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空手把锄头,欢喜来造反

  

空手把锄头,欢喜来造反 

  

  

王溢嘉

  

  

  有人喜欢造反,造你心灵的反。但造反有理,因为这样才能让你跳出框框。

  

  

  善慧大士俗名傅翕,他曾作过一首非常有名的偈子: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是一首矛盾诗,也是造反诗。它端出矛盾,要造的就是我们理性的反、思想的反,目的是想让我们摆脱惯常理性思维的束缚。

  

  

  “空手把锄头”是要打破对“有无”的执著(手上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步行骑水牛”是想打破对“我他”的执著(到底是我还是牛在走),“桥流水不流”是要打破对“动静”的执著(桥与水,到底谁是动?谁是静)。

  

  

  造反,要打破的不只是惯常的思考方式,还包括旧有的行为模式。若没有行为的改变,所谓思想的改变就只是空话。

  

  

  有一天,善慧大士身披袈裟,头戴道士帽,脚下穿著官员的朝靴,去见梁武帝。

  

  

  武帝好奇问:“你是和尚吗?”善慧指指头上的道士帽子。

  

  

  武帝又问:“这样说你是个道士罗?”善慧又指指他脚上的官员靴子。

  

  

  武帝又问:“原来你是个俗士?”善慧又指一指他身上的和尚袈裟。

  

  

  

  善慧的这身打扮,比时下男身女装、女身男装、亦男亦女、超男超女、不男不女的装扮,都要来得前卫,来得有创意,来得令人错愕。你想用理性对他做出任何的辨识和归类,都会被他说“不对”,它可以说是上面那首造反诗的行动版。

  

  

  当然,善慧身上的道士帽子、儒家(官员)靴子和和尚袈裟,可能表示他想把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为一体。事实上,很多人都说禅就是综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我们看惯了这样的文字叙述,觉得没有什么,但一旦它被具象化,像善慧的打扮活生生出现在面前时,我们才会惊觉禅的特立独行性。它虽然综合了儒、释、道,但也是在造儒、释、道的反。

  

  

  特立独行,就是造反成功。

✿ 继续阅读 ▪ 亡妻鬼魂的控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