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乘章第五

  

  白话佛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乘章第五

  

  

  佛对胜鬘夫人说:「你现在再进一步演说所有的佛都讲授的摄受正法。」

  

  胜鬘夫人对佛说:「好啊!世尊!那我就讲,请您指教。」

  

  胜鬘夫人随即对佛讲了起来:「世尊!摄受正法,就是大乘教法。什么缘故

  大乘教法,生出一切声闻乘、缘觉乘,生出一切世间的与超脱世间涅槃成佛的善法。世尊!就像那雪山上的无热湖,分出八条大河,如此大乘教法,产生出一切声闻乘、缘觉乘、世间的与超脱世间而涅槃成佛的善法。世尊!又像一切植物种子,都只有依赖土地才能生长,如此一切声闻乘、缘觉乘、世间的与超脱世间而涅槃成佛的善法,都只有依赖大乘教法才能增长。所以,世尊!坚定地安住、信仰和奉行大乘教,施行摄救教化众生的大乘法门,也就是坚定地安住、信仰和奉行声闻乘教、缘觉乘教,施行摄救教化人的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一切世间的与超脱世间而涅槃成佛的善法。

  

  「比如世尊说到的六处,什么是六处

  说的是正法住世(佛法住世);正法衰灭;受持比丘比丘尼戒,身、口、意的恶业,即得别别解脱;如法修学戒律,对于身口七支的恶业,就能降伏而灭除,离开家室亲人,专门修习佛道、接受一切防止违悖佛道行为心念的戒法。您是为了阐扬大乘教法才讲述这六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安住真正的佛法,是为阐明大乘教法才说它的,因为安住大乘教就是安住真正的佛法。依真正的佛法涅槃,也是为阐明大乘教法才说它的;依大乘教法涅槃,也就是依真正的佛法涅槃。防止邪恶过非以至处处解脱、调和身、口、意造作趋善和制伏邪恶过非,这两种法门,义理是同一的,只是名称不同,调和身、口、意造作趋善和制伏邪恶过非,也就是修习大乘教法。什么缘故呢

  因为归依佛门学大乘教,得离开家室亲人修习佛道,接受一切防止违悖佛道行为心念的戒法,所以要讲明大乘教的维护仪态威德的种种戒法。大乘的这些戒法,也就是能降伏而灭除身口七支的恶业,也就是离开家室亲人修习佛道,也就是接受一切防止违悖佛道行为心念的戒法。

  

  

  「所以,阿罗汉,没有别异的出家与受具足戒。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因为诸阿罗汉是依如来出家、依如来受具足戒的。阿罗汉归依佛门,阿罗汉还怀有微细的恐怖心,为什么呢

  因为阿罗汉虽说已了生死,于涅槃中住,但还有变易生死,不能通达生死涅槃的平等性,所以仍然深怀恐怖心念,好像担心有人提着利剑时时刻刻要杀害自己。

  

  

  「所以,即使修到阿罗汉也不能获得彻底觉悟、涅槃作佛、法身无上、功德无量的无比悦乐,什么缘故

  世尊!自己已得究竟自在,不须再别求归依,就像世间的众生无依无怙,有种种不同的恐怖,因为有种种的恐怖,所以别求归依。如此阿罗汉怀有恐怖心,所以归依如来。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怀有恐怖心,故知阿罗汉、辟支佛还有有余变易生死的法不尽,所以还有生;他们没有成就最高果位的涅槃清净,所以修的清净行不纯净,杂有情欲污垢;他们所修佛事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应当修习精进不懈;他们还没有完全度到涅槃彼岸成佛,当有烦恼须断,正是因为有烦恼没有断绝,听以他们离无上的涅槃成佛境界还远着。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因为只有如来才能受到一切众生的供养,才能真正觉知一切法,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成就一切功德;阿罗汉、辟支佛不能成就一切功德,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脱离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成就无量的功德;阿罗汉、辟支佛成就的只是有限量的功德,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脱离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阿罗汉、辟支佛成就的只是可以思议的功德,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脱离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把一切应该断灭的烦恼,全都断灭了,成就清净行的最高果位即究竟超脱;阿罗汉、辟支佛没有断尽一切应该断尽的烦恼,没有成就清净行的最高果位究竟超脱,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被一切众生恭敬地仰望,超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修行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阿罗汉、辟支佛离无上的涅槃成佛境界还远着。

  

  

  「说阿罗汉、辟支佛在内心里领悟到断绝烦恼超脱生死的四种智慧,到底达到灰身灭智、水远清寂的涅槃境界,也是如来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是佛为随顺阿罗汉、辟支佛所讲的,尚未显示真实究竟的佛法理义。什么缘故

  这要说到有二种死。哪二种死呢

  说的是分段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分段生死,说的是处在虚妄不实的三界六道中轮回的众生,按各自的形体段别、寿命限数生生死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说的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为了济度众生,随意受生而获得形身,以至究竟获得彻底觉悟。在这二种死中,以分段生死,说阿罗汉、辟支佛「我已脱尽生死果报的智慧」;因为阿罗汉、辟支佛只领悟契合小乘修行的果位,尚未达到究竟果位,仍受着生死果报,所以说「清净涅槃行已建立的智慧」;凡夫与人天是不能办到的,七种修学佛道的僧伽也还未作到,因为阿罗汉、辟支佛因断尽虚伪烦恼,所以说他们「所作已办」。

  

  

  「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绝的烦恼,更不能受作为未来果报的后世身心,所以佛说他们「不再受有未来果报身」。因为阿罗汉、辟支佛毕竟还未断尽一切烦恼,也还没有断尽未来生死果报,所以佛说他们「不再受有未来果报身」。什么缘故呢

  因为有些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断绝不了的。烦恼有二种,哪二种烦恼

  指的是根本烦恼和随起的具体烦恼。根本烦恼有四种,哪四种

  说的是三界的一切见惑(即不能通达真如理体的错误见解),欲界的一切思惑(即迷恋世间色、声等事物所产生的恋念思虑的妄情妄想),色界的一切思惑,无色界的一切思惑。这四种根本烦恼,能产生一切随起的具体表现的烦恼。起的意思是,在极短时间内闪过的妄心都能使一定的具体烦恼相应生起。

  

  

  「世尊!与心不相应的,是为无始无明住地。

  

  「世尊!这四种根本烦恼力,虽然是一切现起的烦恼所赖以产生的种地,但与无明烦恼相比,无论计数还是譬喻都表明比不上,世尊!如此无明烦恼力,与包涵着贪爱的四种根本烦恼相比,无明烦恼的力量最大。就像诸天中的魔王「杀者」,在他化自在天中,他的色身、法力、寿命、随从,全都具备,神通力自在特殊胜妙,如此无明烦恼的力量,与包涵着贪爱的四种根本烦恼相比,它的力量最强大,是恒河沙那样多的现起烦恼赖以产生的处所,它也使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四种烦恼恒久不退。它是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所不能断绝的,只有如来无上觉悟的智慧才能断绝它。如此,世尊!无明烦恼的力量确实是最大的。

  

  「世尊!又如取着为缘,招致生死果报的身、口、意造作为因,并由此因缘导致三界中的生死果报,如此无明烦恼为缘,证悟涅槃果的修行为因,并由此因缘产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的随意变化身的变易生死。这三种境界中他们三种随意变化身的现起产生,和他们修习证悟涅槃的产生,都是凭依无明烦恼而生起来的;无漏业与三种意生身,都是有缘而生起的,并不是无缘,所以,他们的三种随意变化身和对证悟涅槃的修习,都只是与无明烦恼存在着因缘关系。世尊!如此包涵着贪爱的四种根本烦恼所导致的行为,与无明烦恼导致的行为是不相同的。根本的无明烦恼不仅与四种根本烦恼不同,而且与四种根本烦恼脱离的,只有修行证得佛的境界才能断绝,只有凭借佛的彻底觉悟的无上智慧才能断绝,什么缘故呢

  阿罗汉、辟支佛虽然断绝了四种根本烦恼,但是根本无明烦恼未断,未得究竟,所以不得自在力,也没有能达到领悟契合绝对真理的真如境界。断尽了导致六道生死轮回的烦恼,剩下的就是根本的无明烦恼。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不再受生死轮回得最后身的菩萨,由于受无明烦恼的遮蔽不能证得最高理想的无上涅槃境界,对那些能断绝无明烦恼佛智诸法不能理解,不能领悟。正是因为对佛智诸法不能理解、不能审度抉择,所以对应该断绝的无明烦恼,不能断绝,不能断尽。因为没有断绝无明烦恼,还只能说得上是有今生身果报的解脱,并非是断绝一切烦恼的彻底解脱;只能说得上是有今生身果报的清净涅槃功德。由于只是获得了有今生身果报的解脱、有今生身果报的清净涅槃行、有限的功德,由于领悟苦谛不彻底、断离因缘果报不彻底、契合灭谛不彻底、修习道品不圆满,…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乘章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