲粗

  

  注:⑴ 比丘尼:  意译乞士女。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

   ⑵ 北俱卢洲: 意译胜处、胜生、高上,以其地胜于其他三洲而得名。地形方正。

   ⑶ 西牛贺洲: 以牛行贸易而得名。地形如满月。

  ⑷ 东胜神洲: 以其身形殊胜故称胜身,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

  ⑸ 三十三天(Tavatinsa): 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於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

   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八万由旬。

   ⑹ 同行等流果: 一切由善因所生之善果,或从恶因所生之恶果,均与因同一性质,故称同行

   等流果。

  硬的木料上,画线凿锯将木料作得端直平滑,手艺非凡。一位看国库的驼背妇女见此情景,心想:这些木匠技艺如此高超,能否把我的身体也作直了?那些木料弯曲不直又粗又硬;而我的身体是比较柔软光滑的,应该更容易作直吧。几经思考后,她就去对木匠说:“您们的手艺很不错,能不能把我的身体作得象木料那样端直?”这些木匠说:“按道理是可以。但有个条件,如果三个月内每天供养我们食物,我们就愿意。”听毕此言,这个驼背妇女欣然应允。三个月过后,她对木匠们说:“已经供养你们三个月了,现在可以把我的身体作直了吧?”这些木匠一本正经地说:“是,现在可以了。不过,我们作木料是先在上面画线,再用斧子砍、锯子锯,这样木料就作得端直了。同样,也让我们在你身上画线,再用斧子砍、锯子锯,……”听到这话,那个驼背妇女毛骨悚然,很害怕地说:“怎么?用斧子砍?那不就把我砍死了吗?”木匠们满不在乎地说:“那又有什么办法?除了斧子砍、锯子锯,我们别无它法。”当时,驼背妇女很伤心,但又不敢向任何人言及此事。诸比丘,当时的驼背妇女就是现在的春乾摩比丘尼,木匠们就是现在的六群比丘。往昔他们骗了她,没满其愿,今世她继续受骗。”(师言:这是同行等流果⑹。就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亲怨若今生不了,则一直生生世世报下去。所以,我们平时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眼觉得很好或讨厌,这都是前世的因缘,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6) 恰嘎国王

   ——轻慢尊者 王位复得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位布德作拉巴Ra多扎的人。他依佛陀的加持力遣除了三界(Tisso Dhatu)轮回的痛苦,获证了圣者罗汉的果位。尊者觉得世尊恩深似海,为报佛恩,他决定度化无边的众生。依所化众生的时、处、因缘等观察,他观知南方果贤巴(印度六大城市之一,汉译萨弥城)的众生与他有缘,且度化的时机已成熟。他便披上袈裟、手持钵盂往果贤巴城化缘。果然,城里一位著名的大施主和其他眷属经常供养他。尊者观察他们的根基意乐,给他们传授了相应的佛法。有的人得暖位⑴(Usma Gata)、顶位⑵(Murdhana)、忍位⑶(Khanti)、圣法位⑷(Lokikagra Dharma);有的得预流果(Sotapanna Phala)、一来果⑸(Sikitagami Phala)、不来果⑹(Anagami Phala)、罗汉果⑺(Arahat);有的得金轮王、梵天、帝释天;缘觉⑻的果位,有的种下了如来正等觉的种子,更多的人对三宝(Ti-Ratana)生起了不共的信心。(译者:一些汉人在我们学院住了一段时间后,为报答法王如意宝(Cinta Mani)的无比恩德,在汉地兴起广度众生的宏伟事业,其弟子肯定也有不同的证悟吧,所以,我们也有这样的缘起。)已得果的众弟子对尊者祈求:“尊者,您对我们的恩德很大,把我们从三恶趣中解救出来,从此,再也不堕入轮回(Samsara)中。我们度过了生死海,越过了骨架山。所以,我们诚祈尊者在有生之年能接受果贤巴信徒们的供养。”尊者和善地说:“在这里也可以,但我还要饶益其他有情。”在场的信徒们都对尊者广度众生的大悲心赞叹不已。祈请者们礼毕尊者后各自回去了,可四面八方朝拜者纷沓而来。

   正当此时,恰嘎国王率领着四大军队打猎。经过此施主门前时,(师言:印度的国王总是爱好打猎,殊不知打猎是下劣种姓所为,非国王所应为,可他们无聊,赖以打猎虚度时日。)国王见施主院内济济满堂,便问手下大臣:“这个院里怎么这么多人?”大臣说:“听说有位布德作拉巴Ra多扎的人在这里,所以,有很多人来朝拜他。”国王听了尊者的名字,知道他是邻国一位国王的太子,出家后证得了罗汉果,而且与他尊者的父亲是故友挚交。“哦!原来是那个人,我应该去看看他。”于是,国王等来到了院内。尊者没出外迎接,也没起身,依然坐在法座上。国王顿时不悦,但还是勉强礼拜了尊者。之后,国王生气地说:“他毕竟是在我的国土上,居然敢对我不恭!”大臣们也议论纷纷,对尊者说些失礼的话。国王更是火上加油,怒气横生。打猎返回时,国王说:“我们再去,若那位尊者仍是那副姿态的话,我就砍断他的头。”“对,我们应该如此。”众大臣也随声附和着。尊者知道国王发了恶愿,便向前跨了六步去迎接国王。因劳尊者亲自迎接,国王身上原有的光立即消失了,大地瞬间裂开。见此,国王非常害怕,他知道是尊者迎接他的缘故,便马上跪下来向尊者顶礼并祈求:“寡人愚昧无知,愿一心一意求忏悔。”尊者悲颜,慈眼看着他说:“这对我倒没什么,只是您既然知道错了,好好忏悔就可以了。”国王再三祈问:“我心发恶愿,身造恶业,惊动了尊者,这样,对我的王位有没有影响?对我的生命有没有危害?”尊者安慰道:“不用担心,对您的生命没有危害。但因我前迈六步迎接您的缘故,您将于六个月中失去王位,因您忏悔的缘故,王位会失而复得。若您对我生欢喜心,则身上的光可立即恢复,裂开的大地也无害于您。”

  

  注:⑴ 暖位: 此位可烧除烦恼,接近见道无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并以此位观欲界、色界、无

   色界之四谛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观慧。修至此位即使是退欲而断根造恶业,

   乃至堕入恶趣,然而终必能得圣道而入涅槃。

  ⑵ 顶位:   于动摇不安定之善根(动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绝顶位,乃不进则退之境界。

   于此 修四谛、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堕地狱也不至于断善根。

  ⑶ 忍位:  为确认四谛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动摇(不动善根)之位,不再堕入恶趣。分上

   忍位、中忍位及下忍位。

   ⑷ 圣法位: 为有漏世间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观修欲界苦谛之一行相。于次一刹那入见道

     位而成为圣者。

   ⑸ 一来果: 即四圣果中之第二果。指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而证得圣者果位并以来返

      人天一次而得名。

   ⑹ 不来果: 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

      …

《百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