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经
楞严经 优婆塞卢荣章 译
第八卷
阿难!在上面十二类生命体中,每一类亦混杂有十二类;颠倒中又有颠倒,变成越来越颠倒了。犹如用手擦眼睛,擦得太多时,就会妄见许多狂花,在虚空中乱舞一样,在一类生命体中的颠倒虽然多,本来是从真心中幻现出来的,只因一念无明妄动,就有这许多虚妄乱想。现在你们想去学习清除它,再进行求证正定,那就要在一念妄动中,建立三个先后的层次,逐步进行才可以把颠倒除掉。就像拿一个洁净的碗,因为曾盛载毒蜜,必须先要用洁净剂,把碗洗得干净,然后才可以用来装载甘露。在先后三层次中第一要做:先练习把那些做成颠倒的助因除去。第二认真修习铲除杀、盗、淫,三个恶头子。第三要留心身、口、意三方面的运作,要和妄想操作时是相反的。
甚么是助因呢?上来所说的十二类的生命体,如果没有食物,就不能生存;他们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进食:一、段食,把食物分开一段段来吃,人畜都是这样进食的。二、触食,不用口去吃,只用鼻的嗅觉闻到食物的气味,鬼神等类是这样进食的。三、思食,用禅定作意的方法,当作饮食,禅悦为食是色界禅天的饮食,由禅思就得到营养。四、识食,无色界天是没有形色质素,只在心理上认为吃饱罢了,和望梅止渴相似;饿鬼亦是一样,历劫仍死不掉,因有业识存在,所以识亦是食的一种。故我说一切生命体要食才能生存;食有益身体的自然健康,食有毒的是会伤害身体,甚至死亡。因此我的学生想进修正定,必须对世人常吃的五种辛辣植物,戒除不吃。这五种辛辣植物,熟食会增长淫念;生吃会大动肝火,增长瞋忿,同样是使口气发臭味,令人讨厌难受,各各远离。所以我的学生在学习前,先要除去吃五辛的习惯,因为对进修时会有障碍,故要先除去。
甚么是正因呢?世人的杀、盗、淫,是生死循环的正因。你们修习正定,除了不吃五辛外,首先要遵守规矩,断除贪淫、饮酒、不杀禽兽来生食。若不能严格遵守的话,修习正定能出离三界,是绝对不可能的。应当观察杀、盗、淫是身业,和口业中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四事,如毒蛇、如怨贼,一定要远离的。如果规矩丝毫无犯,在世间上,永远没有杀害的事发生,不偷不抢,亦不用还债了。这样一个好学生修习正定,不需要天眼通,亦能得见十方佛和菩萨,常闻各种微妙的方法,精进修习,这是第二修习的层次。
甚么是现业呢?上面所讲的一个好学生,内心没有贪淫,对于外边的六尘,就不会着迷,自然能精神集中。不攀缘六尘,六根就没有对象,闻性不外流,便恢复原本的闻性,其它的见、闻、觉、知,亦会同时停止作用。那时只见十方国土,皎然清凈,犹如琉璃球内有一明月,里外透明,身心无系缚、无挂碍,和恒河沙世间,同为一体;体验到大平等、大安乐。十方佛土庄严圆满神妙的境界,同时显现于心镜中;这一个好学生,立刻证入无生法忍。由这个根基开步,再逐步向前修习,做到那一个程度,便配合那一个阶位,这就是第三层的修习渐次。
阿难!这一个好学生,爱欲淡薄到干枯时候,根尘不交偶,现前血肉的身躯,是最后的一个,不会再继续来了。由自己的操守虚灵,已经完全是智慧,圆满闪耀十方世界,到这一个程度,叫做干慧地。
爱欲习气现在开始干枯,但无明未破,末能和佛的法性相结合,还要用这干慧心、依照中道观方法修习,逆流而入;这时圆通的妙心如花开放,发出更妙的智慧光芒,把一切妄想消除凈尽;破了一分无明,证得一分法性身;亲自体验得这境界,纯是中道理体,信心得以坚固,这阶段叫做信心。
真的信心,已经发挥出来,一切事理得到圆通,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不能阻碍,圆融无限;对于自己过去未来的事,生死的习气,没有一样不清楚,如在眼前回忆出来,没有一些遗失,这阶段叫做念心。
又妙又圆的纯真智慧,真得更精彩,它把无始以来的习气,和如来藏心、融通成为一体,再次精进,进趣真凈的境界,这阶段叫做精进心。
到真凈境界时,得到真心的精要,这精要时时现前,所有无明习气,没有不改变成智慧的,这阶段叫做慧心。
执持着智慧,到极度彻底光明,能周遍十方世界,智光寂然不动,湛若止水,寂湛的定境常常凝聚,这阶段叫做定心。
定力越深入,所发出的智慧光辉,亦随着越入越深,这时定慧相等,有进无退,这阶段叫做不退心。
道心不退,得安隐前进,保持不失,和十方佛气分互相衔接,内护佛教育的方法,外护一切有情识的生命体,这阶段叫做护法心。
始觉的智慧,一直保持不失,以智慧光明的力量,回转十方佛的慈光,涉入自己心中,自己的心光、又回归到佛的心去,心佛二心无二,犹如两镜相对,镜中有镜,影中有影,重重迭迭,互相摄入,这阶段叫做迥向心。
心光和佛光,潜通冥应,凝合在微妙清凈的境界,安住在无为法中,没有一念漏失,这阶段叫做戒心。
守规则守到完全无犯,得到身心自在,能在一念中随愿到十方,这阶段叫做愿心。
阿难!这一个好学生,以修习耳根圆通方法时的便利,才能发起以上的十种心。真心精要发晖,十种心的妙用,互相涉入,圆成为一心,这阶段叫做发心住。
心中发出妙智,比如清凈的琉琉瓶内,现出精金一样,以十种妙用心为基础,再求上进,这阶段叫做治地住。
能以前面十心为基础,十种妙用,互相摄入;十种的境界得到明白清楚,便可自由游历十方世界,没有任何阻碍,这阶段叫做修行住。
三业行为和佛相同,感受了佛的气分,真心精要与佛密密相通,如中阴身自求父母,彼此心地、业感相同,故能和佛相合,成就佛种,这阶段叫做生贵住。
既得成就佛种,处在佛的胎藏,亲得佛的传承;如胎相已成长,人的相貌并没有短缺,这阶段叫做方便具足住。
容貌和佛相似,心理亦跟佛一样,这阶段叫做正心住。
一身内外和佛相同,逐日渐渐增长,这阶段叫做不退住。
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佛身、法身、智身、虚空身、业报身、生命身、国土身、这十种身相已经大致具足,仍未能显著,这阶段叫做童真住。
佛的容貌已经形成,出胎后便是佛的嫡子,从法化生,这阶段叫做法王子住。
年纪长大了,将他身份公布出来,说是佛的亲子,举行仪式,陈列各种宝物和金瓶,用大海水灌淋王子头顶,并将国事分给他先行学习,这阶段叫做灌顶住。
阿难!这一个好学生,已经符合学校各方面的要求了,所有佛的无量胜妙功德,都已齐备,可以随自己的志愿,到十方世界佛国土的学校,去参加各种深造和研究的,这阶段叫做欢喜行。
能善巧去利益一切有情识的生命体,这阶段叫做饶益行。
自己明白了,又能帮助他人明白,从不拒绝他人的请求,以忍辱去摄受他人的,这阶段叫做无瞋恨行。
能够在十二类生命体中,各处去受生,尽未来世,三世都平等,十方世界的事情,善巧通达,这阶段叫做无尽行。
对于一切方法,能够全部融会贯通,随机演说,并无错误,这阶段叫做无痴乱行。
一切方法和事理,在相同中、明白到不同的地方,在不同中、又明白到相同的地方,这样真俗互融;事理无碍,这阶段叫做善现行。
如此事理无碍,乃至十方的虚空界,假使充满微尘,在一粒微尘中,可以现出十方世界,微尘虽小、不见它小,世界虽大、不见它大,大小不相妨碍的,这是事事无碍法界,这阶段叫做无着行。
不但事理无碍和事事无碍,而且种种表现出来的,都是最第一的方法、能达到不生灭涅槃彼岸的,这阶段叫做尊重行。
如上各种行为,在任何一种中,亦融合一切善行,能够成就十方佛的教育规则和轨范的,这阶段叫做善法行。
菩萨的六度万行中,行行都是清凈行、无漏行,因为真心本体,本来就是一个真实无为的,这阶段叫做真实行。
阿难!这一个好学生,神通的体验已经到完满的阶段了,许多教育程序方法,都运作自如,如来藏性的体用,已经达到纯洁真精;不着空或有,再没有三界内外的留患;在教育他人时,没有人相、我相;扭转无为心,趣向不生灭的涅槃大路,这阶段叫做救护一切生命体离相迥向。
生灭是可坏的相对法,尽力灭除它,灭除方法、亦当远离,这阶段叫做不坏迥向。本觉如止水、澄湛不动,自己的本觉和佛的妙觉平等,这阶段叫做等一切佛迥向。
佛地是果地觉,精真是因地心,因地的精真、既已开发明了,就等于佛的果地觉,能含容无边境界,能现无量佛土的,这阶段叫做至一切处迥向。
依报的世界,正报的根身,互相涉入;依报涉入正报,在一毛孔中、有无量微妙庄严宝剎;正报涉入依报,在一微尘内、有无量佛教育演说,如宝网千珠,交光相映,一多相含相摄,主伴交参,得无挂碍,这阶段叫做无尽功德藏迥向。
既然觉同佛觉,地同佛地,但在每一地中,各自生起清凈因,各清凈因发出智慧光明,做证取不生灭涅槃因,而涅槃是各地清凈果,这阶段叫做随顺平等善根迥向。
平等善根成就了,念及十方的生命体、都同我本…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