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善星比丘则是妄说一切法空。结果他们陷入了阿鼻地狱。这些地狱是本来就有的?还是自然而然依自己造的业报而各自具有的?唯愿佛垂大慈悲,发明开启众生的昏昧,让一切持戒的众生们听闻根本要义,欢喜顶戴领受,保持谨慎,纯洁而不犯戒。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佛对阿难说道:痛快!这问题问得真痛快,能使众生不入邪见。你现在仔细听,我来为你解说。阿难,一切众生本来确实是真正清净的,因为他们有了妄见,有由於妄见而带来的积习,因此有内分和外分这种分别心。阿难,所谓内分就是众生自己内部的分别心,由於各种爱欲薰染,而生发出妄乱的情,这些情积集而不能休止,就能够生出爱水。因此当众生心中忆念起美味可口的东西,口中就分泌出口水,心中忆念起以前的亲人、朋友时,或是恨或是爱,眼中便充溢著泪水。心中贪求财宝,心中便生出贪爱的分泌物,这时全身都发出一种光亮,心中执著在男欢女爱上,男人女人的生殖器自然便流出液体。阿难,这种种的爱,虽然是有所差别的,但流转轮回於六道之中的根结是相同的。润湿的东西不能上升自然就往下坠,这叫做内分。阿难,外分就是众生外部的分别心,由於各种渴望,生发出种种虚妄的想,种种乱想积集而不能休止,就会产生好胜之气。因此众生心中持守禁忌戒律的,全身都清爽轻松。心中持诵咒印的,顾盼之间显出雄毅之气。心中想著生活在天上,各种梦想便纷纷飞扬。心中存念佛国,那些神圣的境象就暗中浮现於心。从事善知识的,对自己的肉身性命便看得较轻。阿难,这种种的想虽然有差别,但飘渺轻举的飞升之状是相同的。飞升运动而不沈坠沦落,自然就是超越,这叫做外分。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於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於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於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若沈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阿难,世间一切生和死是相续不断的,生跟从积习而来,死跟从变化流去,到生命终结的时候,在还没有完全舍去对暖的触受时,一生积习的善和恶全部顿时显现。死逆生顺,这一种积习相互交涉,纯粹的思想就飞升了,而且必是生往天上,如果飞驰的心中兼有福慧,并伴著清净的愿望,自然的心便会洞开,现出十方世界的佛和一切净土,随其愿望而往生其间。情少想多的,飞升不远,即成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等等,遨游於四天,所去之处没有障碍。在这之中如果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或护持禁戒跟随持戒人,或跟随持咒人护持神咒的,或是护持禅定,保护法忍的,这些人就能亲自住在如来的座下。情和想一样多的,不飞升也不坠落,就生於人间,其想见明了聪慧,其情怀幽永笃长。情多而想少的,流转坠入横生的畜生类。其重者成为有毛的群类,轻者成为有羽族类。七分情三分想的,向下沉入水轮,或生於火中,承受热气和猛火,或身为饿鬼,常常被焚烧,但却又不能饮水,这样不吃不饮地经历千百劫时。九分情一分想的,下沉到风洞中的火轮里不能逃遁,身陷风与火相交之地。轻的生在有间地狱,重的生在无间地狱。那纯粹的情即沉入阿鼻地狱。如果沉没的心中有毁谤大乘,破坏佛禁戒,狂妄说法,妄贪信士的布施,滥去接受别人的恭敬供奉这五种逆行者,更是随著所造的恶业生往十方阿鼻地狱。虽然这些都是自己招来的业报,但这众多的不同之中,都本有其根源产生的地方。阿难,这种种都是那些众生自己业报所感应,造成下十习因,所受到的六交报应。
云何十因。阿难。一者。婬习交接。发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二者。贪习交计。发於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於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三者。慢习交陵。发於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四者。瞋习交冲。发於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梱。剑树。剑轮。斧钺。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剉剌槌击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五者。诈习交诱。发於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六者。诳习交欺。发於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七者。怨习交嫌。发於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沥。柙贮车槛。瓮盛囊扑。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於违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临毒壑。九者。枉习交加。发於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搥按。蹙漉衡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十者。讼习交諠。发於藏覆。如是故有监见照烛。如於日中。不能藏影。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什麽叫十因呢?阿难,一是淫习交接,因而有了相互磨擦,研磨不停止,因此就有大猛人光从中发动。就像人双手互相摩擦,产生了暖热的现象一样,两相摩擦而起猛火,所以就有铁床铜柱这等事情。因此,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把行淫这一类的事,统称为欲火。菩萨见到淫欲,如见火炕一样赶快回避。二是贪习交计,因而有了相互吸取,吸取不止,这样因此有了积集的寒气坚冰於其中冻冽。如同入用口吸缩风气,就有冷的感触一样,两相抵触而生起寒气,所以就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情。所以,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把多求这一类的事,统称为贪水。菩萨见到贪欲,如见到瘴毒的海洋一样赶快避开。三是慢习交陵,生发出相互对恃,如此奔驰而流动不停止,这样就有了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同人的口舌自相咂味,因而生发出口水一样。如此两相鼓动而生出波涌,因此就有血河、灰河、热河、毒河、融铜灌吞诸种恶杀之事。所以,十方的一切如来,把我慢这类事,叫做饮痴水,菩萨见到我慢,如见到大水一样赶快避开。四是瞋习交冲,因而有相互抵触,抵触抗争不停息,心热发生,铸气为金,这样就有刀山铁橛、剑树刃轮、斧銊怆锯。如同人含冤屈,杀气就会飞动一样。如此两相攻击而生出杀截,所以就有了宫割、斩斫、剉剌、槌击种种残忍的事情。因此十方的一切如来,把瞋恚这一类事情,叫做利刀剑。菩萨见到瞋愤,避之如同避诛杀一样。五是诈习交诱,生发於相互间的调和诱引,这调引绵绵不休止,这样就有了绳木绞校,如同水浸润田土,草木就会生长一样,如此两相延荡而生纠缠,所以有枢、枷、锁、鞭、杖、槌、棒种种酷刑之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把奸伪这类事通称为谗贼。菩萨见到奸诈,如避豺狼一样。六是诳习交欺,生发於相互欺罔,诬罔不停止,动荡的心便造出奸诈,这样就有了尘土、屎尿等等污秽不净。如同尘土随风,各无所见。如此两相交加而堕落,所以就有沉没淹溺、腾掷、飞坠、漂沦种种的酷刑之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把欺诳这类事统称之为劫杀,菩萨遇见诳妄之事,如踏…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