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没有得选择的。这是执着有情和无情、全是有知觉的,以为是最高胜的见解。不知道已经落在无情有知觉的不正见中;和婆咤与霰尼两个理论家主张一样,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亡失正知正见,建立圆遍一切有知觉做因心,结成虚无谬误的果,远离圆通,背弃不生灭涅槃果了。
五、修学禅定的人,行阴除掉了、识阴显现,七识生灭性已除,在识阴的生灭中,仍未到寂灭的境界,这时若在圆满无碍、融通无阻隔中,六根互用得到随顺,但尚未能充分发挥;便认为这是圆融造化的道理,一切法都是这样生出来的。于是或有求火的光明、水的清净、风的周流;或观察尘土能成就一切,于是各有自己的尊崇;或崇事风,或以地、水、火、风四尘,做发生造化的常住不灭真宰。结果便落在不能出生圣果,但妄说能生出圣果的不正见;和婆罗门与迦叶波们一样,劳役身心去事火崇水,希求解脱、得证真常一类,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亡失正知正见,建立四大是有知的来崇事,是唯物学者的见解,非因计因、非果计果,颠倒造化真相,远离圆通,背弃不生灭涅槃果了。
六、修学禅定的人,行阴除掉了、识阴显现,七识生灭性已除,在识阴的生灭中,仍未到寂灭的境界,这时对圆明中的虚无体性,以为是究竟目的地。因此欲把四大所成的根身和器界毁灭,便纤尘不立,永远灭掉一切的身土;依托虚空,更无处前进。这样就落在认为是有所归托处,其实是无有所归托处的不正见中;和无想天与虚空神等一样知见,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亡失正知正见,这是用虚无心作因,成就空亡的果,是断灭种性,远离圆通,背弃不生灭涅槃果了。
七、修学禅定的人,行阴除掉了、识阴显现,七识生灭性已除,在识阴的生灭中,仍未到寂灭的境界,这时若对识阴、认为是圆满常住;故希望坚固目前身躯,使它亦能常住,同识精本身圆明不死的。结果是落在贪着永生,但实际上不能得到永生的不正见中;和阿斯陀仙人贪求长寿一样,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亡失正知正见,这是因执着识阴是受命根元;以坚固幻妄的色身作因心,趣向长期留恋着尘劳的果报,存想固形,妄求延长寿命,远离圆通,背弃不生灭涅槃果了。
八、修学禅定的人,行阴除掉了、识阴显现,七识生灭性已除,在识阴的生灭中,仍未到寂灭的境界,这时观察受命的元由,原来是和十二类生命体的心性,是互相融通的;他知道一切生命体的身命,都是以识阴作根本。因此留恋着尘劳,恐怕识阴消尽,身命便没有依托处。在他的行阴已除,只有识阴显现一切,变化亦已随心自在;于是化现出庄严华丽的豪宅,化出许多珍宝来点缀装饰,又化现许多女人做侍婢,穷奢极侈,恣情娱乐。结果落在以命的根元是真常,事实上不是真常的不正见中;和咤枳迦罗认三界是结缚,由我所作一样的见地,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亡失正知正见,这是因发起不正的思维,以纵欲作因心,建立尘劳炽盛的果报,远离圆通,背弃不生灭涅槃果了。
九、修学禅定的人,行阴除掉了、识阴显现,七识生灭性已除,在识阴的生灭中,仍未到寂灭的境界,这时观察十二类生命体生命的元由,是已经知道识阴、是普遍含藏着许多有漏和无漏的种子,是一切圣凡所依托的;由此分别出那些种子可以成圣;那些只是凡夫,那些是真修实证的正法种子,那些是断常虚妄的种子;怎样由因感果,自作自受;怎样舍妄从真,修因证果;不过这个人背弃了现实教育的宗旨,只知道目前的世间苦乐,不知舍己利群才是大众永远幸福的指往。因此单方面陶醉在好的一面,便感到心满意足;自称甚么都已办好了,生死亦完全没有问题的。于是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真实体验践行才得结果的。他从此不求上进,得了一个观念便满足;结局是落在不发心的声闻中,和四禅天的无闻比丘,和不肯接近善知识的增上慢人,一样的见地,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亡失正知正见,这是因为单方面要求,得到圆满的理论和方法做目的,再用作因地心,得到沉空滞寂不真实圆满的果报,远离圆通,背弃不生灭涅槃果了。
十、修学禅定的人,行阴除掉了、识阴显现,七识生灭性已除,在识阴的生灭中,仍未到寂灭的境界,这时如果能够六根圆融互用,六尘不染,照见明察生命根元;发心研究,或寂观变化得到无师自通,或观察因缘了解缘生无自性,这两种人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明白,亦会立即将所明白的理境,误认是不生灭涅槃,做归息的处所,不再前进。结局是落在不发心的缘觉中,不知道有正觉真心。亡失正知正见,这是因为和一切生命体的觉知性融通,做因地心,得到沉湛洞明的果报,不能彻底透过,远离圆通,背弃不生灭涅槃果了。
上面十种修学禅定发生的情况,由未到圆通中出来的,因为误会走错路,生起妄解但不觉知,多数是未能究竟便认为已经满足,这是由识阴覆盖;由禅观和妄想,互相交战显现,人们向来是顽蠢胡涂,不自量力,各随习气爱好,和所遇境界相似,便作安身立行所在,满足了求学的心愿,便说已经成圣了;这样的话说出来,就是自欺欺人,成大不善的口业;是会感得牢狱果报的。在最后的声闻和缘觉,所证得是敷浅的无漏业,是不会受相同果报,但亦不能长进成材,距离目标还远得多的。你们在将来的末法时代,须依照我说的话,让修学禅定的人知道清楚,不被自己五阴困扰,好好地启导他们正确的知见,明白我教育的真实义,切不要贪小为足,从初学习直到完成学业,逐步远离五阴,得到心开漏尽,使他们能达到道德人格完满,智慧学问启发至最高峰的境界。
阿难!我刚才所说有关学习中修练禅定的过程,都是过去真现实教育中常常说,十方佛都是一样的;在修习真空观时,同时运用如幻观的智慧,觉察清楚身中五阴微细的变化,分析明白;遇上五阴们来障碍时,立刻洗除自己的心垢。心垢若除,五阴的障碍自然消灭;在内的障碍除掉了,外边的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或障碍,自然亦不会成大问题的。这样直到正觉大道去,是会一路平安;纵使是声闻和缘觉,所证得是敷浅的无漏业,若能回小果向菩萨们学习的话,对不生灭涅槃,必定不致胡涂不清楚的。因此将来愚钝的人们,学习禅修的;是不会知道有上来种种障碍的,他们又不亲近善知识,或听老师演讲、和读书明理;只知道盘腿坐着,叫做参禅,这个人恐怕坐到死的一天,仍然不知道自己做甚么?你们是应该耐心去教导他们,演说清楚过去十方佛、真现实教育中常说的一样,由始至终,是要怎样作一个好的示范。
阿难从座起来,敬礼佛说:照你所说,在五阴中,完全是依妄想心做根本的,这是我们过去没有听到的;这五阴是一起消除吗?还是每个逐步消除呢?还有五阴有五重浅深不同,未知每一阴又以甚么做界限?那里是每一阴的边际?希望能为我们再说明白。
佛说:本来一切生命体的真心,是纯一无杂、至直无妄的;真心的作用,妙明兼具寂照双融的,既然是真精妙明,就是圆满清净,不容他物;那有甚么生死,和想相为尘、色情为垢呢?乃至虚空推究它的根源,还是从妄想生的,何况五阴在本觉的真心中,根本就没有五阴的一回事;纵使有五阴,亦不过是本觉真心中一真法界的一些妄想罢了,因一念妄动,成为第八识。八识的见相二分,能见能现,便产生有情识世间和器世间;正如演若达多,不知自己的头一直未失,而妄认镜中的头可爱,便发狂乱走一样。当知这个妄是无因的,有因就不是妄,从无因妄生妄想,这个想就是宇宙人生的大秘密,没有办法把它形容出来;于是只有说它是因缘生,故此建立起因缘性;这是方便说的,不是究竟的。但是有许多人连因缘生的道理亦不认识,便妄说是自然生。我们看看虚空是没有它的本体,不过是幻化出来;说是因缘已经不对,何况说是自然,所以因缘自然两种说法,不过是五阴未破的生命体,妄自猜度罢了。如果能知道妄想有起处的,可以说妄想就是因缘。如果妄想根本就没有起处,就应知到妄想全是空的,我说的因缘已经不是第一义;那些人连因缘亦不认识,谬说自然,便是妄中妄了。今日我说五阴根本是妄,既然是妄想,所以不是真的有因了。
现在先从人的身体五根先说,当初只因父母亲、同时生起爱欲的妄想,互相交媾;而在某人中阴的心,如果没有爱欲的妄想,是不能和有缘的父母发生感应,而传续命根的。如我上来所说;心想酸味时,口水自然发生;心想登高时,脚底就会酸软一样。由此这两事的发生,说明人的身体亦同样是虚妄;所以你们要知道目前的根身和器界,执着有力牢不可破的,叫做色阴的坚固妄想。
正如前说;心想登高时,就会全身感到酸软,这道理证明受阴是会感受到酸软的。因为从想才有受,由受牵动身体的;所以在受阴方面,顺的叫做乐受,违逆的叫做苦受,苦乐二受,能操纵人的心,心是由受带动的,不过受阴没有它的本体,这受阴叫做虚明妄想。
由人想阴念虑的虚浮,竟能带动色身的实体;但念虑是精神方面,身体是物质方面,两方面不是同类的,为甚么身体的躯干,会被念虑的精神役使?想阴的各种取境,全由想念心生,然后对各根形体オ能有所取;故此可见精神和物质,是暗中相应的。醒时是想,睡时是梦,不但色心互融,同时是醒梦相通,想念能动摇妄情,叫做受阴的融通妄想。
行阴是迁流变化的理体,有运迁密移不停的作用,在念念间暗中渐渐改变。如人初生时爪甲日长,头发渐生,暗中改变,日新又新,直到年老发白面皱,日夜不停,从古到今日,没有几多人能明白清楚的。这个行阴,如果不是每个人自己的,为甚么能使人的身体生起各种变化,若决定是自己的;何故人又从来不清楚它,可见行阴念念迁流,全属虚妄,叫做行阴的幽隐妄想。
识阴是最精明的,可以洞照十方,虚浮想若得到消除,便会湛然不动,似一又似常,可以相通如来藏的。但是在身体,仍是不离见、闻、觉、知;若能纯一无杂,真实不妄,它就不会因杂气而至虚妄;犹如纯金、没有杂质的成份。不过人在过去曾经见过一件事物,就算过了许多日子,似乎忘记了;但在偶然的机会,又见到另一件事物,和从前见过的差不多是一样,便会立刻记忆起来。而且很清楚的,这可以证明在八识田中,已经留下过熏习的种子;虽然八识澄湛,犹如止水,但它是念念受熏,所熏习的种子,多到无办法统计。可见八识未必真正是纯一无杂,和真实不妄的。你们要知道八识像急流的瀑布,远处望它好像平静,这是因流得太急,所以看不清楚,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比喻来说;如果识阴不是色、受、想、行四阴的根元,就不会被妄习所熏染了,这些微细妄想,直到何时才能消灭呢?除了人的六根能互相使用,不是的话,妄想就永远不会消灭。现在人们的见、闻、觉、知六识,念念受熏,所有微细习气,一串串连在一起;这个湛然了知的八识,有人认做命根,有人认做涅槃,不知到它是似有非有,似无非无,颠倒微细到极点。犹如第二月,不是真月,故此不是真心,只是妄识,叫做识阴的微细精想。
阿难!五阴全是妄想所幻成,浅深粗细各别,但不是本觉真心,这五阴又是十八界的因地,能够出生一切法。你想知到五阴的因界和边际浅深吧!照色阴来说,有相的叫做色,无相的叫做空,离开色和空,栖身空净,只知扫除色,不知扫除空;还是未能超出色阴的边际,故此一切空忍,是不究竟的。照受阴来说,在受心所前,是有触心所,若舍去触就是离,触或不触,是在舍和受中。只知扫除触,不知扫除离;还是未能超出受阴的边际,故此一切背舍,是不究竟的。照想阴来说,有记忆叫做念,没有记忆叫做忘,若舍去诸念,不忘记无念,仍是在静念中。只知扫除记忆,不知扫除遗忘;还是未能超出想阴的边际,故此一切无想,是不究竟的。照行阴来说,散心行是生相,定心行是灭相,虽定心行,似灭非灭,仍是细迁密移的。只知扫除生,不知扫除灭;还是未能超出行阴的边际,故此一切灭定,是不究竟的。照识阴来说,有所入是湛入,消除了行阴的急流,回归识海中,以无所入是合湛,内外湛然明朗,入无所入,如流水太急,不见流相,并不是没有流,仍是在识阴中。只知扫除湛入,不知扫除合湛;还是未能超出识阴的边际,故此二乘虽知有法身,是不究竟的。
至于因界浅深,若只知色是色,不知道空亦是色,是只知色界的浅;若知空与色都是色,是知色界的深。如此类推,若只知湛入是识,不知道合湛亦是识,是只知识界的浅;若知湛入与合湛都是识,是知识界的深。五阴是十二类生命体的根元,是逐步生起的,生时先有识阴,破时先破色阴;在理论上说,唯是妄想罢了。妄性本来没有的,若一念明白,便心开意解,这五阴妄想即一并消除,那有甚么浅深次第;又在事相上,色心各法是有许多微细种子,潜藏在八识田中,是要由浅入深逐步清除,才能净尽的。你又问是一起消除?还是次第消除?我已经把结巾如何得解示范了,还不明白吗?你真的要一一清楚,在未来世启导后学时;使他们了解五阴原是虚妄,知道是虚妄,就要远离它;又知有不生灭涅槃的殊胜,便不会留恋三界了。
阿难!假使有人,将遍满所有虚空的空间,满载各种宝物,用来供养十方佛;你认为他的殊胜布施因缘,所得的福报多吗?阿难说:甚多,他的福德果报,真正是无量无边的。佛说:十方佛都是不妄语的,若有人真的遍做各种不规矩的恶行,是决定要无期到牢狱去受果报;若能生起一念求学心,要学习我真现实教育方法,在无尽的未来,去帮助一切生命体的。那么他一切不善行的果报,立刻会消除净尽的,同时亦有机会到学校从头学习;他学成后、所得的福德,是会远远超越过以各种珍宝布施的人,用比喻亦没有办法可以形容出来。若有人将今次大会中,我对宇宙人生真相说明的经过,广泛对未来世的生命体,重复演讲,使他们都能依从我的启导,自行又指导他人同行,功德无量,直到不生灭涅槃间,亦没有一切障碍的。
佛在结束这次演讲大会时,在会的所有比丘、比丘尼、修学佛陀教育课程的男女、世间上参加大会的人们、他方世界前来的菩萨、声闻、缘觉、天人,和异类热爱真理的生命体,各别都得大欢喜,向佛敬礼后离去。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