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出能画点什么。我更绝对画不出蒲团或莲花或诸如此类的图画,但我却想到“苍蝇”这个点子。”
在迈克的画作上,常可见到一只现实主义笔触的苍蝇。铃木禅师对青蛙一向赞誉有加,因为青蛙坐着的时候,安静得好像睡着了一样,但它实际上充满了警觉性,不让任何一只从它面前飞过的昆虫跑掉。说不定迈克的“苍蝇”就是在等待这只“青蛙”。
在编排《禅者的初心》这本书的整个过程,楚蒂全程与我共事,她要求我把最后的整理工作完成,并负责安排及监督印刷和出版事宜。我考虑过几家出版商,最后选定Weather hill出版公司,它的设计、排版完全符合这本书应有的样子。稿子付梓前曾经过水野弘元教授过目,他是驹泽大学佛教学部部长,同时也是印度佛教的知名学者。他慨然帮助我们把一些梵文和日文的佛教术语给翻译出来。
禅师的弘法人生
铃木禅师只会偶一在讲话中谈起他的过去,以下是我尽己所能,为他的生平组织起来的一份个人简介。他是玉润祖温大和尚的弟子,但另外还有一些师父,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岸泽惟安禅师。岸泽禅师是道元佛学思想的研究权威,一向强调学佛者对道元思想、禅公案(特别是《碧岩录》[4]),以及佛经,均应有深入仔细的理解。
铃木禅师从12岁那年,即开始跟着父亲的一名弟子(也就是玉润祖温禅师),展开了禅修的学徒生涯。与师父一起生活若干年后,他先后在驹泽佛教大学和曹洞宗的两个专修道场(永平寺和总持寺)继续进行修行和研究。他也在一位临济宗[5]禅师座下短期学习过一段时间。
玉润禅师在铃木禅师30岁那年入寂。因此,铃木禅师尽管年轻,仍必须同时照管两座寺院,一座是师父的林宗院,另一座是父亲的禅寺(他的父亲在玉润禅师人寂后不久也去世了)。林宗院是一座小禅寺,也是为数约两百座小寺的总寺。铃木禅师担任林宗院住持任内,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遵照师父遗愿,依传统方式将林宗院加以改建。
在20世纪30和40年代,禅师在林宗院带领一些讨论小组,对日本政府的军国主义作风和行动提出质疑,这在当时相当罕见。大战前夕,禅师就有去美国弘法的念头,当时因为师父坚不应允,他就只好放弃。但在1956年和1958年,一位朋友(日本曹洞宗的领导人)两次力邀他到旧金山,带领一个当地的日本曹洞宗团体。力邀第三次时,铃木禅师终于答应前往。
将禅带到西方世界
1959年时,55岁的铃木禅师来到了美国。经过好几次的延后归程,最后,他决定留在美国弘法。禅师会留下来是因为他发现,美国人都怀有一颗“初心”,对禅很少有既定的成见,相当愿意对禅敞开,相信禅能为他们的人生带来帮助。此外,禅师也发现,美国人问问题的方式可以为禅注入新的生命。
在禅师抵达美国不久,就有好些人围聚在他身边,请求跟从他学禅。禅师的回答是:“我每天大清早都会坐禅,如果你们有兴趣,不妨来与我同坐。”自此,追随铃木禅师的人与日俱增,至今在加州已有六个据点。
当时他最常待的地方是旧金山市佩奇街(Page Street)300号的禅修中心(共有60名弟子住在那里,固定来坐禅的人数就更多了),以及位于卡梅尔谷(Carmel Valley)上方的塔撒加拉泉(Tassajara Springs)的禅山禅修中心。后者是美国的第一座禅寺,固定会有为数大约60名的学员,从事为期三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修行。
师徒之间
楚蒂认为,如果能让读者明白弟子们对铃木禅师有何感受,将比任何事情都更能帮助读者理解禅师在这本书里的谈话。这位师父所给予弟子们的,其实就是这些谈话内容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证明他所倡导的那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真的可以在这一生中体现。
各位若修行得愈深,就愈能明了师父的心,并且终究会明白,自己的心和师父的心都是佛心。各位还将会明白,坐禅乃是各位真实本性最完美的表现。以下是楚蒂对禅师的两段赞辞,很能说明禅师与徒弟之间的关系:
一位禅师就是实现了完全自由的人,而这种完全自由是所有人类的潜能。他无拘无束地生活在他整个存在的丰盈里。他的意识之流不是我们一般自我中心意识那种固定的重复模式,而是会依实际的当下环境自然地生发出来。结果就是,他的人格表现出各种不凡的素质:轻快、活力充沛、坦率、简朴、谦卑、真诚、喜气洋洋、无比善悟与深不可测的慈悲。他的整个人见证了何谓“活在当下”的真实之中。
但到头来,让众弟子感到困惑、入迷和被深化的,并不是老师的不平凡,而是他的无比平凡。因为他只是他自己,所以得以成为众弟子的一面镜子。与他在一起时,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与此同时又不会感受到他有一丝赞美或责难。在他面前,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也看到了他的各种不平凡只是我们自己的真实本性。当我们学会把本性释放出来,师徒之间的界线就会消失,消失在佛心展开而成的一道存在与欢愉的深流里。
理查德·贝克
京都,1970年
(编按:本文中所提的内容编排构想与呈现方式,与中译本略有出入。)
前言 初心
对于禅,我们用不着有深入的了解。哪怕你读过很多禅方面的经典,你也必须用一颗清新的心去读当中的每一句话。
人们都说禅修很难,但对个中原因却多有误解。禅修之所以困难,不在于要盘腿而坐,也不在于要达到开悟。它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难以保持心的清净,以及修行的清净。自从禅宗在中国建立之后,发展出了很多修行方式,但却愈来愈不清净。我这里不想谈中国禅或者禅宗历史,我感兴趣的只是帮助各位远离不清净的修行。
初心,即“初学者的心”
日文里的“初心”一词,意思是“初学者的心”。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假如你只读过《心经》[6] 一遍,可能会深受感动。但如果你读过两遍、三遍、四遍,甚至更多遍呢?说不定你会失去对它最初的感动。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你的其他修行上。起初有一段时间,你会保持得住初心,但修行两三年或更多年之后,你在修行上也许有所精进,但本心的无限意义却相当容易会失去。
学禅者最需要谨记的就是不要坠入二元思考。我们的“本心”一切本自具足。它总是丰富而自足,你不应离失本自具足的心灵状态。自足的心不同于封闭的心,它是颗空的心,是颗准备好要去接受的心。如果你的心是空的,它就会随时准备好要去接受,对一切抱持敞开的态度。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的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
分别心会使你受到限制
如果你有太多分别心的思想,就会画地自限。如果你太苛求或贪婪,你的心就不会丰富和自足。如果你失去自足的本心,就会无戒不犯。当你的心变得苛求,当你汲汲于想要得到什么,到头来你就会违反自己誓守过的戒律,包括不妄语、不偷盗、不杀生、不邪淫等等。但要是你能保持本心,戒律就会守好它们自己。
初学者不会有“我已经达到了什么”的这种念头,所有自我中心的思想都会对我们广大的心形成限制。当我们的心很慈悲时,它就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禅师屡屡强调,我们必须归复自己无边的本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忠于自己、同情众生,并且切实修行。所以,最难的事就是保持各位的初心。对于禅,我们用不着有深入的了解。哪怕你读过很多禅方面的经典,你也必须用一颗清新的心去读当中的每一句话。你不应该说“我知道禅是什么”或者“我开悟了”。这也是所有艺术真正的秘密所在——永远当个新手。这是非常要紧的一点。如果你开始禅修的话,你就会开始欣赏你的初心。这正是禅修的秘密所在。
目录
图集
序 他就在我们之中
出版缘起 一个完全自由的人
前言 初心
第一部
1 坐禅的姿势
2 我呼吸,所以我存在
3 获得完全的自由
4 涟漪就是你的修行
5 拔除心中的野草
6 一错再错也是禅
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8 叩头,叩头,再叩头
9 开悟没啥特别?
第二部
1 千里长轨人生路
2 日复一日打坐
3 远离兴奋
4 要努力,不要骄傲
5 不留一丝痕迹
6 布施就是无所执著
7 避开修行中的错误
8 限制自己的活动
9 研究佛法,研究自己
10 静坐于烦恼之中
11 空性使你理解一切
12 说你想说的话
13 一切作为都是修行
14 对死亡的新体会
第三部
1 坐禅不是为了开悟
2 接受无常
3 那一下电闪
4 顺应自然
5 专注于“无”
6 当下的一念又一念
7 相信“无中生有”
8 万物本一体
9 安静地坐禅
10 佛法是一种体验
11 真正的佛教徒
12 心也需要休息
13 人人都可以是佛
后记 禅心
《禅者的初心 序 目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